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七幅画

作品:《一品富贵

    诸位若投三江票,请找开三江页面,先在右上角领取三江票,一天一号一张,再点击书名投票,随便写上十个字,再加四位数验证码,就可以投三江票了。新的星期开始,求推荐票、收藏与三江票。明天四大更。

    ==============

    坟一起迁了,赵匡义压力松了松,与属下在谈论物格,宋九昨天一边教一边做试验,最后又回答了近百个疑问,至少能让听者对相关的物格知识有些初步了解。比较新奇的学问,比较古怪的学问。

    就在这时,衙役匆匆忙忙进来禀报:“府尹,御街那边出事了。”

    御街乃京城要地,那能出事?赵匡义都未问出了什么事,带着一群衙役赶过去。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许多人围在哪里看画。但这一围确实也就出了事。御街两边御廊十分宽,三十步,四十多米宽,相当近两个沪宁高速公路的宽度。平时肯定不会出现问题,甚至元宵节许多杂耍在御廊中间表演,两边还摆着许多小摊贩,行人都不会堵塞。但那人虽多,是在流动的,若不流动,就非是节日,御街上一天会有多少行人?最后也堵了。

    现在便堵了。

    宋九的画出来,又宣布了面包,看的人会多,这个赵匡义是知道的,但堵了这么多人,也不对头。

    带着衙役前去疏散,但他自己站在几幅画面前同样呆住了。

    一共新出来七幅画。

    正店的画还有一幅存稿在赵匡义手中,也做了改动,但没有放在前面,前面以朝廷的事为主要,码头。并且用画的数量代表它重要性,三幅画!第一幅画是远景,三十二个大吊机,后面逝里古怪的临时储备仓库。第二幅画是吊机的近景,还标注了一些尺寸。码头非是在汴水上,而是向里面挖了一个长五十步,宽四十步的大凹槽,以其中一个凹槽为画的重心绘画,一边两个吊机,中间一艘很大的河船正在从里面出来,另两艘河船一左一右一大一小正在进去,岸边还停着三艘船,一艘两万石大船,两艘千石河船,正在卸货。岸上一边各有两台吊机,吊机款式也与现在城内汴水上的吊机不同。更高更大,吊臂不是木头了,而是用钢材交织的塔臂,中轴与吊臂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轮状铁轴。吊臂还有四个铁轮子搁在高台上。不知道为何要这样设计,大约吊重更多,转动时也更省力。具体如何,实物未出现,不好判断。现在汴水里也没有两万石大河船,这是一个假设,未来船只进步,汴水上全部飞桥为桥梁,那么大河船就得以京城。通过第一幅画对照,这样的凹槽合计共有八个。

    有简短的文字说明,在工人足够的情况下,日夜开工,大小船搭配,一个码头一日夜最少可装卸四万石左右货物,八个码头能卸三十多万石货物,其实也不多,放在宋九前世,黄浦江上一台浮吊一天就可以卸掉一万多吨货物,也就是这包括仓库在内五十多万平方米的大型码头仅相当于后世的一台普通浮吊卸货量,但不能拿宋九前世与这时代相比。那一比宋九会很悲催。

    能勉强满足朝廷的货物卸载。

    这又不是赵匡义暂时能想明白的,往后去仅是粮米一项,一年最少从汴水调来八百万石以上的数字,多达几千万石,岂止粮米,还有其他货物,盐茶金属布匹碳柴草以及各种生活用品,而且许多货物是分季节性的,必须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卸完。只能说勉强。

    赵匡义又看到不同之处,没有了铁链,而是换成钢缆,这时候那有钢缆,仅是钢缆就让赵匡义苦思了半天。还有不同的地方,路面是灰色的,看不到泥土,这种灰色就象宋九那个高烟囱模肯颜色。另外就是码头在凹槽上,不会影响汴水航道。另外一条赵匡义还没有想到,船驶过去会破开水流,这时候没有柴油机,然而汴水在东水门外一带比较湍急,若是往下游驶速度同样很快,水流带着船只产生的冲力能将泊船缆绳带断,有一个凹槽,水流力量减弱,船用缆绳受力会小,使船只停泊装卸变得安全。

    这已吸引人了,还不是围观的主要原因。

    最刺激的游戏不是那种超级秋千,而是上天!

    画得不清不楚,人坐在一种古怪的东西,东西在云彩里飘,景物很小,人在上面尖叫。东西上有绳子,上面是什么,未画。还有,人从空中往下跳,很清楚地画出来,离地面很脯跳的人更是尖叫。

    就是这两幅小图将所有人一起吸引,造成了“交通堵塞”。

    赵匡义看了茫然。

    也打了多次交道,更亲眼看到物格的神奇,但这个人怎么上天的,又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

    赵匡义留下几个衙役维护秩序,看可以,不能看得御街都堵上了。他纳闷万分地回开封府。然而看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宋九在相国寺前面宣布面包,看到了面包,有人想到了宋九,于是更多人说宋九在胡闹。

    不但如此,第二天赵匡胤接到了许多言臣的弹劾。

    他们不知道内情,迁坟动静不小,朝廷说得不清不楚,要在河洲上造码头与学校,码头画出来了,虹桥画出来了,以为朝廷要兴建那个游乐场与正店。

    技术未想到,只想到了一旦修建得花多少钱帛,皇上,你不能学杨广,那将会亡国的。

    赵匡胤接到这些弹劾奏折后,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亲自出宫,跑到这八幅画面前观看。才是八幅画,后面还有,至少得有一个书院!他也看得头晕,不知道宋九怎么弄出来的。一是钱,二是各种技术,特别是那个人上天,又从天下往下跳……先进皇城安抚大臣,说朝廷可能会挪用国库钱帛,修桥、码头、书院,但其他的与朝廷无关,那将是一个尝试,不会从三司与内藏库里拨一分钱出来。可能它是一个设想,可能它会实现,就是实现了,也是一个民众玩乐的地方,而非施自己享乐的。

    自己吃一个面包,还是二弟偷来的,况且这些奢侈的玩乐,这个长者皇帝不好当啊。

    说得含含糊糊,言臣很不服,问究竟,赵匡胤动怒,喝道:“朕是君,君无戏言,说不挪用三司与内藏库的钱,说非是朕享乐用的,为何你们不相信?难道民间建房子,朕不让建吗?”

    这是宋朝进步的地方,包括高度,在唐朝高度很重视,若是民间建筑物高度超过了皇宫建筑物高度,那就是违制,轻者拆掉,重者都能罢官砍头。但在宋朝不管,有本事你自己儿造出,以至后来的矾楼高度超过了皇宫大庆殿明堂二十多米。

    言臣还是不服,赵匡胤也郁闷,便让赵匡义问宋九去,人是怎么上天的,如果做不到,不但收回那个赌约,还要以妖言惑众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