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把酒倚剑望玉关(4)

作品:《国士

    这就是时机了,孙甲圆睁双目怒喝道:“全体开火!”

    火器手们手忙脚乱的作起来。动作最迅速的一组已经点燃了引火犀火花噼里啪啦的闪动着钻入了火门,竹将军却毫无反应。

    “第一发哑火!”孙甲对这种新式武器的失灵已经见惯不惊,郑云鸣早就提醒火器队的官兵们,新式武器才上战场一定会有很多不足,而竹将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会时常哑火。

    “不要管别人,各组自行发射!”孙甲大声呼喝着。好在除了那一支哑火的竹将军之外,其他的竹将军都顺利的开火发射。

    的硝烟夹杂着卷起的黄土在方阵前方腾起一阵烟雾,烟雾散去之后不出意外是对面狼奔猪突的奔逃的场面。

    郑云鸣将手中的马鞭一指,喝道:“全军追击!”

    方阵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长兵队和刀牌兵队朝着没命奔逃的敌人追杀了过去。

    “主将咱们也追上去吧!”朱胜催动坐骑说道:“果然被杨掞说中了!”

    郑云鸣点点头,用马鞭轻轻一磕后马腿,战马朝着敌人奔逃的方向奔驰而去。

    大军渐渐的脱离了在沮水上缓缓前进的辎重船,追击着败退的贼兵了茫茫山林。

    在远方草丛中观望到子马马上将战况报告给了正在远处等候消息的大队人马。

    “呵呵,连咱们大队在哪儿埋伏都搞不清楚,这郑云鸣果然只是徒有虚名的衙内公子。”为首的大头领问道:“辎重船如何了?”

    “正在岸边卸载粮草帐幕,看来就要在附近树立大营过夜。”

    大头领冷笑道:“他们也不必过夜了,这些粮食财宝和帐幕,就由咱们接收了吧。”

    “大伙儿一起杀到朝运输船停泊的地方,把郑云鸣的辎重全都抢过来!”

    众人欢喜的高呼起来,这一仗看来盗贼们又要胜过官军了。

    当沮水两岸钻出来无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的贼兵,声威震天的一齐冲向沮水岸边临时建立的营地的时候,看见这一幕的随军夫役们都慌了手脚,纷纷丢下了肩头的包裹和帐幕,朝着沮水下游逃去。自然驾船的船夫也顾不得自己的船只,和少数看守辎重的军兵们一起加入了逃亡大军。

    少数仍然不肯投降的匪徒沿着沮水河岸朝下游逃去,却突然发觉河岸边的芦苇丛里也到处寿军的身影。原来那些临阵脱逃的守卫辎重的官军并没有跑远,而是在下游的芦苇从中埋伏了起来。这些漏网之鱼还没有跑出一里路就重新落入了官军的二重罗网中。

    几乎称不上有什么战斗可言,沮水的大盗贼已经全部被土龙军所擒获。

    郑宪从大队无精打采的俘虏身边走过,捡起了被那大头领慌张中丢弃在地上的官袍。

    “公子的官袍被那厮弄的全是土!”郑宪一边抱怨一边扑打着官袍上的尘土。

    “拿回去洗一洗不就行了。”骑在马上的郑云鸣虽然全身甲胄威风凛然,依然不忘了跟郑宪说笑话。区区一件衣服比起轻松解决沮水的盗匪来说,损失简直微不足道。

    这当中大部分的功劳自然又属于神机妙算的小张良杨掞。

    “和官军不同,从兵变贼的沮水盗匪只有两件事最关心,一个是求生,一个是捞钱。”在出征前的军事会议上,杨掞指着沮水地形图侃侃而谈:“正面交锋他们绝不是土龙军的对手,所以敌人大半是使用盗贼对付官军的老把戏,放过我军大队,以主力抄袭我们的辎重队。”

    “我们就针对他们这招来做文章。前方发现敌情之后,副都统自领兵前去接战,但前出不必太远,等追出一二里之后,派遣一部继续追击敌人,主力则分成多路,借助林地草丛的掩护分别撤回到辎重船队卸货的地点附近进行埋伏,贼人稍后自来偷袭,并且为了贪图财货,来的人一定很多。咱们就借着这些物资做诱饵,给他来个守株待兔。”

    情势果然跟杨掞估算的一摸一样,为了堵死敌人最后涤跑路犀杨掞还亲自带领二百精兵藏在船舱里,专门等着贼众被包围的时候突然杀出,对这些意志薄弱的进行心理打击。

    郑云鸣心中盘算着,这小子若是能学会纵观大局,将来必定是可以独挡一方的帅才。

    “大将!下游有快马靠近!似乎是本军的信使!”一名正在下游方向瞭望情势的背嵬兵突然叫道。

    下游果然一人一骑奔驰在通向这里的道路上,即使远远望去郑云鸣也能辨识得那就是土龙军自己的骑士。

    果然是韩锋回来了。

    韩锋飞马来到郑云鸣面前,甩缰绳下马急道:“军师出事了!”

    白翊杰派宋义长到黄州去查探消息,自己则起身去了另一个地方。

    他的目的地是江南西路的袁州治下的萍乡县。去的目的也很清楚,郑云鸣告诉过他萍乡县境内有丰富的煤矿储量,一旦开发出来,不但供给京湖各地的使用有余。而且还能顺流而下供给江南各处使用。郑云鸣正要抓紧时间在京湖大举办理手工业工坊,对铁矿石、焦炭和铜矿石的需要都要超过往年数倍之多,没有一个的矿产供应源搞起手工业改革无异于缘木求鱼。

    与对京湖物产了如指掌的白翊杰不同,郑云鸣是京师官宦子弟,对地方州郡的土产大致只有一些纸面的印象。不过比白翊杰有优势的是郑云鸣抱有后来一千年的历史知识,他当然知道黄州境内的大冶有丰富碟矿资源、湖南境内的萍乡有足够的煤矿资源,而用水运将矿石运到汉阳进行加工是最好的选择。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