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履历表(上)

作品:《兵仙战场

    (其实,这才是我写的第一章,)

    “萧郎,性别男,出生日期2071年9月15日。”一个一脸和气的中年男子,手捧着一本不薄的册子,这么念道。

    “尽管我一向很佩服你们的情报搜集能力,但老实说,我都不晓得我是撵生下来的。”

    回话的是一个少年,再过几天,就是他十九岁的生日。不过,对于一个自打出生起就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来说,生日这种东西,略显奢侈了些。

    至于现在资料上所记载的生日,少年都不知道是从哪里跑出来的,据说是方丈那厮某一天心血来潮,掐指一算,给整出来的,当时好像是说7月15日,后来在改身份证明时,工作人员给录入错了。

    不过话说回来,掐指一算,这不是道门中人才会干的事情么,平时也没看见方丈佛道双修啊?

    事实上,少年也没见过方丈几次,在电视上见的次数都比见真人的次数多。

    “亲生父母,无资料。”说到这里,中年男子微微抬了下眼皮,却看到面前的少年神色并无变化:“自小被少林寺一火头僧收养,十二岁时被逐出少林。”

    “喂,你们不会就是这么记载我履历的吧,记住,我是自己离开少林的,不是被逐出的。”

    关于这段经历,显然不是这个少年所希望回忆起的,但既然被提起,少年也不希望被任何人篡改。

    从记事起,他心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张仿佛枯树皮般褶皱不堪的脸颊,他永远都无法忘记那张充满慈爱却又有些玩世不恭的面庞。

    可这个老头儿,却在自己十二岁时,离开了人世。

    如果不是这样,可能自己这辈子都不会离开那座山门,不管受了多么大的委屈。

    说起来也好笑,这个慈爱的老头,在少林寺里待了一辈子,却总仿佛六根不净似的,也害的少年早早就破了杀戒——这爷孙俩在少年七岁时,第一次下山买了一只活鸡,趁夜就宰了吃。

    “那你怎么会这么快就能拿到冠军?”中年人追问道。

    “拜托,你也说了,惊人的游戏天赋,既然是天赋,那我怎么知道我玩这个东西会这么容易上手。况且,你也说了,那是一个市级的比赛,还是不被官方认可的地下黑赛,能有多少高手?”

    其实,这倒是有原因的。

    光脑头盔覆盖在用户的头部,通过发送与用户脑电波一致的频率波段的模拟信号,从而让用户产生某种幻觉,也可以说是错觉,比如饥饿、寒冷、兴奋等等等等,当然,也可以让用户的五感完全被“蒙骗”;而通过接收用户的脑电波,光脑则可以使用户想要产生的行为运动,不通过肢体器官,而是在“幻觉”中体现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用户举了一下手,那么用户在光脑世界中确实是举起了手,可在现实中,手是没有任何行为的。

    (关于光脑详细的原理介绍,见华夏共和国-京都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集——我心中的光脑》,共三千七百八十二页,有需要者请自行键入关键字。)

    这项技术早在四十年前就被发明了,而直到十年前,光脑技术才真正被确认安全并被普及起来,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各个公司都迫不及待的想利用这项划时代的新技术为自己谋利。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发现,真正靠这项技术发家的,是几家原本在温饱线挣扎的游戏公司和一些电影业的巨头。

    任何游戏都有延迟,这可能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但对于光脑游戏来说,延迟依然存在,却不再受限于诸如网速、机器配置等原因,而是受限于人的反应速度。

    正常人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面对突发状况,从感觉器官接收到这种突发信息,经过大脑运算处理,再通过神经元把信息传送到合理的肢体位置,引起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精确下来平均应为1.45秒。

    换句话说,光脑十分忠实地反应了玩家这1.45秒的“痴呆”时间,并称之为自然延时。

    当然,人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特别是玩游戏,相当一部分人不会时刻保持神经,而在较为松散的情况下,自然延时可能被扩展到3.2秒甚至更长。

    可是,对于游戏从业炸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玩家)而言,任何一毫秒都是宝贵的,经过长期的锻炼,他们能把面对突发状况时,大脑所需要的“运算处理”时间省略掉,转换成人的本能,进而把自然延时缩短至1秒左右,更严格说来,是无限逼近至1秒,大多数游戏从业者的自然延时通常在1.05-1.20秒之间。

    而对于少年来说,他的这个时间又被近一步缩短,仅仅只有0.85秒,也就是说,在短短8秒钟的时间内,别人仅能完成不到8个微作,而他,至少可以完成9个。

    在游戏中,这2个微作的差距,就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当然,对于胜负来说,微作以及反应速度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但在新市这座不大的城市里,又是地下黑赛,这些,已经足够了。更遑论,少年本身其他方面的实力也不差。··························晚上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