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炎黄实验室

作品:《二道贩子的奋斗

    那哥们儿的疮口结疤了。

    看着野兽和他女儿瞠目结舌的表情,杨丰在一旁笑得很开心,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自己在被医院骗了三百多块钱后的教训。

    虽然试验并不能证明杨丰的药真对肺炎这些病有特效,但至少证明了它是一种药,而不是杨丰拿来骗人的东西。

    野兽非常痛快地答应,将向北京的外国医院推荐,然后进行临床试验,如果真得证明杨丰所说。

    “那么它的发明人足够得诺贝尔医学奖了。”海伦冷冰冰地对杨丰说。

    “这个请二位原谅,在没有得到发明者同意前,我是无论如何不能公开他的身份的,我唯一能告诉二位的,就是他是一个人。”杨丰奸笑着说。

    尼玛,我上哪儿给你们找发明人去?杨丰忽然很头疼,如果仅仅是小批量,自己自然可以说是在实验室中合成,而并不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但以后随着销量增加,这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了。

    而且不光是这个,现代抗生素的种类实在太多了,四环素,土霉素,琏霉素……,还有终极神器青霉素,这都是在自己的名单中的,到时候自己怎么解释它们的出处呢?

    还有自己带来的手表,现在他已经不敢往外卖了,要知道这个年代还没有能生产腕表的,突然出现一种比起外国货毫不逊色的腕表,那么自己如何解释它的生产者呢?

    手工制作?

    大批量的手工制作?

    谁会相信?

    还有自行车,凤凰小折叠别说在,拿到国外都能成为抢手货,那么它的生产厂在哪儿?

    在不解决这些问题以前,大规模倒卖是绝对不行的。

    回到杨静家以后,杨丰躺在眉头紧皱。

    另外还有圆珠笔和中性笔,这个时候即便是欧美也没有这种东西,那么自己如何解释它们的来源呢?

    首先,自己需要一个实验室,一群有志为工业崛起而奋斗的年轻人,共同组建了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因为保密,所以暂时不能公开它在什么地方。

    “跟杨哥哥说实话。”杨丰才不信她父亲会为这点小事请他吃饭呢,要请也不会拖到现在。

    “我父亲想看看咱们人自己做的手表,还有折叠自行车。”心儿一脸不高兴地说。

    杨丰的心里一动,他忽然想到一个解决自行车大规模贩卖的方法来,自己可以只提供零件,在这里找一个合作宅由他负责组装。

    甚至于一些在这个时代就可以生产的零件,也可以由他自己进行仿制,说实话,杨丰现在对于通过这些东西来赚钱看得并不重要,因为有药品这个暴利生意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帮助工业进步,他也是很愿意干的,甚至于他还可以提供一些稍微先进一点的机器,还有技术之类的东西。

    刘心儿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钱,有地位,而且家里也有工厂,对于工业并不陌生,如果能够让他明白这是一个赚钱的买卖,相信他会同意的。

    带着这种想法,杨丰很痛快地打扮整齐,然后乘坐来接他的梅赛德斯轿车,带着自行车和手表到了刘府。

    心儿的父亲叫刘海宁,今年五十多岁,做过一任北洋的国会议员,手上有一家面粉厂,一家纺织厂,另外在天津还有一家印刷厂。

    “杨贤侄上次对小女仗义相救,老朽一直想当面道谢,只是俗务繁忙,一直未缘得见,今日特被薄酒,还望贤侄不要介意。”老说得很客气,眼睛却不住地瞄向杨丰手中的自行车。

    “伯父不必客气,些许小事而已,倒是在下有事想请伯父帮忙。”杨丰说道。

    “贤侄请讲。”刘海宁饶有兴致地说道。

    “这是我和一帮朋友设计的新式自行车,但却没有能力大规模生产,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合作?”杨丰可没兴趣跟他玩客气,直截了当地说。

    “如何合作?”刘海宁也立刻切换了状态。

    “很简单,我们提供零件,您负责组装,您如何销售,如何定价我们都不管,我们只按照我们认为合理的价格供应零件。”杨丰说道。

    “现在自行车行业多是日本货,我们很难在成本上和他们竞争啊?”刘海丰皱着眉头说。

    “成本您不需要担心,我们可以保证永远比日本货低一成。”杨丰很豪迈地说。

    尼玛,跟老子比成本?

    日本人要是能降到三块大洋一辆,那就算他们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