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麻烦来了(上)

作品:《一品富贵

    “你拒诏?”小黄门讶然。

    “内侍,请进来听我说,”宋九将他请到院中。

    太监没有傲慢,与那锭银子无关,十两重的银子,未必让他太上心,但皇上十分关注这个小子,二大王又说他好话,若非赵相公阻拦了两次,早就封为朝廷命官,并且他还有那个家世……

    以后这个小子还是有前途的,跟着宋九进去,他眼毒,一眼猜到玉苹的身份,含笑道:“小娘子可是北瓦的玉娘子。”

    “见过公公,奴家正是。”

    “也来过节啊。”

    “是。”

    太监又扭头看了看宋九,心里想,你都有了这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何必要招惑那家的姑娘。没说,又看着桌上的菜肴,卖相十足,实际赵匡胤生活十分俭朴,皇宫里生活条件远不是外面所想的那样,宋九机灵地说:“内侍,正好我们准备吃饭,你也一道吃吧。”

    “这不大好吧。”小黄门咽了咽口水,岁数不大,才二十几岁,不够成熟,嘴上说不好,一步舍不得挪。宋九道:“内侍,无妨,我一非权贵,二是世家子,只是一介草民,何用避讳,内侍肯留下来吃饭,那叫亲民,御史都不好说的,说不定官家还会赞扬你。”

    “恭敬不如从命。”太监坐下。

    “请问内侍尊姓?”

    “洒家姓蔡。”

    “蔡内侍,稍等,”得放过了鞭炮才能吃饭。宋九与朱三放鞭炮,玉苹进屋找酒,看中了就要大胆的追,宋九大胆地追那个名将的女儿,玉苹大胆地追宋九,两者难度似乎宋九高了不知多少倍,玉苹索性做起女主人。鞭炮放完,蔡公公问:“请问九郎,为何拒诏?”

    “这都是河鲜,热的吃是鲜,冷的吃是腥,乘热吃,一边吃一边聊。”宋九不是士大夫,不讲究食不语的啥。蔡内侍捡起一块鳝段,放在嘴中咀嚼,道:“九郎,你也喜欢吃这个。”

    “是啊,蔡内侍也喜欢吃?”

    “洒家是扬州人氏,前几年入宫,宫里的贵人皆不喜吃它,不曾想今天又吃到,洒家……”小公公哽咽地要哭,扬州前几年乱的,打来打去,许多百姓背井离乡,离开那块富饶的土地,但是人,终归会思念故土。

    “有九人。”

    “只有九人,为何朝廷让两人来授学?”

    “洒家也不大清楚,好象是朝廷会用到一些学子,因此派两个真正的博士来教。”蔡公公不大敢说,宫中也有些流言,说是这小子胆大包天,一再勒索二大王,因此不提前说,省得这小子又来勒索,让百姓笑话。

    “朝廷让他们来,是想让这些学子做匠户吧?”

    “你知道了?”

    “吊机终是要象全国推广的,谁来组装指导?开始不知,后来还能想不明白?虽然匠户待遇不脯这些学子学了一些知识,又识许多字,就是做了匠户,也多是作家、都作家,真不行也是一个工匠(官匠一等为作头、作家、都作家,二等为工匠,三等为杂工),我还在这里请木匠泥匠传授他们一些实用本领呢,为何朝廷不说?我以前向朝廷要钱,那是我的智慧,但什么样的钱能要,什么样的钱不能要,我还是能分清楚的。这个是造福百姓朝廷,难道我还会向朝廷要钱?”

    “九郎说得太好了,看来赵相公误会了你。”

    “赵相公?”宋九不由一愣,他最怕的就是赵匡义与赵普,现在还好一点,再往后几年,若不幸夹在他们当中,能压成灰灰。

    “他说是奇技淫巧。”

    “奇技淫巧?朱兄,你过来。”宋九说着,拿来一个竹杆,往院中一插,问:“蔡公公,我家这棵槐树有多缚”

    “这个如何知道?”

    “马上就让你知道,”让朱三测量竹竿影子长度,此时日头渐午,又是响,影子短,槐树的影子正好铺到屋角处,宋九用软尺测量槐树的影子,然后进教室,用粉笔略略一算,放下粉笔,走出来道:“高九丈一尺二寸,悬差不会超过一尺。用这个方法,泰山有多脯都能测量出来。”

    “九郎如何得知?”

    “这就是数学的力量,再如这道公式,上面宽度加上宽度除二,乘长度乘高度,若大的京城城墙,只要按照这个公式去算,再派十几个官员用软尺去测量,千万不能用步去量,那个误差会太大,那么只要一天时间,修建京城四面城墙用多少材料,晚上就算出来了。能说它是奇技淫巧?再如我朝,我朝大敌非是南方,南方几个国家皆式微,大敌也非是北汉,北汉只有几万户百姓,早晚会被我朝收复,未来真正强敌是契丹。我朝又缺少马,以后交战必落下风,然而若是唐朝陌刀在呢?可惜安史之乱后,工匠流失,陌刀工艺失传,再也没有了步兵破骑兵的利器。能说它是奇技淫巧?再如做菜,食材重要,但能不能少油盐调料,能不能缺少锅,能不能缺少柴禾?经营国家也是在做一盆菜,夫子的儒家最为重要,其他方面的学问只要不势惑君王贪于享乐,奢侈无度,而是利国利民的,也不能轻视之,这道菜才能做好。”

    “九郎说得对啊,你个学问从哪儿学来的?”

    就一句,宋九马上语塞,这才是大麻烦。不能答我是从天下掉下来就会的,或者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