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回程见闻(下)

作品:《夺鼎1617

    踏着月色,在莫家兄弟的护卫下,守汉骑着一匹小马,漫无目的的在整个港区内闲逛,许还山在一旁与守汉保持着一个马头的距离。

    “莫家兄弟,你们两个千万要尽心,主公从来不会亏待手下,特别是身边的人。你们看看我和左天鹏就晓得了。”

    晚上的气氛就不像白天那么正式了,许还山完全是以守汉的前亲随的身份在教导后辈。两个后辈,哥哥莫金脸上露出些许腼腆和憧憬,而弟弟莫钰,则是笑嘻嘻的回了许还山一句,“许大人,这可麻烦了,万一我们兄弟外放了,一不留神升官升的比你还大了,你见了我们,岂不是还要行礼?”

    照南中军军纪,上下级之间,等级森严,但是彼此关系却是十分融洽。这是守汉煞费苦心,试图将解放军中的上下级关系再自己的部队中重现的结果。至少看来,现在还是比较成功的。

    “嘿嘿!那得看主公给你的机会,你小子能不能抓得住了!”

    蹄声哒哒,在几个人的斗口玩笑声中,将整个港区行走了大半。

    “虎子,我将这几万人留给你,是给你加了包袱和担子了,这些人,新附我军,其心未定,你要恩威并施,该赏便赏,该杀便杀,莫要手软。另外,需要多少钱粮?”

    聚人曰财。这是湘军领袖胡林翼人生经验的总结,守汉也是很清楚这一点,只不过,他是学过哲学的,他把这一点上升到了哲学高度。

    “你这里,修建房屋、港口、炮位、泊位,道路,都要花费大把钱粮。更不要说还要安置那些新附军、部族兵,这几处加起来,大概要多少钱粮,你尽快拿一个总数出来,在下半年的议饷会上大家议一议。这段时间,你所需的钱粮,便先从内府库中开支。”

    从内府库中开支,这便是要李守汉自己掏腰包来养活这座港口,这些人。

    “主公,钱粮,眼下我这里还是不太要紧的。您还是将那些钱粮,用在北方和西征上吧!”

    许还山的话,不仅让守汉大吃一惊,连莫家兄弟俩也是吃惊不已。

    “军中无戏言,你说什么玩笑话?!凭空多了几万张嘴,你那里去寻找这许多的粮食来喂饱他们?”守汉有些发急了。

    “主公,您今日到了平巴港,便是着急巡视这里的防务,检点军备,却忘记了我还有另外一项差使。九龙江的屯垦,也书我管的。”

    几乎忘记了!守汉有些懊恼的敲了敲自己的大腿,让的那匹小马以为主人要加速,正待小步快跑,却被守汉紧紧的拉住了缰绳。

    “你不说,我几乎忘记了。最初去九龙江踏勘地势的,便是你去的。这里距离九龙江还有一段距离,这几年,辛苦你了。”

    平巴港或者是金兰湾,位于芽庄境内,距离芽庄市区还有几十公里远,如果想要知道九龙江距离金兰湾多远,在地图上看看芽庄到胡志明市的距离就可以大概估计出来了。在公路不完善,没有汽车,只能依靠两条腿或者乘马,要么就是坐船的情况下,从芽庄到九龙江入海口的头顿、潘切一带,乘船也是要一天以上时间。

    而许还山便是要两处来回跑!

    “虎子,难为你了!”

    守汉很是发自肺腑的说出了这句话。

    几个人在山巅寻了一块宽阔的所在,许还山跳下马来,将马匹拴束好,而后,将自己的马鞍子取下来,摘下褥套,铺在地上,“主公请!”

    坐定之后,守汉便开始询问许还山,如何的不要钱粮。

    “主公,如今九龙江地域内,已有大小屯垦村堡数百座,几万人在那里开垦,每年至少可以收三季稻谷。而且,我将这些人按照保甲编制起来后,便在农闲时节、雨季,带领他们征讨附近的土人,以获取人口、田土。三年下来,单单这些土人的土地便缴获了百余万亩之多。可惜的是,这些土人,不晓得如何侍弄土地,粮食产量低得要死!”

    “你把这些土地抢过来之后,如何处理?”

    “很简单,出征将士,有功之人,可以优先获得分配权,哪个不愿意要熟田啊?!但是,我也有条件,便是在缴纳税收、公粮之后,这些土地的收成,要有一成到一成半作为公积金上缴。或是作为战死者的抚恤,或是留作它用。这个条件为期五年。这部分的积存稻谷,已经有了三十余万石。今年的第二季稻子还没有收割,收割之后,这个数目还会增长一些。”

    “所以你说,这几万人的口粮你可以解决?”

    “正是!”

    看着月光下,莫家兄弟两个,带着几个亲兵在四外巡视的身影,守汉脑子里飞快的旋转着:许还山的性格,沉稳,扎实,做事缜密细致,如果是作为水师舰队的将领来的话,对他是一种折磨,舰队,要求进攻,而许还山的性格,则是善于经营,善于防御。

    也许,是时候把玄武营和水师进行分割的时候了!将水师分为三个舰队,练习舰队由冈萨雷斯那班西班牙雇佣军为自己训练水手和炮手,顺便将他们的航海技术学到手。其他两个舰队,便是由张小虎和左天鹏这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率领吧!

    “至于说银钱,主公,便更不在话下。离此不远,便是满剌加,商船往来穿梭如织,标下等便率领水师炮船前往……”

    在平巴港安顿好了新附军和部族兵的几万人口,已经是五天之后。按照守汉的意思,大队人马乘船北上,他带着两哨近卫营的兵士留下走陆路,准备沿途看看各地的风景,看看各处村堡的情况。嗯,算是游山玩水?还是深入调查?

    在这五天里,李守汉调整了水师的建制序列。玄武营,不再是水师的营号。水师就是水师。而眼下驻扎在平巴港、九龙江等处的玄武营六个营的队伍,依旧还叫玄武营,继续由许还山统领。玄武营以后的主要作战任务和方式,依旧是和水师合作,哦,算是南中版本的海军陆战队?

    平巴港的防务,则是由楚天雷负责,同时负责统领这里的水师船只。为此,守汉给楚天雷的衣袖上,也加了一个星星。

    在签押房里,守汉和许还山有些脱略形骸的海阔天空的聊着天。也算是交代工作吧!

    “虎子,把玄武营给老子带好,以后攻打满剌加,就要靠他们。还有,从金兰湾到九龙江,这一带的屯垦,依旧交给你掌管,你在柴棍给我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修造房屋,起造官署,说不定,以后我就到柴棍来处理日常事务!”

    “小的敢不尽心尽力!”许还山也是一脸的轻松,交卸了身上的几副担子,对他来说,压力大大的减轻了不少,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带兵,种田。可是比出海有意思多了的事。

    “还有,我此番从陆路北上,也是要看看各处的屯垦情形,你在九龙江地域,也要仔细探勘一下,我们不能总是将军府就是村镇,如今地盘这么多这么大,单单靠村镇,如何得了?哪里可以建商埠,哪里可以修建城市,你要心中有数才好。”

    “等到我打完了北方逆贼,安南便再无隐患,咱们便可以一门心思的对付南方的事情。旧港,我是一定要收复的!不收复旧港,以后我们怕是没有衣服穿哦!”

    守汉打了一句哈哈,调侃了许还山几句。

    不过许还山却是很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仿佛心中有着什么事情,欲言又止。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我的许大人,有什么事情,但讲无妨!”对于这个老资格的心腹,守汉还是很有感情的,他笑嘻嘻的问着。对于这批人,他有意无意的有些偏袒和宠溺。

    “要是没钱,我从此次的缴获里给你拨付出来,要是想娶亲,你看上哪家的姑娘,我和福伯去给你做媒,你就是看上了那几个暹罗美女也没有关系,五个美女,我给你留下三个,怎么样?够用吗?”

    话语有些戏谑,说的许还山脸色通红。

    “主公,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他急忙摇着双手。

    “只是您方才说到了屯垦之事,小的想起了一件事,有些不知道如何处置。故而有些失态了。”

    看完许还山拿出了的一叠私人信函,守汉明白了几分。

    这些书信,大多是许还山的亲眷、朋友、旧部等人写给他的回信,信中对于他的盛情表示感谢,但是,不约而同的对于南下九龙江地域垦荒,表现出了不太大的热情,甚至有些冷漠。也难怪,书信的主人很多人守汉都见过,并且比较熟悉,都是最早一批分得了土地的守备府老人,先是获得了每个壮丁十五亩碉地分配,又获得了十五亩的附近垦荒权利,几年下来,经过辛苦耕耘,每一家的日子都堪称富足;依照国人的一般鞋,自然不会再往那荆棘丛生、蚊虫遍地的荒野之地去辛苦垦荒,守着这几十亩水旱田地,又在将军府脚下,有什么好事都少不了自己的一份,何必呢?

    “按照将军府吊文,前来九龙江的垦荒宅每人可以获得五十亩的土地,我便写信给他们,邀约他们南下垦荒,但是,写了几十封信,只来了几家人。主公您要我尽快把九龙江的垦荒搞起来,单单靠新人似乎力量有些单薄,且这一带土人众多,剿杀是杀不完的,必须要给这些人出路,否则,九龙江地域,势必会常年杀伐不断,那些新人也会望而却步的。”

    “标下起初是这样想的,让他们放弃北方的土地,南下开垦,每人可以获得五十亩碉土,这样一来,他们带来的钱粮和耕作手段,势必会如同火种一样,带动其他新人,顺带也可以雇佣一些土人出来到各处村镇务工,稍加时日,自然便消去了彼此之间的畛域之见。”

    看来,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是能够锻炼人,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许还山在这几年中,水平和能力都大为长进,但是缺乏的只是权力的支持。

    守汉暗自思忖着。

    “你觉得症结所在在哪里?”

    “主公,我觉得,一,安土重迁,小富即安。这是心病。”

    哈哈!果然是我国人的心病和习惯。

    “继续说。”

    “二、心有顾虑,担心退路。这是眼前的事实。那些人怕放弃了北方的土地,南下后,一旦出现什么马高蹬短的事情,便是后路全无,一家老小辛苦数年,好容易过上了安稳日子,立刻又是家无隔夜之粮了!”

    “标下愚钝,只是从书信中揣测亲眷们的想法,得出来的结论,还请主公莫要见笑。”说完,许还山咧嘴笑了笑,如同身上卸下了一个大石头一样,感到轻松自在。

    他自在了,守汉却是为难了!

    继续奉上将近六千字。大家是不是也把手里的东西都拿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