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北极熊野望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法新社最新消息:德国海空军力量已于5月13日彻底摧毁英军部署在斯卡帕湾母港的全部舰队及航空兵力量,并于次日攻陷设德兰群岛主岛,目前英海空军残部已退往贝尔法斯特及格拉斯哥等地,陷入了全面被动,英国人背信弃义袭击阿尔及尔军港,偷袭我法兰西海军的暴行终于得到了正义的昭彰。”

    伟大领袖史达林同志听着娜塔莎念的那份法国报纸上说的设德兰群岛陷落的消息,嫌恶而鄙夷地啐了一口,“这帮没用的英国佬,还想要两败俱伤?连德国人的舰队和空军都没打残自己就趴下了。”

    当初他遇刺之后,苏联的谍报网络在彻底摧毁格鲁乌的时候摧残极其严重,损失掉的那些潜伏海外多年的情报人员数以万计。所以除了直接和苏联本国相关的情报以外,如果是资本注意国家狗咬狗的进展状况,他获取信息的速度基本上也就和那些主流报纸的知情能力差不多了。不过,就算是靠听读报了解战况,他一般也是有选择的,在了解英德战争的进程时,法国人和米国人的报纸一般可信程度比较脯水分少。

    “娜塔莎,你去把贝利亚、莫洛托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找来。我有事情要问。”

    无论被找的人多忙,听到史达林同志的召唤后一般都是屁滚尿流地就赶来了。

    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大将、伏罗希洛夫元帅、崔可夫等人在诺门坎和芬兰战役期间纷纷被处决。现在苏军中能征惯战经验老道的高级将领实在是太少了!但是斯大林不后悔把那么多人干掉——因为他自己已经失明了,那些在他失明之前就已经身居高位洞明事实的人,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自从他的眼部外伤从外观上看起来已经痊愈、他的双腿也通过半年的钢针固定后逐渐恢复短时间站立、行动的能力后,把大部分知道真相而有可能怀有二心的高级将领统统干掉,然后重新提拔一批上来也就是必须的事情了。

    于是乎,后世以善于逢迎揣摩上意著称的华西列夫斯基少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在短短半年内升任到了大将,担任起了苏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据说此公在开会的时候有一绝活:每次发言之前先低声碎语含糊其辞说一大堆貌似絮絮叨叨的话,从言语神情上看,都像是在说瞻前顾后的废话或者毫无意义的碎碎念。但是实则只有坐在他旁边的史达林同志可以听得清。然后在做好这份准备工作后,华西列夫斯基将军会用一种“终于下定了决心”的气度从刚才碎碎念抵论中所陈述过的意见里挑选出一个相对冒进草率的说出来,然后史达林同志则会抓住机会用更稳妥、更全面的眼光去完善华西列夫斯基的观点。

    一言以蔽之,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在开会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大方向是绝对不会错的,也不会犯原则错误,但是总是能有那么多小毛病见识不明看事不全的瑕疵能够让史达林同志找到——而且一般也只有史达林同志找得到。而最终说出那个最完善、最高瞻远瞩、最英明的意见的机会,永远是属于史达林同志的。

    听着贝利亚、华西列夫斯基和莫洛托夫依次毕恭毕敬地走进来,轻声问候,然后悄无声息地坐好,斯大林感受了一下空气的氛围和气息,开口说道。

    “德国人最近进展很顺利啊,他们除了和英国人继续死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总枢机,德国人似乎在土耳其和巴尔干地区也有一些部署,应该是想要夹击英国控制的中东和北非地区。”贝利亚以为问的是战情情报,所以赶忙开口把话接了过来,简明扼要地回答着。

    “我不是问这个——他们如何与英国人打、打哪儿的这些细节,有什么价值?”斯大林用很平静的语气说道,语气中一点都没有责怪贝利亚的意思,但是贝利亚却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但是他不敢张口,也不敢掩面——虽然娜塔莎就是他派给斯大林照顾其起居的,不可能出卖他——他只是狠狠咬住自己的舌头,和面颊内侧,用痛楚来转移自己的恐惧,用牙齿的撕咬禁锢面部肌肉的抽搐,不过幸好斯大林很快就接着说了下去,平淡坚定的语音掩饰了贝利亚喉结咕咕作响的异动,“莫洛托夫,你来回答,我想知道的是,德国人对除了英国以外其他欧洲——乃至美洲国家惮度,究竟有没有什么变化。”

    莫洛托夫和贝利亚心中一凛,知道华西列夫斯基的必杀技又发动了。

    果不其然,斯大林心花怒放地手刀一斩,戟指向东——

    “米哈伊,你这人啊,总是——”斯大林意气风发地教训着华西列夫斯基的见识不明,“我们伟大的苏联军队,当然是不会擅开边衅制造事端的。这是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真正力图恢复国联威望的军队,在芬兰的时候,英法那些腐朽的流于形式的误解我们,现在就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秉持大义的国家——满洲这个国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被国联承认过,日本人为了一意孤行,甚至不惜主动退联,而且自1911以来,满洲覆灭,分为远东国与蒙古国,其汉人土地自然归属远东,关外之地自然是应当以蒙古为唯一合法存在——”

    “总枢机英明啊!蒙古草原一马平川,远东三省沃野千里,河流稀少地势平坦,真是发挥我军钢铁洪流优势的最好选择。”

    “只是……”莫洛托夫闻言感到有些不适,毕竟每次史达林背信弃义的事情都是他去抛头露面丢脸丢人的,一时之间不由为找不到合理的借口而有点犹豫。

    “没什么可是的,我也赞成这个意见——其实我这里还有一些情况也是近期获得的,原本因为还在查证没敢直接报告,现在被总枢机一说,顿觉茅塞顿开。”贝利亚狠狠地拉了一下莫洛托夫的衣袖,防止自己的这个老搭档说出什么丧气的话来。

    “嗯?以后有消息无论是否确认,都要及时禀报——说吧。”

    “远东情报部的人近期报告说,日本人在沈阳新建了远东兵工集团,使用1935年时从德国人手上得到的3号坦克及4号坦克原始设计图纸仿制他们自己的‘2式中战车’,虽然不一定学到了德国人的精髓,但是也不容小觑。之前因为没有发现他们有制成成品的出现,所以这个消息还在留待查证。但是现在看来,日本人显然是对两年前在和远东国与我军的作战后不甘失败,试图发展装甲力量以图东山再起。”

    “日本人倒克?那些轻飘飘的东西能有什么看头。”

    莫洛托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不约而同地泛起一股轻蔑,只有贝利亚自己仍然保持着严肃。

    “不可以小看日本人的技术,日本人之前倒克孱弱不堪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实力太差,只是一来他们的交战对手为远东国,远东国的装甲部队可以说是毫无基础,日本人把坦克造得过于强大也就有点浪费资源了。更重要的是日本海陆军惯有的争夺资源配给的传统——与苏德不同,日本人的军备资源配置倾向和英国人差不多,他们的海军常年霸占着绝大多数的石油供给,39年远东国开战时,日本陆军得到的石油配给每年仍然仅有50万吨,而日本海军则是400万吨——数十年来受到海军欺压让日本陆军不得不尽可能把坦克造的轻盈一些。但是这一切在1939年日本人占开发了渤海湾浅滩油田后就完全不一样了,1939年底的数月内该油田即产油30万吨,超过了日本本土原有产油量的总和(包括库页岛,库页岛南部的油田年产量20多万吨,原来是日本最大的油田)。1940年全年产量150万吨,今年前五个月总和就已经达到了200万吨而且这些石油都是在关东军控制的地盘上开采出来的,就算大本营想要调取一部分给海军用度,也遭到了日本陆军的层层设障……”

    “所以说,日本陆军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原油去发展装甲力量和机械化机动部队的力量了?”斯大林已经瞎了的眼睛不由得反射性地睁大了一些,一股警觉的神色混杂着戾芒,显示着他在这一刻下定了决心。

    “果然远东国和日本人都是有了油就不安分啊。我想我们苏联军队很有必要维持地区的安定,拔除不安的根源。”

    日人何罪,挖油其罪,在斯大林这个全世界排的上前三的油老板见不得穷人喝稀饭的基调下,远东三国志的进程就这么被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