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皇帝打劫(求收藏)

作品:《华夏炎龙

    皇帝亲自来借钱,各门派也不好不给面子,最后一共筹的上品灵石五万块,一块上品灵石等于十块中品灵石,一中品灵石又等于十块下品灵石,五万上品灵石,也就是五百万下品灵石。

    有了这五百万下品灵石,后面的会试以及考生回家的传送费用就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了。

    大清朝建立以来,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加上前朝积累,其实国库还是储存了不少灵石的,可是近两个月来,朝廷军队调动频繁,并且一调就是几万上十万,即便朝廷底蕴深厚,也是经不起这般消耗,因为平时很少用到灵石,一直以来朝廷对灵石矿脉都没什么约束,以至于国内灵石矿脉几乎都被一众修真门派占据着。

    看着手中的一叠欠条,旻宁脸色极其难看,五百万啊,这要是在以前,朝廷还不放在眼里,可现在,竟然还要去向别人借,以前并不是特别重视,直到用时方恨少啊。

    短短两个月,就将国库的储存消耗一空,这还是在大不列颠没有全面进攻的情况下,若再这样下去,战局一旦彻底爆发,补给跟不上,必败无疑,旻宁眉头紧锁,不过随后却是目光一凝,反正还不起,索性赖到底!

    想到这,旻宁找来夏炎和林则徐,三人了以天庭的名义光顾了国内所有大大小小的修真门派,目的自然是打劫灵石,打劫的数额以门派规模而定,小的少抢,大的多抢,原本的那些欠条全部不算数,最大的那几个门派更是直接被抢走一条矿脉,还是最大的那种!

    灵石,朝廷以前用不上,现在可就不一定了,大劫在即,多搞一些,也好有备无患。对于旻宁明目张胆的打劫,各门派虽然不满,但还试乖的交出了灵石,门派的发展以及灵石矿脉的归属,朝廷以前从未干涉过,现在收点利息也不过分,再说旻宁可是顶着天庭的帽子来的,借他们几个胆也不敢不给啊。

    见各门派这么“豪爽”,旻宁抢完灵石,干脆又开始抢起人来!

    如今国内不少地方都有人聚众造反,虽有军队镇压,可叛乱之地实在太多,军队都是应接不暇,军队中大多都是普通人,虽有一些修士,但高阶修士不多,能力有限,若有一批强大的外援,平反应该能快不少。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吸引各门派弟子出手,旻宁发出悬赏令:凡取叛军头领首级宅皆可在朝廷换取大量的灵石奖励,奖励的量以该首领的影响力而定!

    用在那些门派打劫到的灵石,去给门派弟子当奖励,这看上去有些别扭,但还是有不少人去干,他们呆在门派内虽能得到固定的灵石,但都不够修炼,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须自己去赚,如做一些门派之间发布的任务或悬赏,对于他们来说,给谁办事不重要,重要的是给钱就行,那些门派长辈也不反对弟子去做朝廷的任务,朝廷的灵石都是从他们那抢去的,弟子们若是能搞回来一些,自然是好的。

    这些门派弟子,都是由修士和修真者组成,有他们出手,配合朝廷的军队,要不了多久,应该就可以平定叛乱了。

    旻宁的悬赏令一发,高额的悬赏不仅引出门派弟子,那些没有门派的散修也都眼红起来,一时间,平时都很神秘的修真者频频出现在世人眼前,天空上时不时都可以看到一道道流光划过。

    旻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迅速在悬赏上公布了一份的名单,这份名单里不仅有叛军首领的名字,还有一些以前没抓到的通缉犯,有这么多打手,不好好利用可是大罪过,这些修行之人一心只求大道,很少管世俗之事,既然出来了,旻宁可不会让他们这么快就缩回去,甚至旻宁都有将门派拉到战场上的想法了,虽然知道不易,但可以在这上面花点心思。

    平定叛乱,科考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宅前线却是在此时消停了下来,自那天龙帝现身,大不列颠便停止了进攻,虽然没有退兵,但也可以暂时稍稍松口气。

    乡试用了两天,三十五万考卷全部送往京城,改卷还是两千人改,不过这次却是严格一些,每一份卷子,批阅者都是认真阅读,不仅如此,卷子还要复批,旻宁将考卷和改卷之人都分成两批,两批人同时改卷,改完后,双方试卷交换,再改一爆成绩取两次的平均值。

    这次阅卷只用了五天,合格率接近百分之十,中选的人有三万左右。

    接下来就是会试了,会试将在京城举行,阅卷期间的五天时间,考生们也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到达京城后的第二天,考试便开始了。

    京巢有四个考场,旻宁和林则徐担任总监考官,两人会在四个考场开会巡卢他们都是空冥期强者了,神识笼罩整个考场,有没有人作弊,一目了然。

    这场考试同样考了三天,考试期间,林则徐和旻宁抓到作弊之人230个,在场考官抓到57个,这些人被终生禁止参加任何国家选官考试。

    对这次会试,旻宁很是看重,虽然只有三万考卷,但旻宁没有减少一位阅卷宅两千人改三万试卷,原本半天就可以搞定,可旻宁愣是花了三天时间,因为旻宁使用分批交换的阅卷方式,将每一张试卷改了五遍!最后取平均值为成绩,前三百名中选。

    结果出来的第二天,殿试开始,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八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十七人,赐“同进士出身”,并全部当场授予官职。

    其余两百七十二人为贡生,都为新翰林院(改革后的翰林院)预备生,翰林院改造完毕后,这些人学习一年,也可拥有担任官职的资格。

    各地官员和议员总共推荐了一百六十五人,经旻宁审核排除了四十二人,剩下的一百二十三人被直接授予了官职,不过都不是很大,要想晋升,得看表现,看功绩。

    所有被授官的官员,都在第一时间就到达自己相应的岗位,如今官员事情总算解决了,虽然还是没有弥补空缺,但主要岗位补上,已经能勉强运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