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可怕的学生(四更奉上,求推荐

作品:《一品富贵

    宋九小声说:“是我的地盘没错,可皇上来抢我的地盘,我能不让吗?”

    话说得古怪,两个守值的士兵全部乐了,七姐也乐了,宋九又说道:“没事,回到家后,我给你们看另外一样东西。”

    实际宋九也不生气,宋朝对民用技术保密措施很轻视,也不能说不好,这利于推广,虽然对技术推广不是十分重视,比以前历朝历代要好一点。但对军事技术保密很严格。宋九也希望这个火药配方一直能保密下去,至于民用的爆竹,继续用那种安全的哑炮吧。

    三个姐姐仍想不通,这房屋是弟弟造的,为什么做姐姐的不能进去看?

    玉苹轻声说道:“大姐,五姐,七姐,九郎造了一种能将城墙炸倒的物事,朝廷能不保密?”

    这玩意儿出来后,传得很邪乎。宋九那天讲了原理,原来想炸城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经过精密的作。若此,不怕将士牺牲,九成以上的城墙都是夯土做的,用撞车拼命撞也能撞倒。但这些人一个都不说,至少我有这个东西在手中,南唐,南汉,北汉,你们怕不怕?因此许多百姓议论纷纷,这不大好办啊,有城墙也不保险。

    火药它没眼睛,能伤人同样人也能用它伤己。

    三个姐姐终于不言语,离开河洲。

    离南山有些远,其实就是一些小山丘子,不脯林子都不是很稠密,物以稀为贵,京城周围没有什么大山,于是成了百姓郊游的好场所,

    宋九先献上祭品,再绕纸钱,态度十分恭敬。有一个好老子,自己不争气还是不行,就象经常来厮混的一群二世祖们,再过二十年,有部分人就会消失。但有一个好老子与没有又是两样的,自己这个便宜父亲,看似自己未沾到光,可若不是他以前那段打拼历史,自己又是两样,甚至开发河洲的事,他想都不敢。赵匡胤也是,他父亲是小官,对他不是很好,不然也不可能离家出赚两年时光宁肯在外面受罪也继续流浪着,但没有他那个父亲,就不会成为郭威的亲卫。人人都有机会,只是聪明的人善于抓住机会,笨的人不知道机会只等天上的馅饼而让机会溜走……

    玉苹跪下,喃喃祈祷。

    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对玉苹宋九也有些愧疚,可他不知道怎么才能处理好这段感情,甚至都不清楚它是什么感情,说爱情吧肯定不是爱情,说亲情吧又非是姐弟,但与玉苹在一起比较舒服,难道在宋朝男女之间也能发展友情?

    几人祭礼后,大姐说道:“玉苹,到你母亲坟前看一看。”

    “谢。”

    “傻丫头,谢什么。”

    同在南山,离得有些远,走了两里多路才到,玉苹伏在她母亲坟前哭。她的遭遇更可怜,并且因后周起就与契丹交恶,两国不通商贸,更不互相往来,连她父亲掳到契丹后,玉苹都无法知道是死是活。

    宋九默默无言地挑来新土,玉苹只是一个小姑娘,身份又有点不大好,这个坟让风吹雨淋得快要平了,三个姐夫也过来帮忙,很快一座高大的新土坟出现。

    的传统,死者为大,玉苹感激得要哭,还是大姐一把将她扶着。

    死了的永远死了,活着的必须活着。

    “大姐,放心吧,到时候会有许多人将钱自动往我手中送。”

    “胡说。”

    “人都能上天了,还有什么事办不到的。”

    玉苹掩嘴大乐。

    但也没有那么简单。

    天色黄昏,群雀乱鸣,要归巢了。

    宋九要做饭,让大姐抢过来:“你大男人做什么饭?”

    又想说张家老妪,最后没有说下去。吃了饭,玉苹依依不舍地回去。对此宋九也没有好办法。翠儿也对他说过,咱家小娘子不接待客人了,马上就要关门大吉。若是正店造好,让她来正店,有脸有面子有收入,不屈。关健正店还遥遥无期。要么让玉苹退掉那家馆子,自己拿出一些钱来替她赎身。也不用自己拿钱,估计玉苹自己就会高兴地将这个钱拿出来。然而赎出来,往哪儿安顿?自家有空房子,能安顿吗?那成了什么?

    有解决办法,那就是拖,用伟人的话来说,以时间换空间!于是宋九不但带着二十一名学子研发,还带着朝廷派来的二十名官吏研发,当他的下手。这对朝廷好处更大,从研发时就学,会更容易理解。至少证明宋九有一句话不是虚的,那就是该交出来的技术,我不会藏私,绝对会交给朝廷。

    赵匡胤高兴之下做了一件事。

    几天后,刘公公带着一群人来到宋家,老熟人,领头的不是他,而是一个穿黄衣服的少年,十二三岁的样子,百姓也能穿黄,不过不是那种纯黄,纯黄只能皇室才能穿。

    宋九不由狐疑地看着这个少年。

    刘公公说道:“这是大皇子。”

    宋九知道了,瞅了一眼,大胖脸,说老实话,赵家现在的长相基因不大好,个个都是那种大胖脸,并且很黑,赵德昭也不例外。还不能称呼太子,虽刚出阁,因为才十二三岁,未及冠,只封了一个贵州防御使。宋九行了一礼:“微臣见过皇子殿下。”

    “平身,”赵德昭道,小大约未怎么出过门,两眼兴奋地看着学舍。

    宋九小声问:“刘公公,皇子来寒舍有何贵干?”

    “是陛下的意思,让他来观习几天。”

    宋九想到一本架空小说里的话,说宋朝本来是不重文轻武的,赵匡胤用了文人治国,但没有废罢武功,甚至因为他是以武将起家,打内心处还瞧不起文人,这才是宋太祖朝,而非是经过文人篡改过后的史书太祖朝。宋九与赵氏兄弟打过好几回交道,但也摸不清楚他们的性格,更不知道朝堂的内幕,资格还不够!有一件事似乎可以验证那个写手的话,那就是朝堂重臣的由来,有文臣,大多是军中有功书吏起家的,如赵普、李处耘,他们本身不能用简单的文人来形容,许多人还亲眼上过战场,杀过人。有真正儒家发身的士大夫,少。说不定赵匡胤看到物格学的好处,能将物格学在心中列于儒学之上,这才让皇子来观学,进一步用无声的语言宏扬物格学。那倒是好事,可,可,宋九迟疑了半响后说:“刘公公,臣寒微,这个学子不敢收。”

    太可怕了!

    PS:对某个写手说的话,刷你妹啊!以我的更新速度,以及四本全本架空小说,还是我最拿手的宋朝架空,这点数据已经很可怜了。安心写你的书吧,质量更新才是王道。有本事直接在书评里发,不要在我读者印象里做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