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北大西洋落幕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4月底那场时间短促而烈度非凡的大海战,最终以德军的胜利而结束。金梅尔上将在收到航母舰队遇袭和尼米兹的催告后,不得不放弃了英军的‘前卫级’2号舰——已经成了漂浮铁棺材的‘先锋号’,试图让这艘战舰担任弃子和吸仇恨值的MT堵住德国人,随后自己带着联军战列舰队主力撤走。

    事实上,航母编队的损失比金梅尔上将在电报里收到的情况还要严重一些,尼米兹只不过是为了稳定军心所以暂时没有让金梅尔知悉后方的全部战损。

    除了‘列克星敦号’重型航母和‘长岛号’护航航母当场沉没以外,被美军暂报为‘重创’的‘胡蜂号’其实最终也没能扛过这一晚,最终因为进水导致的严重侧倾和埋首丧失动力,于次日凌晨4时在人员疏散后被己方的数艘驱逐舰用鱼雷击沉。除了‘胡蜂号’以外,‘约克城号’与‘大黄蜂号’两艘重型航母同样遭到两三枚500公斤级航空炸弹的袭击,飞行甲板和上层机库受损严重,只是舰体结构无碍所以不影响撤退逃命,只是此战中再也无法起降战斗机罢了。因此德军机群袭击的最终答卷事实上是击沉美军航母2艘、护航航母1艘,击伤美军航母2艘。

    理论上,被数百架德军作战飞机逮到后,以德军对英作战积累下来的丰富战斗经验和技战术素质、武器优势,取得更多战果也不是不可能。可是米国人也不是傻子,此战中,米国人的一些知己知彼的应对手段让德国人一些原先无往不利的武器装备变成了废铁。

    首先就是全面使用装甲消磁技术,让磁性起爆引信的鱼雷彻底变成了普通触发式鱼雷,其次就是使用拖曳式干扰模拟声源影响德军的声导鱼雷和声导滑翔弹头——这些武器在整个1941年和1942年的上半年可是曾经数次在对付英国人的作战中大放异彩,击沉过英军多艘主力战舰的。不过技术总有被敌人洞悉和反制的时候,今天这场战役,也标志着德军的磁性引信和声导武器即将走入历史。

    除了前面两项非常成功的反制技术外,米国人还尝试了对遥控滑翔弹头的控制信号和模拟电视传输信号进行干扰,不过不是非常成功。这主要因为德军本身为了集中使用遥控武器而使用了多发射频段,而米国人只是根据此前英军的战斗经验想当然地使用了非全频段的干扰源,所以实际效率只能说起到了30%~40%的干扰效果。

    幸好帝国技术情报局对于米国人和英国人的反制手段也有一定的知悉,只是不知道具体进展到何种程度了,这次出击中,使用磁性起爆引信和声导制导的弹药各自只占了不到20%的比例,只是起一个确定敌军武器进步情况的作用。

    ……

    无论如何德军此次战胜,究其本质原因,除了装备性能和人员素质上的略占优势外,最重要一点无非是米国人对于自己的舰队在高海况天候海情下的作战实力估计不足导致的,战列舰在风高浪急的情况下,会损失多少炮击精度,这种实际经验,没有打过一场谁都说不清楚,因此米国人的失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这次战斗对米国人来说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而且也不是完全没有击沉德军重型主力战舰,只不过自己付出的代价和交换比惨重了一些。事实上,在战斗即将结束的时刻,尼米兹仍然用自己的果敢和狠辣为米国人挽回了一点颜面。

    在德军攻击机群返回,天色即将全黑的时候,尼米兹重新把航母舰队驶出暴风雪云团覆盖区域,强行起飞了大约百来架鱼雷攻击机和SBD‘无畏者’俯冲轰炸机,并搭配了约摸40几架的F4U‘恶妇式’战斗机进行护航,组成了数个波次的反击部队沿着德国攻击机群返航的方向追击。

    在正常情况下,这注定是一场徒劳无功的行动,且不说德军航母编队拥有舰载机航程带来的作战半径优势,早就后撤到了美军舰载机轰炸半径之外,而且德国人是掐算好了落日前最后一次有利攻击机会,米国人却不能够——他们的机群即使不用侦察,就靠雷达对德机前期逃窜方向的追踪成功尾行到了德国舰队,当它们到达的时候,也将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可是,尼米兹赌了这一把,他知道自己非赌不可,因为战役爆发以来,米国人连一艘德军主力战舰都没有击沉过,自己却损失了至少五六条主力战舰,还有数艘半残,如果不能捞回一点面子的话,米国的国际威望就要彻底崩盘了。

    航母分舰队指挥官、尼米兹麾下勇猛彪悍排行第一的哈尔西中将提出了一个计划:让反击的战机不考虑返航燃料,出其不意地发动一场单程决死突击以延长滞空时间,同时让飞机尽可能分出多个波次分时段飞临德国舰队上空,把德国人的应对防御时间拉长。

    猎杀与反猎杀,了一个,‘塞德利茨号’和护航战舰的对空探照灯全开,辅助舰艇的主副炮也纷纷对着‘塞德利茨号’上空打出照明弹,一霎时间方圆数海里的夜空被照亮的犹如白昼。

    反正军舰起火也隐蔽不了行踪了,不如让美军机群也出来吧。

    ……

    晚9点,最后一架美军飞机被击落,德军损失了2艘执行防空任务的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此外‘塞德利茨号’重型航空母舰累计遭到了12条鱼雷和20余枚炸弹的袭击,被彻底炸成了一个漂浮碟棺材,舰员死伤四百余人。

    考虑到这里距离欧洲大陆还有一千多海里,而且潜在的潜艇威胁和敌舰队威胁还未可知,邓尼茨元帅亲自下令撤走‘塞德利茨号’航母上的全部人员后让‘欧根亲王号’使用鱼雷击沉‘塞德利茨号’。

    随着12枚24英寸口径、装药750公斤的德制鱼雷划过海面,在500米的距离内击中‘塞德利茨号’右舷,这艘拥有数十个水密隔舱隔断的舰壳再次被撕开七八道十几米长的口子并且在两小时内翻沉海底。

    德美舰队各自返航,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大决战,最终以德军的决定性胜利和美军的稍微挽回一点面子收场。德军最大的损失就是重型航母‘塞德利茨号’被击沉,此外还有三五艘巡洋舰和七八艘驱逐舰级别的轻型战舰战沉,5艘主力战列舰各自带伤,不过除了‘鲁登道夫号’损坏比较严重外,其他都是三五个月可以痊愈的小伤。

    米国人方面的损失就比较惨重了,‘列克星敦号’、‘胡蜂’航母和1艘护航航母被击沉,另有2艘主力航母重创失去战斗力;战列舰方面,英国人的两艘‘前卫级’被彻底炸烂轰进海底,美军‘南达科他级’4号舰‘阿拉巴马号’在德军两艘‘兴登堡级’合力猛轰下沉没;彻底失去战力的‘印第安纳号’一开始被‘北卡罗来纳号’拖曳着返航,结果在5月1日时遭遇德军潜艇袭击,‘北卡罗来纳号’自身中雷1发,幸好伤势不重还能保持航速,不过就此也如惊弓之鸟砍断了拖曳钢缆独自逃命,把‘印第安纳号’留给了德国人的潜艇喂鲨鱼。

    除了战沉4艘战列舰、战伤3艘外(战伤的3艘都是和德国人‘俾斯麦级’对炮的英军‘狮级’战列舰),英美联军还额外损失了2艘战列巡洋舰(阿拉斯加级)、6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22艘驱逐舰——这22艘驱逐舰中,战沉的只有16艘,剩下6艘都是因为恶劣的平甲板设计被暴风雪和巨浪刮沉的,成为了军事史上又一个嘲讽美制低劣适航性平甲板军舰的笑柄。

    海军航空兵方面,德军损失飞机大约150架,不过其中燃油耗尽迫降的和随航母一起沉没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塞德利茨号’在自沉前也有充分的时间撤走人员,所以飞行员死亡人数不过50人而已;美军损失作战飞机400多架,其中战场击落80余架,执行单程攻击损失150架,随航母沉没及炸毁在航母机库中的也有近两百架,飞行员阵亡人数近300人。

    ……

    1943年的5月来临之时,德国人用一场海战打击了由于米国参加敌对阵营而带来的外交劣势,也把土耳其和远东国拉进对苏作战战车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德国人目前没有想到的意外之喜在等着他们——当看清米国人的“虚弱本质”后那些拳头决定大脑、毫无战略布局观可言的日本人开始头脑发热,因为南进得利、北上全灭而势力大涨的日本海军中,趁机夺取菲律宾、直下澳洲抢地盘的声音开始变得蠢蠢欲动。

    从米国人那边来看,海战的损失固然是德国人的数倍,交换比很不好看,不过所幸的是德军全部主力战舰也因为伤情不得不暂时蛰伏,德军舰载机和航母的损失也不可小视——更关键的是,在水面主力舰队不占优势后,德国人不分昼夜于英吉利海峡为北岸登陆部队提供补给的行动也必将受到阻碍。

    5月4日,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组成的英美敢死舰队连夜突入英吉利海峡,趁着夜色的掩护击沉了十余艘德军运输船,并炮击了已经落入德军手中的南安普顿港和朴茨茅斯港,给登陆德军造成很大震动,为了防止出现补给被切断而导致大量部队失去战斗力,北岸德军只能选择暂时广积粮、巩固登陆场并营造防御性工事的节奏中去。这一切,对于米国人来说,好歹延缓了英国本土陷落的节奏,让英国本土的覆灭至少多撑了半年以上。后来,随着东线战局的进一步恶化,为了鼓舞盟军士气,米国人还在英国本土部署了大量轰炸机部队,以英国本土为跳板轰炸欧洲大陆各工业基地乃至柏林——当然,这些轰炸行动因为双方空军战力对比的变化,显然不可能和历史上那样成功,但是多少起到了减缓盟军士气崩解的宣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