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黄浦江边的乱流

作品:《变革1938

    就在越来越多的线索都把东三省的那些肇事者指向北面的苏俄的时候,始作俑者的东北震慑任务编队此时已经一路狂奔,回到了浦海港。这一路上依靠天上的预警机的指引倒也没有遇到什么阻拦,但是高速航行的结果也不是都是好结果,起码那些把自己的苦胆都已经吐出来的东北抗联干部们不这么认为。

    不过由于时间紧迫,整个华夏大地上主要的工党所属武装部队的指挥官们都已经几乎都集中在了延安,所剩下的就等这些东北抗联的同志们了,因此最后中央一声令下,抗联的一行人都来不及休息,调整吐的浑身发软的身体,就被直接塞进了甲板上的直升机送去虹桥机场,届时他们将乘坐新的一班运输机队前往延安。

    而就在这些直升机划过浦海的城区时,旋翼下的老城厢里正有另外一番骚动正在酝酿着。

    外滩的中午,戴雨农此时正从和平饭店里慢慢踱了出来,随后抬头看了看天空中慢慢划过的直升机机群。他今天正准备前往黄家花园参加一个宴会。

    黄家花园是浦海的黑道元老黄金荣的私宅,在1932年搭建的,用做平时避暑之用,不过去年被日本人糟蹋了一下,多处楼亭被毁。不过自从浦海被工军夺回来后,黄老板便出了点钱,找人修缮了下,并放出话去说自己不再住在龙门路均培里一号的黄家老宅而移居黄家花园。

    这倒不是我们的黄老板炫耀,而是因为自从以黄金荣与杜月笙为首的浦海黑道各位大佬前几天被新成立的浦海人民请进去了喝了几天咖啡后,这几位老板便都开始低调了起来。

    而今天,黄老板在黄家花园宴请浦海黑白两道的朋友,专门讨论些事情,而戴雨农则也同时收到了请帖,这是在他来到浦海的半个月后,终于可以见到这两位大佬了。

    自从来到浦海,戴雨农并没有如他想象的受到工产党的监视与限制,反而在安排了他在和平饭店的房间后就再没有找过他,只是每天回到宾馆的房间后都可以收到递送给自己的政策汇报而知道这些工党还在关注自己。

    没有监视,这让民国党的最大特务头头觉得很不习宫这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的戴老板绝对不相信会有这种事情,但是无论是他在街上四处转圈想要引出跟踪宅还是到处留痕迹想要试探是否有人盯梢,都没有发现有啥不对的地方,这让戴老板很郁闷。

    在来浦海之前,他的蒋校长曾经让他去找在浦海的几位大佬,但是刚想去打听,就听说这些大佬都闭门不见,杜老板就不说了,递了校长的亲笔信进去就完全没有了反馈,黄老板则只是告知会安排时间,其他也就再没有下文。直到昨天晚上才收到了请帖。总算让他的浦海之行有了些说法。

    今天一早戴老板便拜托酒店的服务员帮忙安排辆黄包车,对于和平饭店的变化,戴老板总是感慨良多。作为民国的大员,他在淞沪会战前曾经在这里住过,虽然豪华但是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20年代气息,当时这个饭店的维特对待他们这些华夏人总有一丝傲慢在那里。

    而今天,自从前段日子沙逊集团将整个浦海的房地产资产都转让给了现在的浦海人民换取这个所放出的巨额订单之后,这座曾经的浦海第一饭店就成为了的国有资产,而整个饭店的格调明显发生了的变化。

    戴雨农对这些工产党不去买武器而是买设备感到比较诧异,但也因为这个,戴雨农也无法开口阻拦,买机器可以说违背的规定,买机器,谁能多说两句,拦着搞不好惹的洋人不开心。不过回头想想一路上看到的各类先进装备,也是,估计这些工产党也看不上那些老外拿出来卖的东西,但是他们这些先进的装备到底哪来的?

    戴雨农这两天没少打听,但是外国人没办法给他答案,按照其中几个洋行大班的说法,这批老工的装备就算是英美两国自家用的都比不上,但是看海军舰艇的模样,船造的不小,上面的炮却太少也很小,造得样子也很奇怪,有着无数的奇怪装备。

    综合来说就是样子货,这些洋人是看不上眼的,不过,这些老工俘虏了好些日军的舰艇,正在沪东的船坞里进行修整,戴雨农摸着良心也觉得相比国府,这些工产党的海军力量要更大些,这样也好,说不定可以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根据最近的情报,日本人的确停下了在徐州附近的脚步,专门想掉头来对付浦海的工产党。在戴雨农心里总还是觉得比较开心的。

    “号外,号外,奉天关东军司令部被炸,日军怀疑苏军所为……”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到了戴雨农的耳朵里。

    “小子,来份报纸!”

    “好嘞!”报童奔跑着将一份报纸送到了黄包车里的戴雨农手里,顺便接过了一毛钱的纸币。

    “据可靠消息,前日奉天发生多次大爆炸,日本关东军奉天司令部及神社被炸,弹药库爆炸烟尘直上九霄!

    另据可靠内线消息,新京附近惊现苏军基地,伪满洲国及日关东军的围剿均以失败告终。现关东军正调动更大的力量予以围剿。”

    这则号外让戴雨农惊了一身的冷汗,难道连苏联人都要加入战场的角逐了?不过细看几遍后,戴雨农突然产生了强烈的违和感,整个东三省现在是日本人奠下,这个文汇报怎么会知道怎么隐秘的消息,这条新闻背后到底是谁在推波助澜呢。

    就当戴雨农一边看着报纸一边接近处于近郊的黄家花园之时,浦海市中心的苏联大使馆里,同样的文汇报正散于一地,一个暴躁的声音正用俄语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时间不长,整个大使馆安静了下来,冷静下来的苏联驻浦海大使急匆匆地走去电报室,想发电报询问国内的情况,而让他惊恐的是,电报员看了他的电报内容后告诉他,前几天曾经给了他一份国内发来的通报,通知他有两支侦察部队的确已经满洲地界,寻找叛逃的原远东地区负责人留希科夫。而国内苏维埃则要求他时刻注意浦海地界所有俄籍人士的动向,可惜这份电报现在正躺在他的办公桌上的文件框内,他却没有关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