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物价

作品:《大国的崛起

    【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更明白,现将乾隆时期的物价说明下。】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江苏奉贤稻谷石价为一千七百五十文,而当时银价是每两换钱八九百文,米石折银至少应在二两五左右。

    按照每石100斤,每斤需要17文至25文。类比一下,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块七到两块五。

    嘉庆二十五年,江苏各地上米价是:江宁府每石二两一钱八至三两三,苏州府每石二两三钱五至二两八,松江府每石二两一钱五至二两九,常州府每石二两至二两六,镇江府每石二两一钱至二两八,淮安府每石二两六至四两二,扬州府每石二两三至二两九,徐州府每石二两七至三两片太仓州每石二两八至二两九钱五,海州每石三两七钱七至四两五。这是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的奏报,米价属中等,不是春夏之交的昂贵价格。咸丰同治年间的上海米价也是每石二两四五钱至五两。

    以上大约都是每石米价两两往上,每斤差不多是20文,和现在的两块钱往上差不多。

    如果只按照米价来算,有些出入。

    道光时期,(在乾隆嘉庆之后)一斤猪肉50文至80文不等。

    如果按照米价差不过也就是5~8块钱这样。和现在的批发价十块钱左右,有些差别。

    按照米价来算,乾隆时期的十文钱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

    也就是说:一两白银,按照一千文来算,差不多和现在的百元相当。

    乾隆时期年财政收入大约为五千万两,按照米价,折算成现在,大约是:50亿人民币。这只是个折算,与现实有些出入,切勿将每一种用品对号入座。

    本文使用的物价和上文差不多。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兄弟姐妹长久以来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