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两翼齐飞-上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最高统帅部0127号令:鉴于苏军莫斯科战区的过冬储备物资损毁严重,且外交局势已经让苏联人不得不选择冒进反击。即日起,至整个冬季结束前,我军应当在莫斯科战线转入防御…………部队需要做到的就是依靠迟滞消耗流干苏联人的鲜血——维亚济马环线铁路和维亚济马-莫扎伊斯克铁路周边30公里地带是我们必须要在这个冬天保持的防御底犀超出这一区域的地带则是我们可以酌情放弃的弹性防御地带——那些地方如果远离铁路的话,在冬季长时间固守无疑会对后勤的损耗造成的伤害,恐怕趴窝在雪地里的卡车和半履带车都会比苏联人干掉的多得多。同时,在各级部队逐次后退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做好焦土工作,把一两百公里的雪原留给苏联人去跋涉。在我们的阻击部队有序后退的过程中,后方必须提前准备好预设防线以免撤退转化为无需崩溃。”

    最高统帅部“狼”内,一众德军高层听到希特勒终于放缓了口气,不再要求在这个冬季拿下莫斯科,总算是把一直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一直以来,陆军参谋部都害怕元首做出一些类似于斯大林那样“不惜一切代价如何如何”之类的事情。

    元首及时认识到了在莫斯科的冬季,野外作战的一方明显会承受额外的不利,比历史上提前了十几天结束了进攻战役的序曲而转入防御——历史上这个命令在12月上旬结束的时候才姗姗来迟,而命令下达后的气温已经低至零下40度。现在在11月底就改弦更张,让德国人可以在零下20度的气温下收缩布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差。德军战斗人员在被服和行军靴足够的情况下,冻伤冻死的案例下降到了历史同期的5%水平——也就是原本会在这个冬天冻死冻残的十几万德军士兵,从后来的统计数据来看,被控制到了几千人的规模。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比苏联人这个冬天实际上被冻死的人都少。

    “考虑到在前沿维持大规模部队将会导致后勤运输压力的不足,而且转入防御后,中央集团军群在春季来临前实际上不再需要那么大规模的部队,即日起,应当组织中央集团军群参加会战的部队进行轮休轮训,并且把所有伤病人员全部调回国内休养。在冬季作战中我们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应当调整到拥有海运优势的两翼,之前从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借调的机动部队也应当重新整备后投入到原有方向。”

    “海运优势?芬兰湾都已经连底封冻了,北翼根本没有冬季海运优势。”

    “黑海方向我们虽然有制海权,而且黑海也不可能封冻,可是一旦我们把地面进攻的前沿推进到了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海运一样开始变得不可依赖——克里米亚半岛目前还在俄国人的掌握中,我们根本无法使用海路为第聂伯河流域以东陆军提供帮助,除非优先拿下克里米亚半岛。”

    勃劳希契元帅一派的参谋部高级将领们对于希特勒的说法还是比较赞同的,不过仍然免不住要抛出一大堆疑问。这一次,希特勒难得地没有指手画脚亲自反驳,而适作未见等着的人讨论。

    希特勒环视四周,之前得到过希特勒暗示的凯特尔元帅终于开腔为大家解惑了。

    “根据元首的计划,冬季要想拿下圣彼得堡同样是不可能的,勒布元帅的兵力也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不过之前派给中央集团军群方面作为援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可以重新划归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应当利用喀琅施塔得基地已经被我军夺取、芬兰湾连底封冻可供装甲部队直接跨海行驶的环境优势,在1月份之前夺取芬兰湾北岸目前仍然被苏军控制的地区,与芬兰军队在维堡东南部和卡累利阿地峡汇合,彻底扫清圣彼得堡以西的苏军全部势力,完成从西北方向包围圣彼得堡的战略势态。

    在南面,元首当前下达的主要目标包括在冬季拿下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克里米亚半岛,并且从陆路逼近罗斯托夫,为开春后把土耳其彻底绑上我们的战车再增加一块筹码。”

    这个计划中规中矩,见没有人再有异议,希特勒终于亲自接过话头,宣布了一连串的人事任命:一直阳奉阴违阴阳怪气的勃劳希契元帅终于被解除了总参谋长的职位,由原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担任,勃劳希契因年老退休——同时凯特尔元帅担任希特勒亲自控制的“最高统帅部”参谋长,与陆军总参谋部互相牵制,进一步压制博克元帅未来不从命的可能性并逐步取代之;原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也因为年老体衰,不适合再指挥高强度的进攻战役,被希特勒调往法国方向统筹西部防御工作,主持营建大西洋方向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一职位虽然相对来说目前还属于闲职,但是稍微有点政治头脑和外交眼光的人欧可以看出英国人苏联人最近拼命在各种渠道抱米国人的大腿的努力,及时关注西方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让一名老帅统筹这个战区,多少也让人信服。

    德国人的优势在于巨炮射程更远,同时有一定的空中侦察优势——不得不提一句的是,因为冬季恶劣天候的影响,德军的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部队没有办法展开对地攻击行动,当然苏联人也一样,因此拥有空优优势的一方其优势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否则圣彼得堡战区的战斗也不至于长期发展成炮战的状态。

    与德国人相比,苏联人的炮兵阵地更加隐蔽,而且定位比较机动,加上喀琅施塔得原本就是苏联人经营了几十年的场所,苏联人对于各处固定炮台的坐标和靶位象限非常清楚,基本上在芬兰湾北岸任何一处炮兵阵地闭着眼也知道如何把炮弹打到喀琅施塔得固定炮台区因此空中侦察和定位的劣势也就无所谓了。

    一整天的激战苏军摧毁了德国人6座203mm三联装炮塔和2座280mm三联装炮塔自己则损失了3个B-5炮兵营和5个B-4炮兵营,以及其他若干152mm、122mm榴弹炮。至于其他德军机动炮兵,因为苏联人难以观测几乎无法对他们造成伤害。再确认原本落入德军手中的固定炮台大部分被摧毁后,扛不住损失的苏军炮兵不得不撤出一线阵地并向后回缩了10公里左右,把覆盖范围回缩到芬兰湾北岸的己方滩头阵地而不在追求直接炮击喀琅施塔得要塞。

    夜间,投石问路的两个德军4号坦克装甲师在2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协同下展开了渡过芬兰湾的首次尝试,他们当面的苏军沿岸工事基本上已经被德军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炮和此前数月的战列舰炮击炸得七七八八难以形成体系化的抗击。4号坦克和半履带装甲车的履带碾压着碎冰和积雪蹒跚渡过芬兰湾,虽然冰面和积雪行驶让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降低到了每小时仅20多公里,横渡芬兰湾都需要半个小时,不过得益于进攻地段灵活、可选正面宽大,这些部队还是有惊无险完成了渡海,在抢滩过程中,只有800余名士兵在苏军的远程炮击中战死。40余辆装甲车和坦克被炮击摧毁或陷入冰楷其余全部安全接近到了苏军滩头阵地反坦克炮的短兵相接距离内。

    不可否认,躲在阴暗处炮击冰面上毫无掩蔽倒克确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苏军的85mm和76。2mm反坦克炮群也着实抓住时机在德军抢滩的阶段摧毁了数十辆德军坦克,不过苏联人明显不机动上的优势——芬兰湾的正面实在是太宽阔了,德军控制喀琅施塔得后,苏军在芬兰湾北岸的控制区东起泽列诺戈尔斯克,西至罗列斯克镇的80多公里正面上都有可能被德军突防,缺乏机动性的反坦克炮只能沿着漫长的海岸线平铺直叙地布防,许多火炮都没能在德军抢滩阶段的作战中派上用场。在德国人拧成一股绳的集中打击下,12月1日佛晓前,德军已经在上述两处城镇南部海滩上凿出了数公里纵深挡头阵地,把苏军的一线防御凿开几个口子。黎明前,珍贵的黑豹-2部队和两个摩步师、骑兵师(装备雪橇)作为第二批登陆部队在4号坦克和行走斯图卡开辟出来的登陆场上上岸,随后以养精蓄锐的姿态往苏军滩头阵地背后进行深远突击…………

    炮战大将梅列茨科夫显然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两栖战专家,对于放登陆的筹措少之又少。泽列诺戈尔斯克镇在12月1日当天就被德军完全肃清,这座位于圣彼得堡-维堡公路上的城镇内,1。5万名苏军士兵不是被消灭就是溃逃俘虏。

    德国人没有给梅列茨科夫喘息反应的机会,黑豹-2集群在巩固泽列诺戈尔斯克后立刻转向西北方向,沿着维堡公路突进,跟随在黑豹-2装甲师身后的,是大群的半履带装甲车和雪橇部队。德国人在两天的时间内推进了80公里,把苏军在普利莫尔斯克地区与芬兰军队对峙的6个师8万余人的部队彻底切断在了芬兰湾东北岸的半岛区域。

    波罗的海舰队早已在数月前全军覆没,苏联人也自然没有能力来一次英国式的发电机,这6个师挡头防御部队可以说是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受德军勇渡北岸的鼓舞,12月4日,之前一直在维堡前线和苏军对峙的芬兰军队18个师26万人在曼纳海姆元帅的统领下发力猛攻,于12月6日终于与德军登陆部队把整个芬兰湾北岸战区连成一线。12月15日,以芬兰军队担任攻城主力、德军炮兵部队担任火力支援的维堡攻城部队终于拿下了这座开战以来一直由苏芬军队激烈对峙的前沿要害城市,让芬兰人夺回了整个卡雷利阿地峡区域。

    在收复维堡的当天,希特勒就对全世界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宣示了德意志的国际责任感,并且将之前被德军收复的芬兰湾北岸地区移交给芬兰军队,为了回应希特勒的善意,芬兰总统曼纳海姆虽然不愿意在对德结盟方面陷得太深,也不得不重申一下芬兰军队收复一切之前对苏冲突中失去土地的决心,“并且欢迎在对苏问题上,谋求更加深远的国际合作”。

    至于国际合作的内容是什么,地球人都知道的。圣彼得堡已经陷入了从南北两个方向都被德军及其同盟军包夹的危险状态,除了城市与拉多加湖方向的联系外,这座死城再无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