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知己知彼

作品:《我爹是袁绍

    袁买离开了自己的小院子,并没有急着出府,而是先去向袁绍辞别。

    作为父亲和上司,袁买认为自己有必要去道一声别,更重要的是想去探探袁绍的口风,对于攻打代郡的事情,他到底是怎样一个态度?是豁出一切往死里打,还是佯攻?

    还有,如果半年之内打不下代郡,该怎么处置麴义,甚至还有田丰?

    袁绍当时在众人面前可是下过这样的命令:如果不能攻克代郡,就让麴义提头来见,还顺道把田丰也搭上了。

    当然,在袁买的心里绝对没有动过杀掉这两人的念头。目前,袁绍手下的文武幕僚,只有这两个人最有希望拉拢过来当自己的拥趸,袁买怎么可能杀掉他们?

    不过,就算不杀这二人,袁买也认为自己有必要摸清父亲对这俩人到底是什么态度,以后行事汇报的时候顺着袁绍的心思,注意措辞,免得触怒了袁绍,那样非但培养不了自己的势力,弄不好还会把自的脑袋搭上。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的自己非但算不上羽翼未丰,甚至可以说是个刚“呱呱”落地的雏鸟,做什么事都得加倍留心,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倘若自己现在有袁谭或者高干的势力,还管什么他娘的三七二十一,管你什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早就强行把甄宓娶过门了。

    你袁本初想怎么样,还不让儿子自由恋爱了?不行,咱就兵刃相见!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这两天走了狗屎运,凭借剽窃别人的诗词弄了个官职,亲兵也就刚招了五百人,武将只有郝昭一个,凭什么和袁绍叫板?

    识时务者为俊杰,袁买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俊杰,但却很识时务,所以只能安心静待时机。

    书房里,燃着三支香,香烟袅袅,用来提神。

    州牧府里每天一次的议事会刚刚散去,袁绍此刻正在书房里批阅奏折。最近徐州方面动荡不安,各路探子源源不断的把情报送到他的眼前,袁绍一一过目,揣测着徐州下一步的局势将会有怎样的走向。

    袁买进屋行了礼,就说自己今天准备搬出府邸到军营里面去住,特地前来辞行。

    袁绍听完,把手里的的文书合上,和颜悦色的说了几句勉励的话,鼓励袁买好好努力,不要堕了袁家祖上的名声。

    袁买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父亲大人尽管放心,孩儿一定谨记你的教诲,半年之内,保证督促麴义拿下代郡。

    “是,孩儿明白。”

    袁买答应一声,躬身长揖,然后告退,离开了袁绍的书房。

    路过郑虞的院子的时候,袁买决定去向她辞行。小七毕竟只是个仆童,在打探情报方面,远远不能和身为袁绍妻妾的郑氏相提并论。

    看到袁买背着行囊,小阿樱就哭了,伤心的眼泪哗啦哗啦的,哭闹着让袁买抱抱自己。

    “娘说阿买哥要移(离)家出赚是不是阿樱惹你生气了,阿樱改了就是,我以后不淘气了。你让我喊你四兄,我就喊你四兄好啦,干嘛要走啊,呜呜……你走了谁教阿樱写字,谁陪阿樱骑大马哦……呜呜……不干嘛……”

    看到小萝莉楚楚可怜的样子,袁买费了好大功夫才哄得她不再掉“金豆子”,说阿买哥那里是“移家出走”啊,阿买哥是要去森林里给小阿樱抓百灵鸟,回来教阿樱唱歌,长大了好找个如意郎君……

    这才把小阿樱逗得破涕为笑,伸出嫩嫩的小手指和袁买拉钩,说谁要是骗人,一辈子也娶不到媳妇……

    袁买不禁无语,靠,小丫头片子真是人小鬼大,拉个钩居然咒这么毒的誓,我要是打了光棍。你那如花似玉的阿宓姐姐,谁来照顾哟……

    这时候,郑虞走了出来,把袁买招呼进屋里,命丫鬟沏茶,问道:“买儿今日便要去军营了么?”

    “恩,军务紧急,容不得买多耽搁。”袁买呷了一口茶,回答道。

    郑虞点点头,心道,但愿你此去能牢牢的掌握一部分兵权,也不枉我和阿樱把你当做靠山,否则的话,等夫君一死,我和女儿只能任刘骄那婆娘鱼肉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就安心去吧。家里你尽管放心,但凡有个风吹草动,或是有人在你父亲面前诋毁你,有我在,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郑虞心思敏捷,对于袁买的来意一猜便知,不等他说什么,就主动为袁买解决了后顾之忧。

    “多谢阿母,若是有紧急情况,你可以让婢子去通知我的仆童小片他会设法通知我的。”

    袁买向郑虞躬身道谢,对于这个女人的心机很是佩服。心说,倘若袁绍的妻室倘若有她做主的话,说不定不会出现后来的“兄弟阋墙”的局面。

    喝完了一杯茶,袁买起身告辞。然后出了州牧府,打马直奔军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