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双喜临门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你这个卖队友的禽兽,我要杀了你!”这一幕发生在8月12日白天——也就是遭遇德军浑水摸鱼后的那个白天——不明真相的英苏军队战区指挥官紧急会晤的第一瞬间。

    见到对方的第一瞬间,奥金莱克上将二话不说突然暴起,狠狠一拳揍在科涅夫大将的下颚上,被揍得眼冒金星的毛熊大将在凶性大发的情况下忍住剧痛用蒲扇般大小的熊掌狠狠一耳光剐回去,把奥金莱克的三颗大牙砸飞。如果不是警卫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拼死拉住两名高级将领拔互射的冲动,说不定他们就会成为仅有的被盟军将领杀的高级将领而载入史册了。

    了解到“真相”后,奥金莱克和科涅夫疯子一样骂骂笑笑,笑笑哭哭,歇斯底里地抱头控撕“维勒安你有木有一点点德意志人的荣誉感?你的骑士精神被狗吃了么?这种不要脸的裸诈骗是会被上帝谴责的!”最后畏惧事后被斯大林毙的科涅夫一个精神失控在抱着奥金莱克痛哭的同时掏出手吞自杀了,爆鸣的声把奥金莱克的一只耳朵直接震得鼓膜出血就此失聪。

    ……

    另一方面,基于维勒安在此次战役中的歹毒功勋,希特勒抓住机会让戈培尔对此大肆渲染——当然,关于德军如何取胜的技术手段和计策肯定是不能宣扬的,关于英苏军队无序溃散的原因,当然只能说是英国人和苏联人自相猜忌没有容人之量以及其他一大堆托词云云。

    最终,基于维勒安在中东战区的卓越表现,希特勒在当年年底授予了维勒安。蒙斯克大铁十字勋章——这也让维勒安成为了继雷德尔元帅和已故的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之后第三个被授予大铁十字勋章的德国人——对于这一授勋决定,一部分在苏联战场立下大功德高望重的老派将领们曾经略有微词。他们认为维勒安拿下的地段算不上什么特别重要的战略要害,当初拿下巴黎和苏联部分重要城市的名将也没有获此殊荣。如果说比拼综合作战效率,也就是既看攻取的战略目标重要性,同时兼顾歼敌数量和规模的话,在东线战场上同样可以找到五个以上单次歼灭苏军超过50万的大战役,维勒安的歼敌数量也不能算夸张。

    但是希特勒只用一句话就堵住了他们的嘴——拿下敌国首都可以,歼敌百万也可以,但是你们谁能做到一场战役后让帝国的两大主要敌人因为甚嚣尘上的卖队友声浪而几个月不相往来?谁有可以做到一场战役为帝国打出半年太平推迟帝国陷入两线作战的时间,获取专心削弱东方敌人的宝贵时间差?谁又能让西方盟国在此后很长的时间里迟迟对于和苏联人开辟联合战线心存疑虑,不得不采用开辟第二战场来替代?

    此问一出,再无反对,维勒安。蒙斯克也就拿到了这个帝国史上的至高荣耀,也成为了唯一一个不是德国正规国防系统内却拿到了大铁十字勋章的人,为他日后再上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军方支持基础——戈林已经死了,而且和陆海军的人都不对付;雷德尔虽然是帝国元帅、大铁十字勋章获得宅可是德国人惯有的将军不得干政的传统让容克将领们都不会打走从政路线的主意,在所有可以从政的人当中,也只有维勒安。蒙斯克此后建立起了在军方的最高威信。

    当然,这一切都是久远的后话了。现在且让我们把视线重新移往西方——这个西方不只是基辅,而是在更遥远的西方。

    在8月20日的时候,帝国可谓是双喜临门。不仅在中亚战区传来了围歼苏军草原方面军大部及俾路支、呼罗珊英军部队、巩固打通伊朗-土库曼占领区的好消息;在西面的地中海入海口,帝国海军在两个月稳扎稳打的逐步推进后,终于彻底拿下了大英帝国在欧洲最后一处千年要塞——直布罗陀。

    直布罗陀战役的开始可以追溯到6月——在德军对苏宣战后,直布罗陀战役的发动就开始筹备了,主要占用的攻击力量是海空军。不过因为在开战后的第一瞬间德国海军需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偷袭优势快速歼灭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所以舰队的调动不得不拖延到德军航母舰队把圣彼得堡和喀琅施塔得的苏联舰只统统送下海喂鱼之后。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英国人部署在直布罗陀山脉东侧山脊上的7座240mm口径360度全向射击要塞炮台群——与在马耳他被歼灭的同行一样,由于203mm以上的要塞炮台在建造时要考虑轰击敌方军舰的功能,因此在设计时被要求绝对不能存在方向死角,也就注定了只能布置在山脉的山脊上,无法深埋入坑道。虽然为了防止重炮轰击,这些炮台都有数米厚的岩石顶盖和20寸以上的均质钢顶甲,但是在超级钻地穿甲弹的打击下仍然难以坚持,德国人在两天内投下了超过300枚弗里茨级别的超重型炸弹,把7个重型炮台群统统连根摧毁,其中在攻击5号要塞炮台“因斯塔拉克”和6号要塞炮台“布法罗”的时候——这两座炮台位于直布罗陀山脉最南部的制高点,也是直面海峡的所在——几枚云爆弹钻入了被炸毁的炮台废墟后,连续砸穿数层地下坑道掩体,在港区的海军后备弹药库中爆炸——这座弹药库原本是深埋在山体中,为5~7号要塞炮台和泊靠的海军战舰补充炮弹的备用弹药库——随后猛烈的爆炸引爆了山体内积贮的4。5万枚155mm以上口径炮弹,总弹药量达数千吨。

    剧烈的爆炸把直布罗陀的制高点、海拔125米的塔里克拦腰削断了30多米,降到了90米脯2个要塞守备旅的士兵被剧列的爆炸和窒息炸死在坑道网络中。

    清除作战持续到6月底,战前标注在地图上的和通过空中侦察、渗透侦察摸清的英军所有固定炮台和山体炮台统统被战列舰和航空打击肃清,随后,3个海军陆战师的德国士兵在强大的海空支援下发动了地面总攻击。第1、2陆战师被部署在了北面与西班牙接壤的方向上展开直接的地面进攻,部队配属了大量的渣油燃烧弹装药和燃料空气弹装药的“铁拳”,还有精干强悍的山地轻型火箭炮作为清除坚固坑道表面工事的利器,因为山区地形的限制,德军无法大量使用装甲战斗车辆战区,只能适量配属提供近距离直瞄火力的突击虎和灰熊突击炮在部队冲锋时提供火力支援,但是这些志愿非常局限,在第1、第2陆战师花了5天的时间,把战线往南推进了2公里后,因为山体的阻隔,这些支援火力的运用就无法实施了(直布罗陀要塞的总纵深只有6公里的距离),只能用FW-190F/G的低空扫射炮击替代,为此,至少有10几架德军战机被无所不在的40mm博福斯防空炮阵地击落击伤。

    7月6日,海军陆战第3师在夜间于南部的直布罗陀西岸港区登陆,原本德国人认为经过一周的鏖战,英军注意力应该已经集中到了北面,不会再防备德国人多此一举的登陆作战了,没想到仍然是大谬不然,被反复犁地、轰炸、清除的山脉西壁坑道阵地上,仍然冒出了至少6处150mm以上大口径火炮,在英军重炮的近距离轰杀下,德国人在抢滩作战中一夜之间就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幸好这些大炮不是安装在固定炮台上的,而是原本作为储备火力藏在坑道中,临时拖到坑道口开火拦截登陆,所以很快就在德军攻击机和战列舰的交叉火力联合打击下灰飞烟灭。

    第3陆战师的登陆让德国人的进攻正面宽阔了不少——第1、第2陆战师面对的正面是山脊的纵向,兵力难以展开,而第3陆战师面对的是直布罗陀相对平缓的西部山坡,只要不怕爬坡并压制好英国人的坑道出入口,完全可以灵活选取进攻路线。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从西部坡地进攻是可以投入坦克的!

    有了装甲力量的协助,德军的攻击速度很快就提了起来,到了7月10日,直布罗陀南部的原港区和城市区被德军登陆的装甲混成兵力全部占据,击毙英军士兵超过1万5千人——之所以要加个“原”字,自然是因为那里已经被德国人的轰炸夷为了灰堆。

    至此,英国人彻底缩到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山地坑道区,也失去了主要的补给物资贮存点,7月17日,陆战第1师和第3师依靠持续不断的舰炮轰击支援,在北部连接区和西部港口区之间凿穿了一条通路,每一个疑似隐蔽坑道出口的山洞都受到了战列舰主炮靠近到2000码以内的直接轰击,这种轰击要做到战列舰的420mm炮弹直接打进山洞才算完。

    陆上通路凿穿后,德国人在坦克的使用上得到了更加灵活的选择,到了7月20日,随着德军第三波地面进攻的援军——斯徒登特将军的1个伞兵师在塔里克山台地和风磨台地上空降,德国人的全面进攻达到了。

    7月23日,英国人在地面以上的抵抗被全部肃清,整个直布罗陀在阳光下的土地全部被德军控制,残余的2万5千名英军如同地鼠一样躲进坑道网络深处进行最后的抵抗,面对这种情况,德军撤走了相当一部分海空力量,让部队以工兵爆破为主、化学武器为辅的方法进行漫长的肃清作战,通过研究坑道网络的连接结构,定点爆破某些要害节点活埋某些低处坑道内的英军,对于不能依靠爆破活埋的,就只能直接上沙林了。

    残酷的肃清持续了将近一个月,8月20日吕特晏斯宣布直布罗陀彻底陷落的时候,德军在次战役中总计阵亡士兵达到了1万2千人,受伤2万6千人。堪称开战以来死人第二多的攻坚战——仅次于敖德萨围城,可是敖德萨包围圈内的苏军规模可是直布罗陀英军规模的10倍。英军8万官兵和3万直布罗陀平民全部在燃烧弹和坑道封杀作战中全灭,全城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