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玩大了

作品:《一品富贵

    从京城到相州有水路,不过绕了一些路,京城一些大人物们等不及,给了宋九马车,走旱路,到滑州过黄河,再奔相州,但还不在相州,而是在相州西边的林滤县,古地名又叫利城军,城东北有两铁坑,一年上交国家十几万斤课铁。

    宋九在京城不知不觉,人烟还是感到很稠密的,那怕是郊区。越往北赚越感到人烟稀少,很远的一段路才看到村庄。实际人烟也稠密不起来,这时代庄稼收成太低,北方一亩只有两石产年量,一户人家三四十亩地才能勉强保持温饱。北宋没有灭亡,象那样高速发展下去同样很危险,一旦人口达到四千万户,以北宋可怜的面积,种种危机会全面爆发。

    到了这里,宋九才真正感到古代二字的含义,技术落后,产量落后,生活困苦!

    前面就是林滤县城,宋九对两个侍卫说道:“我们换装吧。”

    “换装?”

    “换成便衣。”按照规矩,他也能算是一个朝廷钦差,要与当地官员见面的,宋九哪里知道什么规矩,而且那些场面应酬,又能看到什么真相?

    一行人换装,郭家兄弟坐在路边擦汗。这一行四人都有些苦,还算是宋九讲良心,他坐在马车上,两侍卫骑着马,速度快,四人只好小跑着在后面跟上。宋九见他们累得不行,轮换着让他们上马车休息一会喘口气。但这样一行速度就快了,一天几乎能赶到一百五十里路。几天就到了林滤县。

    换装就是侍卫换,两个侍卫换下盔甲,他们也不想穿,马甲虽轻薄一些,也有四十多斤重,这个热天穿在身上,那来舒服?一换装,没有人注意,包括车夫在内,八人悄无声息地林滤县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第二天宋九带着他们出城,铁坑离县城不远,只有二十几里路,也未到铁坑,在铁坑附近一家小酒肆里停下,点了几个小菜,慢慢喝酒。喝酒也是假的,听百姓的议论,特别是几个铁坑役户过来吃酒,宋九几乎放下手中酒盅,全神贯注地听着。

    接着又给了一些赏钱给大伯,与他做了一些闲聊。

    第三天才直接带着几人直奔一处铁坑。

    远远地看到一个坑洞,还有零散的一些铁炉,这个很让人无语的,铁矿石采下来,要冶炼,怎么炼,就地冶炼,先将铁矿石采出,就地修建小土铁炉子,将山上木材砍伐,制成木炭,用木炭与土铁炉炼铁矿石。炼好上交给官府,因此铁炉不停地移动,山林砍到哪儿,铁炉子就造到哪儿。

    宋九皱着眉头,继续向铁坑走去,忽然看到不好的一幕,一人手拿着皮鞭子往一个全身黑乎乎的役夫身上抽。

    不知道坑洞里的情况,但想来在这时代,会更苦,宋九看不下去,喝道:“不能打。”

    抽的人停下,不满地说:“你是谁啊,想多管闲事?”

    宋九将他扶起道:“你别急,打人肯定不是好办法,朝廷既然让我来,说明陛下也在关心这个问题,你先带我进坑洞看一看。”

    进了坑洞,有点深,甚至为了节约成本,里面都未点火把,往里走若是将火把熄灭了,就象来到了阴曹地府。终于看到有人在开矿,用锤子、榔头往石壁上敲,大半天才敲下一块铁矿石,用箩筐抬到外面,再用那个土铁炉冶炼。不说那个土铁炉会糟蹋多少铁,就是这种开矿方式,也不知道会浪费多少铁。宋九估计了一下,一个上好碟矿,以这种方式开采,恐怕得不到其千分之一。会给后人带来什么影响,宋九不想。但这种方式却让他直皱眉头。

    看了一天,听矿主诉了一天委屈,听得宋九耳朵快起茧,第二天宋九说:“去磁州。”

    磁州已出现了煤炭炼铁,它才是宋九关注的重点。一行人继续北上,三天后到了磁州磁山西侧的固镇,这里碟坑与邢州綦村治铁坑是宋朝铁坑的大头,几乎承担着现在宋朝铁产量的五分之二。是有人用煤炭冶铁,然而还是土炉子,宋九问,诉苦的人更多,说到一件事,冶大善崩,三州铁矿是老铁矿,可以说从春秋战国就开始挖,挖得象一座迷宫,往往坑挖得多了,开始出现塌方。这时代一旦出现塌方,意味着的人是……死光光!铁炉也有问题,有人想造大铁炉,节约成本,可冶炉一大就容易崩坏,不是节约成本,而是浪费了成本。

    宋九眉毛凝得快舒展不起来,没有再看,而是转到了煤矿去看。

    更是一幕血泪史。

    煤矿不但会塌方,还有瓦斯,死了很多人后,有人摸出来规律,进去前用一根长竹管子,管子前面点火,若遇到了瓦斯点燃,马上趴在地上,火从背上走过,人得以免死。然而有的瓦斯凶猛,一旦爆炸,火喷百丈,就是不死,也烧得脱皮烂骨。

    胡老大说了一句话:“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

    以前觉得力夫很苦了,但与这些矿户相比,又算得什么?

    宋九又去看了炼钢。

    这时磁安县官员闻听,一个个赶来,未必会将宋九当成一回事,可他代表着是朝廷意旨,礼节上必须要招待。

    宋九此时脑袋有八个大,哪里心情,略略寒喧几句,去看炼钢。百炼钢那是昂贵的所在,不作常例,主要是看大规模的炼钢法。

    炼钢法是南北朝传下来的灌钢法,将品位高碟矿冶出生铁,再将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使铁渗透成钢。与汉朝炒炼法相比,有很多优点,生铁作为碜碳剂,熔化后温度脯加速向熟铁碜碳,时间快,生产率提高。熟铁因碳渗入生成碳合金,生铁也因脱碳成为高质钢。高温液态铁中导、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杂质,生成真正的合金。作容易,若想得到不同含碳量钢,只要把生铁与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熔炼,就可以获得。当然,最后一条在这时候就不要想了。宋代又进一步发展,将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用泥巴将炼钢炉密封起,进行烧炼,郊果比原来又要好一点。

    进步是进步了,可是宋九在脑海里仔细地将原理想了一遍,再想一想这中间的化学反应,以及这一行所见所闻,他不由抱着脑袋,蹲在地上大吼道:“这下子玩大了。”

    那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