第八十八章 防御碎甲弹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在法国战场上遭遇了意外挫折的不仅仅有在康布雷和戴高乐血战的古德里安,与蒙哥马利的英军装甲部队进行了对决的隆美尔中将面临的问题显然更加严峻,也更加受到德军高层的重视——毕竟英国人居然也掌握了初步的碎甲弹技术是德军所始料不及的,如何应对这种威胁更是成为了法国战役结束后德军装甲部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毕竟帝国的3号‘追猎者’和4号坦克的总装备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辆,如果一种新的弹药的诞生能够对帝国的装甲部队构成如此明显的威胁的话,显然是希特勒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整改处理那些已经生产出来倒克方面更是让人头疼——就算现在开始发明出了应对性的工艺,那些已经造好倒克要重新改装也很不容易。

    不过幸运的是,技术情报局的人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早有技术储备,因此短短数日之内,得到授意的克虏伯公司就弄出了应对的策略。

    帝国元首希特勒闻言大喜,立刻与隆美尔中将和古德里安上将一起前往埃森的克虏伯公司检阅帝国科学家们的成果,由维勒安亲自陪同。

    “威廉,我听说,其实‘碎甲弹’这种新式的弹药我们自己人就已经比英国人还要先发明出来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把这种武器投入到战斗中去呢?反而还被英国人占了先手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额外损失。”在前往埃森的火车上,希特勒向维勒安询问起一些基本情况,毕竟他对于物理学的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对英国人那种故弄玄虚的炮弹还是有点忌惮的。

    “元首,您说的没错,其实我们技术情报局的人去年就已经有发现英国人在摸索碎甲弹技术的迹象,只是没想到他们能够这么快就弄出成果,这种弹药克虏伯的工程师们在我们的指导和技术信息支持下去年下半年就发明出来了,之所以一直迟迟不肯投入实战主要是考虑到保密性的问题和技术必要性的问题。”

    “保密的考虑我可以理解,你说的技术必要性是……”

    “碎甲弹是一种低发射初速的弹药,不适合长倍径倒克炮或反坦克炮使用,而帝国在高倍径、高初速倒克炮研发方面一直是远远领先于英法乃至苏联的,使用高速穿甲弹反坦克对于我军来说已经足够用了。所以如果贸然使用这种炮弹的话,也只能在使用短管炮的步兵支援坦克和突击炮上使用,提升这些非专业反坦克武器‘顺带’反坦克的威力。因此对于我军来说,采用这种武器对我们的装甲作战火力提升不大,而一旦被用惯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英法掌握了这种技术的话,他们大量的低速坦克炮也可以对我们的4号坦克构成威胁,这是很不划算的。

    当然,事实上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使用过这种弹药——我们在研发铁拳和RPG‘坦克杀手’无后坐力炮的新弹药的时候,就借鉴了碎甲弹的设计,因为这种炮弹的低初速特性和铁拳这些低膛压、低后座的武器配合度非常脯在攻陷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战斗中,伞兵部队使用的就是这种低速超口径战斗部用于近距离爆破要塞的某些火力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可是……容我插一句嘴,”隆美尔中将似乎是越听越觉得焦急,“维勒安部长,您说了那么多,都是在吹嘘这种弹药的优势,我们现在急需的是防御这种武器的手段,您越是讲解它的简便易用,反而让我们更加后怕了,说不定有一天一个拿着烧火棍的英国兵都能把我们倒克给捅破……”

    “啊,这点确实是我没有考虑到你们的心情,不过不用担心——等我们到了,你们不就可以很容易就知道我们应对这种新武器的办法了么。”

    此后一路无话,装甲列车载着希特勒一行直接到达了埃森的克虏伯研发基地。阿尔弗雷德总裁把元首和一众高级将领迎到了试车场,在那里,希特勒等人看到了一辆异常威武倒克,但是似乎还没有安装发动机和火炮,在它的旁爆则是众人都熟悉的4号坦克和3号“追猎者”。

    “这是?”希特勒指着那辆威武倒克问道。

    “啊,那是我们预计明年会完成的‘黑豹-II’型坦克,因为莱茵金属的88mm坦克炮和迈巴赫的柴油机还没定型,所以目前只有一个车体——今天我们只是用它来进行一场测试。”

    “您是说,需要使用如此厚重的装甲才能抗住大口径碎甲弹么?”听到阿尔弗雷德的说法,不明就里的隆美尔和古德里安不由得勃然变色,他们都知道帝国下一代主力坦克“黑豹-II”的前装甲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00mm,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岂不是说帝国的3号和4号战车都会变成废物么。

    “啊,千万不要误会——在使用了新式装甲之后,4号坦克绝对可以抵挡住碎甲弹的攻击的,拿出‘黑豹-II’只是作为一个新式装甲兼容性测试的对比而已。”

    古德里安依言结果那两块钢板样品,对比着一端详,很快就看出问题所在了。

    如果说4号坦克这块前装甲是普通的2+1夹心饼干的话,那么黑豹这块就是3+2“康帅傅苏打夹心”。

    “4号坦克前装甲我记得是改为60mm了,‘黑豹-II’100mm,‘虎王’140mm……”

    “没错——但是采用了多层热锻压的工艺后,以后我们克虏伯生产的表面硬化铬锰装甲将只有40mm厚度一种规格的,而差异只在那个薄薄的隔栅层上——如果造4号坦克,那就用一层隔栅贴一块40mm厚度的铬锰钢,如果造黑豹就贴两块,虎王类推……另外一点对装甲加工成本节约的最大措施在于,我们以后可以把锻压和热处理这两个工序尽量结合起来,而且省去了对多种规格刚才分别热处理所需要的多套设备,因此虽然装甲的成本会增加40%,却可以保证完全免疫碎甲弹、并且将防穿甲弹的等效强度提升5~15%,防金属射流破甲弹的等效强度提高一倍!并且让我军倒克装甲半成品的互换性大大提升——一旦在战争进程中某一类装甲损坏量特别,我们可以随时把另外两种装甲的半成品备料挪用过来生产所需的成品型号。”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点成本滇升倒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据我所知,破甲弹这种弹种也还没有被哪个其他国家所采用过吧。”古德里安核算了一下,觉得这个成本价的上升应该影响不了多少产量。

    “是的,我们发明了金属射流弹药后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没有装备部队,米国人目前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想只要我们不装备的话,两三年内这种弹药是很难出现的。我们现在的隔栅装甲对破甲弹防御滇升也只是顺带为之,防患未然。”

    “这样的话就没什么问题了……我还想了解一下,你们对于第三辆样车——也就是那辆采用了旧的装甲的4号坦克的应急措施是如何处理的呢?”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对于已经造好倒克,我们目前主要依靠在钢板内层衬一层材质不同的装甲内衬,厚度大概在1公分左右,也不做锻压处理,以防止内层崩落——其实这一点在战列舰的装甲上一直是有使用过的成熟技术,我们的俾斯麦和法国人的黎塞留都在炮塔和司令塔主装甲带内侧安装了18mm厚度的防崩落内层,主要原因就是战列舰遭受的炮击爆炸威力非常强劲,即使敌炮弹无法击穿装甲在没有内衬的情况下也往往可以崩落大量装甲碎片杀伤人员。

    当然,就目前的测试效果来看,这种改装效果还不是非常好,主要是有些部位受到车体结构和控设备的结构影响,没法100%面积包覆起来目前我们还在研究外加隔栅片或者在前装甲上堆放沙包吸收碎甲弹的爆炸应力,不过这种措施耐用性往往都不怎么好——一般外堆沙包墙中弹1发后就会被掀飞,如果再被击中第二发的话就没救了……”

    这也已经很不错了,相信帝国的装甲兵不会弱到捡了一条命之后还需要捡第二条才能生存下来。

    “这样就很好嘛!当我们研究出新的利剑之后,即使敌人没有掌握,也要先研发对应的铠甲,如果早一点这么干的话,也不会被英国人的碎甲弹打得措手不及了,不过有些问题,早点出来比较好。”希特勒对于维勒安和阿尔弗雷德的稳妥表示了首肯。

    “元首英明,其实英国人把碎甲弹投入实战让这种武器被逐渐普及也算不上是什么坏事,对于我们的潜在敌人苏联人来说,他们应该比我们更加头痛这个问题。”维勒安适时地恭维了一下希特勒的看法,又不失时机地插入了自己的观点,果然,希特勒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

    “哦?此言何解。”

    “根据原来我们从芬兰缴获的T-34坦克样本,苏联人的冶金工艺非常薄弱,而且为了更加容易大批量生产,他们的T-34坦克使用的装甲都是直接铸造的均质钢,除了价格非常便宜以外,连我们的表面硬化处理和渗碳工艺都没有,而这种均匀材质的钢材在碎甲弹面前是最为薄弱的。

    此外,苏联人的T-34装甲一贯以来依赖的防弹王牌是它高达60°的大倾角导致的高跳蛋率——可是这样的设计优势只在于面对穿甲弹和破甲弹,在面对碎甲弹的时候是毫无价值的,因为碎甲弹在爆炸前本身的动能和其对付装甲目标的效率根本没有关系,其威力是在于弹头破碎后贴附在装甲表面的塑性炸药柱爆破的冲击波,因此苏联人倒克前装甲倾斜度越大,只会让碎甲弹药柱爹附杀伤面积越大。根据我们的测试,以后即使是使用75mm、24倍径的短管步兵支援火力弹药,在采用碎甲弹装药后都能轻易击毁T-34的前装甲,而其他装药量大、慢初速武器的效果也基本相当——到时候,如果,我是说如果——帝国真的和俄国人的武器有一场交战的话,相信斯大林一定会对他那批便宜玩具的表现感到‘精彩’的。”

    让你造便宜货!果然适度注意质量的中庸之道才是王道么!听了维勒安的论断,希特勒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斯大林那精彩的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