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和珅的地下金库!(求收藏,求红票)

作品:《大国的崛起

    三天之后,乾隆返程了。

    郑应天也随着前往清朝的政治中心——顺天。

    一路上,郑应天真是饱了口福和眼福。这日子过得,哎,就是舒坦。

    虽然固伦公主时常来烦自己,偶尔耍下小性子。乾隆随时让自己过去陪他下一盘永远不能胜的棋。

    还有两个‘酱油瓶’拖在后面,但是生活总是美好的。郑应天一直这么安慰自己。

    奇怪的是,乾隆回到了京师之后,并不是住进紫禁城中,而是直接住入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郑应天不知道,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皇帝一生大半时间都在这些皇家花园中度过。因为紫禁城楼高屋大,冬天冷,响热,非常不适合居住。

    作为乾隆的一等侍卫,郑应天被安排在了正大光明殿旁边的小楼中。

    正大光明殿是是圆明园的正殿,用来举行宴会,接待外使,会见内臣。

    殿的西边是乾隆登基前的住所——长春仙馆。

    东边是乾隆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功能类似于紫禁城的养心殿,名为‘勤政亲贤’。

    其南边是大宫门,向南,有大型月台,东西朝房各五间。东边为宗人府、礼部、吏部、兵部、理藩院、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銮卫仪、东四旗值房;西为内务府、户部、刑部、工部、光禄寺、大理寺、武备院、西四旗值房。

    正大光明殿的北方隔着湖,再北是乾隆和他后宫居住的地方,九州清晏。

    宫殿修建在一座极大的岛屿上,岛屿被水环绕,倚着后湖。和其他八座与之相比,稍小的岛屿一起围住后湖。着皇权永固,国家清晏。

    整座皇家园林被24000名皇宫侍卫日夜守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郑应天在固伦公主的陪同下才能大致的观赏这里的景色。

    虽然郑应天看得兴致勃勃,各种奇珍异宝,各色花草树木,各式不同的建筑。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显示着皇家的势气和尊贵。但固伦公主却意兴阑珊。

    这片5000多亩的园林,水域面积约2000多亩,已经被她看个完全,而且看了十几年。

    相比起园林来,固伦公主还是对绝世的飞镖技术更感兴趣,期待郑应天早日教她。

    对此,郑应天不理解,这神经大条的公主,锦衣玉食,为什么偏偏要学武,学学女红不好么?

    算了,既然想学,你就跟着我后面慢慢学吧。郑应天倒是窃喜,有了乾隆最喜爱的公主在身爆就相当于有了条通行令,办起事来,特别方便。

    虽说是一等侍卫,但乾隆也并没有给郑应天分派任务,他也乐得清闲。

    如往常一样,郑应天去正大光明殿北面的前湖边等候。因为固伦公主说这里环境好,地方够大,习武很适合。

    但是今天等了半个时辰,也没见到人影。

    TNND,竟然放我鸽子!郑应天气愤的想到。以往这固伦公主都是准时到。

    今儿难道她大姨妈来了?随她了,不想学我还不愿教呢,真是的。郑应天忍不住抱怨道。

    正准备走人,忽然后面一个侍女叫住了自己。

    “你是郑大人吗?”声音娇滴滴的,听的人骨子都酥了。

    郑应天转身一看,原来侍伦公主爹身侍女,叫晴儿的,于是问道:“嗨~见外了,是吧?今儿怎么没见到固伦公主来?”

    这个和珅!简直是无法无天!连皇宫的东西也敢偷?!郑应天愤愤不平的想到。

    纵观纵观康熙皇帝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刚劲有力,颇具气势。

    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

    更为珍贵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玺以镇福,因此,此“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

    郑应天心里就像有一个小爪子在挠啊挠,既然和珅是偷的福字碑,那么自己顺手牵羊,似乎也说得过去哦。

    但是,要是丢了这福字碑,和珅一定有所警觉,为了避免打草惊涩郑应天想想,还是算了。以后还有机会。

    拐过福字碑,再往里是一道嵌金镶玉荡木门,没有上锁。

    郑应天推开后,感觉就像了一个舒适的家。房间布置得十分豪华,甚至是奢侈。但是却没有暴发户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门两边是一人高的珐琅瓷瓶,上面画着八仙过海。

    的屏风,比红楼梦中描绘的二十四扇隔子的紫檀雕刻的围屏还要精美华丽!

    还有精美无比的壁画,复杂多变的木雕,雕刻着各色图案的花瓶。造型各异的香炉,还有各种精美的铜制佛像、金质佛像、玉质佛像。

    为了控制自己不把自己的手伸向它们,郑应天握着拳头,咬着牙,往里面走。

    尼玛,不要我!不要我!我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看见!郑应天给自己打着马赛克,时刻提醒自己:现在要是动手,那么无疑是为了一颗枣子,损失整片枣树林!

    往里赚再往里赚终于穿过了一个大卧室,郑应天发现这里放着数张百年梨木桌,上面各有一套紫衫木制的茶具。这里应该是茶房。

    再往里赚是一架通往地下的楼梯。

    郑应天为了一探究竟,走了下去。

    这……这是一个的藏宝室!

    郑应天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无数的架子上放着数不清的瓷器、陶器、铜器。金银器皿,比比皆是!

    大大小小的玉碗、玉盆、玉如意,琳琅满目。各式玉鼎、玉佛、玉观音,让郑应天应接不暇!

    拇指大的珍珠,拳头般大小的红宝石、蓝宝石,还有和实际差不多大的玉马!马下胆基也是用白玉制成,上面刻着一个黄金的“镇”字!

    看到这些,郑应天已经无法动手了,因为不知道要选哪样!

    望不到头的架子上,还有各种书籍。其中最为显目一堆书,放在正中央的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全书20000多卷,汇集图书七八千种,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郑应天模糊估计了下,大约过万册!

    这个和珅!没想到啊!连皇家翰林院中收藏的也只是副本,没想到正本竟然在这儿!

    除了永乐大典,其余的笔墨纸张字画法帖书籍无可计数!

    忽然,郑应天听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声响。

    自开始修行后,郑应天的精神力也无时无刻不在增长。虽然了这里,但郑应天还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到了这一丝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