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发明火柴

作品:《汉赋

    当李磊和山羊胡子张老汉被押到太守府后,年轻校尉马不停滴就对他们进行了审问。起初,李磊还以为是自己来西汉的时代后,只是捅死了一头想要吃掉自己的野猪而已,对他来说这是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怎么就触犯了西汉的法律进而被官兵抓了呢。再者说,西汉时代,野生物那么多,根本就没有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就拿一千五百多年后的北宋来说,武松跟黑旋风李逵都还打死过老虎呢,也没见宋朝官府以他们杀死了野生动物而缉拿他们。

    而山羊胡子张老汉一看大事不好,为了保住他的老命,便在年轻校尉单独审问他的时候,把在草原上发现了李磊,以及李磊用一把短柄锋利无比的刀捅死了一头肥硕的野猪,包括李磊为他讲述的身世,还有李磊用火柴取火的事情,都一股脑儿地向年轻校尉和盘托出。

    当年轻校尉告诉山羊胡子张老汉,他不在太守府登己买非日常需用品,私自跟杂货铺老板交易,违反了陇西郡太守颁布的政令。听到这里,山羊胡子张老汉才明白过来是因为刚才购买了硫磺、红磷和树胶才被官兵抓来的。可是,在他们这些不关心政治不懂政令的乡野村民来说,山羊胡子张老汉便只好辩称,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条政令,要是早知道的话,就是说什么,他也不会违反的。再说了,他煤买哪些东西的用途也是用于生活取火。

    当年轻校尉单独审问李磊时,问了李磊的身世、如何捅死的野猪、以及如何跟山羊胡子张老汉相识的、是否在山羊胡子张老汉面前使用过罕见的火柴取火法,以及购买硫磺、红磷、树胶用作何用等一系列问题时,李磊所言跟山羊胡子张老汉所说的没有任何出入,一模一样。

    听完山羊胡子张老汉的供词后,年轻校尉对他口中的那个李磊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年轻校尉看来,要真是可以找到比笨拙的钻木取火更简便的办法,不仅对于大汉军队平时行军打仗时,能够有效地大大节约在取火烧饭的时间,也可以造福于整个大汉朝所有的子民们。

    当年轻校尉在听完了李磊亲口说了跟山羊胡子张老汉几乎一模一样的证词后,对李磊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他想要是可以跟李磊交个朋友,以后说不定有很多地方需要他相助。

    山羊胡子张老汉虽然跟李磊的证词是一致的,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年轻校尉见到了买下那头野猪的秃头,并问询了一番。紧接着,他又亲眼见到了李磊从背包里拿出的那把还沾染着几滴野猪鲜血的短柄瑞士军刀和十分简便的火柴取火法,便对李磊由衷的佩服。

    这不,忙活了大半天,当真相大白后,年轻校尉就赶紧释放了李磊和山羊胡子张老汉。当然,那个被杖责了二十军棍的杂货铺老板也同样被释放了,除了把起初没收的钱也退换给了他,为了表达歉意和嘉奖。年轻校尉还命人奖赏给了他一百钱。当山羊胡子张老汉被释放出来后,年轻校尉告诉他,让他一个人先回去,李磊需要在太守府多住几天,有要事商谈。

    对于山羊胡子来说,只要无罪释放了自己就好,至于李磊的死活,他也就无暇顾及了。不过,听到校尉说话如此的客气,便也知道李磊也不会有事的。看到这个年轻校尉对李磊十分的赏识,以后要是李磊做了官,他是第一个收留了李磊的人,以后李磊想必会报答他的。念及至此,山羊胡子张老汉暗自哀叹道:唉,要是这小子是自己的儿子那该有多好啊。

    “今日的事情已经查清楚,李大哥没有触犯我之前说的那一条政令,是误会一场。李陵多有冒犯李大哥,还请您多多包涵。”年轻校尉起身,走到坐在太守府议事厅左侧椅子上的李磊的跟前,面带微笑,拱手道歉说。

    在太守府的后院,李磊领着李陵从军队中精挑细选出的五个心灵手巧的卫兵。在李磊的指挥下,一个卫兵在把硫磺碾成粉末,一个卫兵在把红磷碾成粉末,一个卫兵在释解树脂,一个卫兵在砍树枝并做成火柴棍的打小,一个卫兵用锯开的木片做成方形的小木盒子,最后一个卫兵在把一小块石头碾成粉末。就这样,开工干了大概一个时辰的功夫,每个分工不同的士兵手里的活儿都做出一些来。而站在一旁翘首企盼的李陵,来回踱着步子,期待着结果。

    紧接着,该李磊出马了。只见他从每个士兵处拿出他们做好的一些东西来,首先,他把释解的树胶放进粉末状的碎石里,然后把一个方形的小木盒子的里面和外头都涂抹了个遍;接着,他又把释解的树胶分别放入粉末状的硫磺和红磷里,然后把粉末状的红磷和释解树胶形成的混合物涂抹在了刚才那个方形木盒外面的两侧,再把粉末状的硫磺和稀释的树胶形成的混合物涂抹在纤细一寸许的木棍头上。最后,李磊把做好的这些东西放在了阳光下晾晒。

    大抵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李磊走上前去,一只手拿起一只做好的火柴棍,另一只手拿起方形木盒,让火柴头在方形木盒的一侧,就那么轻轻地一划,只听“呲”地一声,火柴头上出现了一束小小的火光。亲眼看到李磊成功制造出了火柴,刚才还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子的李陵领着刚才参与制造的那五个卫兵,赶紧走到李磊身前,把他跟他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校尉大人,你也来试试看。”李磊看到心情十分激动的李陵走到他跟前,向他道。

    再听到李磊对他发出了后,心情十分激动的李陵,用他着的手,拿起火柴盒方形盒子,用火柴头在方形盒子的一侧,轻轻地划了一下,“呲”地一声,火柴头被点燃了。

    “李大哥,你可真是棒了我一个大忙啊。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不如你以后就留在太守府做事,等过几日,我爷爷从京城长安回来后,我定向他奏明情况,为李大哥你行赏,最起码会给你一个千夫长做,每月俸禄五千钱,你看如何?”李陵觉得这聪慧过人的李磊要是可以留在太守府,指不定日后还能发明创造出一些大有用处的东西,要是能够为他爷爷李广效劳的话,击退匈奴的大业指日可待。念及至此,他便用权力和金钱对李磊循循善诱道。

    “这,这,这个……”李磊想到他独自来这个时代,根本就没什么亲人在身爆看到跟比为年纪稍轻的李陵对自己是如此的热情,还可以做一个千夫长,又有这么多俸禄可拿,更为关键的是,要是他留下来的话,日后定会时常见到彪炳史册的飞将军李广。可是,他一想到日后发生的李陵事件,就后脊梁骨生起一阵阵凉风,便就犹豫不决起来,吞吞吐吐地说道。

    “李大哥,你就别吞吞吐吐的了,依我看,你如今无家可归,就把这太守府当作自己的家,把我李陵当作你的兄弟。咱们以后兄弟二人一起跟着爷爷抗击匈奴。我想李大哥日后还能发明创造出很多大有用处的东西,不如为咱们大汉朝抗击匈奴的大业贡献你的一份力量,这也是为了能够让咱们大汉朝的黎民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你就别再犹豫,答应了我吧。”李陵看到李磊貌似心有所虑,一副犹豫不决地样子,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道。

    “既,既然校尉大人都这么说了,那,那在下答应了便是。”李磊突然觉得李陵能够对他这样的一介草民,如此的敬重,可见他并非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至于日后投降匈奴之事,他已经暗自下了决心,到时候,未卜先知的他像帮助李广和司马迁那样,阻止叛逃事件的发生就是。一想到这日后他的责任会如此的重大,李磊便不由地觉得肩头的担子不轻,答应道。

    “李大哥,你以后也别喊我校尉大人了,让人听着多生分,以后你喊我陵兄弟就行了。你比我年长,以后咱们就以兄弟相称如何?”李陵听到李磊答应了他的,一时之间,心中大悦。打心底里,他对李磊十分敬重,觉得应该结交了这个朋友,便以试探口吻问询道。

    “校,呃,李陵兄弟,那李磊只好恭敬不如从命。”盛情难却的李磊,犹豫着答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