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初见童贯

作品:《蛮匪

    不一时,那吴立赶了过来,和徐天一投了眼色后。徐天一便笑道:“还请邓小哥下马随我过去。”

    于是两人下了马,走了一段路后来到一座大帐,等了一阵,听得守卫宣召,两人方才进去。待进了大帐,邓云便看见坐在首座上,那面容慈祥,身形矮小的老人家,不禁面色微微一变,似乎全无料到这般平凡的老人,竟就是在朝廷只手遮天的大奸贼童贯。

    “放肆~!见了太尉大人,还不快快下跪拜见!?”在童贯有一面目凶狠的将领,此下正是巨目一瞪,对着邓云厉声喝叱。

    邓云眉头一皱,这时童贯却是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道:“烦节俗礼就不必了。少年郎,你便是周侗的徒儿,那敢死队的统领邓云么?”

    这时,徐天一也默默地退到一旁,眼神凌厉地盯着邓云。邓云面色端然,拱手屈身一拜后,方答道:“拜见太尉大人,邓某正是。”

    “好!老夫听说你做了不少好事,也算是为我大宋扬眉吐气。老夫对你甚为欣赏,故而大加封赏,以作勉励,你可满意?”

    童贯缓缓而道,像足了一个说书的老先生。邓云本觉得此人与印象所想不同,不过这番话里,却已听出了一些味道,遂沉色答道。

    “朝廷恩赐,感激不尽。”

    邓云答得很有技巧,言语简洁,再加上那正派坦荡的神气,听得童贯不由白眉一挑,眼中更有几分厉色。阶下那彪悍将领面色一变,本欲喝叱,却听童贯先道:“哈哈!你所言甚是,这天底之下,不无是朝廷的恩赐!老夫有今日荣光,亦是朝廷之恩,你年纪轻轻,便能看透这些,老夫实在是欣慰有加!那你可要多加努力,为国效命,莫要辜负了朝廷!!”

    童贯说到最后,话音不由加重了几分。在邓云身后的徐天一,却是冷笑不止,暗付又是一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愚昧之辈!如今朝廷,根本就是由老菩萨还有蔡相等大臣把持,换句话来说,老菩萨代表就是朝廷!若是这邓云知道去感激老菩萨还好,可他不明事理,偏偏去惹怒老菩萨,实在是不识好歹!

    徐天一正想间,又见邓云微微欠身,毕恭毕敬答道:“太尉教诲,末将定当谨记在心!”

    “哼哼~”童贯鼻腔里发出两声嗤笑,那对老目眯成两条细缝,虽仍是那张笑脸,但语气却已变了,带着几分阴沉味道,说道:“好。老夫便好好期待你的表现!如今燕山战事难举,老夫召你前来,正是望你等这些血性儿郎,能够打破僵局。再想又有韩世忠为首,老夫料想此番定是十拿九稳,你认为如何啊~?”

    待邓云回到韩世忠的营里时。天色已晚,已是食饭时候。韩世忠特在其帐设一席,专门为邓云他们接风洗尘。韩世忠还有其麾下数员将校,还有杨再兴等兄弟,一直都在等候邓云归来。

    邓云听说后,便往韩世忠赶去,半路便见众人齐来迎接。邓云强打精神,露出几分笑容。韩世忠见了不禁眉头微皱,杨再兴、徐庆亦也是眼神锐利,看出邓云神态飘忽,似有心事,暗暗担心。

    随即邓云跟着众人一同回到韩世忠的,一路下来,大有说有笑。吉青、霍锐两人都有问起童贯召见之事,邓云却都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然后便转移话题。杨再兴、徐庆面色稍显凝重,两人暗暗对视一眼,皆有凝重之色。至于韩世忠表面也不动声色,与邓云大说大笑,谈些军中趣事。别看军涯艰苦,实在韩世忠这些人却会在苦中作乐,兼之韩世忠平日里亲近下士,与麾下亲如手足,自有许多趣事。众人听了不少新奇搞怪的事,譬如韩世忠有一回为了测试麾下将士的机警,竟在大冬天的时候,趁麾大都在洗澡的时候,忽然故意教人虚报敌袭,吓得大多人顾不得擦干身子,把衣服就盖在身上,急往外头就跑,顿时被那阵阵寒风冻得几乎变成冰棍。

    不知不觉中,众人都纷纷了,韩世忠的还是简单,只有些席子、几子,还有两座烛台,都是些必备之物,装饰品更是少见,与童贯那处金银片片的,简直是差天共地。在韩世忠的示意下,众人各自入席。不一时,饭菜纷纷端了上来。韩世忠向邓云介绍了他麾下的那几个将校,邓云一一作礼,打量那几人,从那神气来看,都是些憨厚忠实的好汉,让人不禁生出好感。不过所谓物以类聚,想韩世忠如此绝世人物,身边的手下自也不会是那些奸佞之辈。

    当下战事颇紧,且又是前犀韩世忠素来治军严明,众人自无喝酒。食饱饭足后,众人又谈笑一番,相处甚是融洽。

    蓦然,韩世忠面色一沉,眼中精光烁烁,如能看透人心,笑道:“兄弟刚才回来时,似乎心里有事。这里除了你手下的弟兄外,便是大哥的手足,都是些可信忠义之人。你若信得过大哥,不妨一说心中之事,让大齐来为你分忧。”

    韩世忠此话一落,众人不禁纷纷向邓云望去。邓云面色一紧,叹了一声道:“谢大哥关心。适才我去往童太尉那处时,沿途所见队伍军士,大多都面带愁容,精神萎靡,皆有思乡之色。想大军来了已有数月,却战事难举,寸步难行,兼之不久前我军还有一番惨败,听说那死伤之多,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我心想这些军士心有畏惧,思乡之情日愈加重,若不做改变,这些军士恐连乌合之众都不如,但有万一,遇上些彪悍部队,恐就势崩溃散,若是敌人拼死来战,那更是必败无疑!!”

    随着邓云话音不断落下,韩世忠眼色越来越是晶亮,听罢,一拍几子,厉声就道:“兄弟果真乃天之骄子,这一去便能看出我军如今最大诟病!实不相瞒,此事,我早与童太尉有过商议。怎奈他不但不作丝毫鼓舞之举,亦无犒赏或是安抚众军,看是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后来我找了刘都统,刘都统虽向大家说了些安抚的话,但效果并不佳。他屡屡想向童太尉取物资犒赏时,却都被童太尉以‘未立寸功,岂可赏之’为由拒绝!

    这理由看似合适,但却未免太过死板。用兵之道,重在灵巧多变。这些军士远途跋涉,背井离乡,本就艰辛。兼之因前番大败士气低落,再不说多日战事难举,众人心畏俱战,思乡情重。这时候,给些适当犒赏,不但能安抚军心,又能趁机激愤三军,有何不可!?”

    韩世忠说得甚为激动,眼瞪口张间,尽是严厉、慨然之色,兼之从他这番话中,不难看出他是个深通兵法,且又关怀军士的上将之才!

    杨再兴闻言,眼色不由变得凌厉起来,冷声道:“这些的奸贼狗官,本就不会行兵打战,却又往往手握重权。在他们眼中,麾下军士,命不如草芥!如此军队未战,恐已先败于敌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