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谈话

作品:《大太医

    司马若愚看得皇上神色,心中也是有了几分明了,却未说破,站起身,向皇上行了一礼,“皇上,微臣连日舟车劳顿,实在是疲惫不堪,若是皇上没有其他的吩咐,微臣便先告退了?”

    自己还未开口,司马若愚却是先行提出离去,让皇上多少有些不悦,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试探一下,“司马太医,朕跟你说过的要你辞去太医院的职位,来前朝为官的事情,你考虑的怎样了?”

    闻言,司马若愚一愣,紧接着,做无辜状耸耸肩,“皇上,你也看到了,微臣才刚刚被您派出去这几天,便累成这幅摸样,微臣真的是懒散惯了,不愿在前朝过某心都建尔虞我诈的日子,只想能在后宫中,安静的读书看病。”

    “好吧。人各有志,你既是不愿,朕也不能勉强你。便依你吧。想来你也累了,便早些回去,好生休息。”

    “谢皇上体谅,微臣告退。”

    行出养心殿,司马若愚是暗暗叹了口气,刚刚皇上悄悄松了口气的举动并未逃过司马若愚的眼睛,让他不免有些寒心,虽是未曾想过在前朝为臣,且这几次立功也是迫不得已,但终究自己于大清还是位有功之士,可皇上却连他也防,果然是最是无情帝王家。

    “司马!”正是要离去,一道沧桑而尖锐的声音,却是让他回过身来,压低声音道,“干爹?”

    “孩儿偷偷给你邮回来的书信您老可曾看到?”两人来到无人之处,司马若愚正要行个晚辈礼却是被程英顺一把抓住。“人多眼杂,不必如此。”

    “收到了,这也是干爹今日来找你的目的。”

    “哦?”司马若愚露出不解之色,却是再没说其他,等待着程英顺的下文。

    “你还是在宫中呆的时日太短了,日后这些容易留下证据的事情,还是少做,有什么事情,面谈。”程英顺虽是知道四下不会有人,还是习惯性的张望了一番,“据我所知,皇上身边有一群神秘的人物,经常为他完成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若是这些落在了皇上的手里,你和兰嫔娘娘还有干爹都得完蛋。”

    见司马若愚脸上仍有奇怪之色,程英顺又是开口道,“你立功颇多,又是足智多谋,皇上生性多疑,怕是对你已是生了疑惑,日后,千万不要在皇上面前展露才华,只装作胸无大志便好。”

    自己的猜想被程英顺所证实,司马若愚淡淡一笑,“孩儿知道,孩儿不是不知进退之人,不会让皇上生出杀心的。”

    “你这孩子倒也机灵,要懂得锋芒内敛才行。”程英顺点了点头,“我出来的时日也不短了,久了怕是会有人怀疑,你先回去,改日我们在说说你这些日子的经历。”

    “也好,干爹要多保重身体。”

    慈宁宫中,温妃若有所思的看着袅袅生烟的香炉,太后则黍在佛像前,虔诚的诵读着经文。

    良久,太后站起身来,看了看依旧笃定的温妃,扭头吩咐道,“哀家与莹儿有些私话要说,你们都先不必伺候了,在外面等着吩咐便是。”

    “姑母找莹儿?”

    “说说吧,弘阳这孩子哪里得罪你了,为何要如此对他?难不成是为了静妃不守约定?”

    自己陷害弘阳的事情被一语道破,温妃并未有丝毫的惊讶,若是连这点心计与眼光都没有的话,现在被称为太后的人也不会是她的姑母,历代皇上都是后宫佳丽多如牛毛,能从重重争斗中脱颖而出,并帮助自己孩子登上皇位的人,又怎么会是庸俗之人?

    “果然是逃不出姑母的眼睛啊?”温妃并未否认,弘阳虽是太后的孙子,可是太后能到达今日的位置,也是踩着鲜血与枯骨一步一步迈上去的,对于亲情,看的并非如普通人家那般严重,唯有家族的兴旺才是她最在乎的事情,说句实在的,太后虽是现在礼佛,栽在她手中的人,绝不会比温妃少,甚至犹有过之。

    “弘阳虽不是哀家带大的,但终归是一起待过些日子,他的品行和为人,哀家是一清二楚,若不是遭人陷害,他绝不会沦落至此,也不会有什么拉帮结党之行,这一切,怕都是我的莹儿搞的鬼吧?”

    “姑母既然都这样说了,那莹儿便也不装模作样了,身为人母,有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登上大宝,享尽世间极乐,莹儿自然也想,原本静妃与莹儿立了合约,说是只要莹儿不动弘阳,她便让弘阳日后不会觊觎大宝,可是,时过境迁,静妃竟是忘了自己当年所说的话。”温妃讲到此处,面带冷笑,“姑母,您说,人若是无信该当何如?”

    “如此一来,弘阳是皇上长子,又勤奋好学,莹儿又是有了皇上的骨肉,弘阳若是不除,岂不是要将我腹中孩儿的江山白白送给别人?”温妃本也就未指望太后能答话,只是问了一下,便是自顾往下说道。

    “可是弘阳再怎么样,也是哀家的皇孙?”

    “姑母。皇孙又怎样?弘远才是您真正的孙子啊?皇上如今身子正是强健,等到弘远长大的毫无问题,若是弘远登了大宝,何愁我们佟佳氏不能千秋万载,繁荣昌盛?若是弘阳登基,以静妃的为人和她与莹儿的关系……”温妃说道这,却是住口不言,“姑母,您明白的吧?且正因为弘阳是您的皇孙,莹儿也并未下杀手,只是帮静妃履行了诺言而已?”

    温妃并不怕太后会怎样,因为于情于理,太后都会站在自己这一爆且家族利益使然,太后是绝不会让自己轻易的倒下,这也就是为何温妃能在宫中与皇后分庭抗礼的原因吧。

    果然,不久,太后叹息一声,“哎,哀家老了,这些事,哀家也不愿管了,便由你去吧,只是,莫要太过分,当年哀家便是沾了太多的血腥,如今,哎……”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