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誓死抗争

作品:《汉末之铁马冰河入梦来

    宛城,太守府,张曼成眉头紧皱,郁郁寡欢。

    黄巾起义爆发之时,张曼成自称“神上使”,在南阳郡拥众数万,击杀南阳郡守褚贡后,屯驻宛城已经三个多月。本来一切发展都算不错,南阳郡的义军慢慢从最初的数万发展到十多万,且又有赵弘、韩忠、孙仲、孙夏等将相依附,一时间风头颇盛。没想到转折出现得这么快,先是析县出现萧垚招募义兵,接着析县一战居然折损赵弘,而韩忠被逼降,紧接着孙仲、孙夏两兄弟相继投降。屋漏偏逢连夜雨,宛城西南边坏消息不断,东方也在此时传来噩耗,右中郎将朱儁、荆州刺史徐璆以及新任南阳太守秦颉三人率军自颍川而下,连破南阳郡鲁阳、博望、灌县、比阳、舞阴、堵阳、叶县一犀大军已到西鄂县,据宛城不过一日路程。张曼成心烦意乱,现在两边夹击,这宛城防守就不容易了。

    萧垚在新野休整三日,与一干将领欢宴,加强感情交流。韩忠、孙仲、孙夏三位新降之将,黄盖、邢茂两位被招揽来尚未见过萧垚的将领都需要萧垚多多交流,加深了解和感情。第三日,探子传来消息,朱儁率军到达西鄂县,萧垚也不敢怠慢,只得挥军北上,也往宛城赶去。

    三日后,萧垚军到达宛城之下,六万五千大军,萧垚派阎行留了一万人把守新野,留下大军后路,其余五万五千人则全部带到了宛城之下。到达宛城之下后得知朱儁等人已经先萧垚军一步率先到达宛城,按官阶品阶及声望来说,右中郎将朱儁、荆州刺史徐璆以及新任南阳太守秦颉三人都远远高于萧垚,故此,萧垚安顿众军后就带着一众大小将领全部赶往朱儁军中拜见朱儁等人,仅留下李严一人率军据守。

    朱儁等人得知萧垚率军前来相助,且在大帐外求见,也很是高兴,连忙令人引来与众人相见。萧垚率领众人,萧垚尚未开言,忽然,萧垚身后闪出一人,正是韩忠。韩忠怒视着高踞大帐上面右边端坐的一人,满怀切齿仇恨的历喝道:“秦颉,你这小人、刽子手,还我韩家满门老小的命来!”言未毕,已经拔刀而起,就欲扑向秦颉。众人大惊,萧垚等连忙拉住韩忠询问原委。韩忠痛哭失声道:“秦颉。宜城人。秦颉所在的秦家与我所在的韩家本来都是宜城大户人家,秦颉与我少时还是好友。后来两家族因一些利益问题结仇,秦颉则依靠权势诬陷我韩家通贼,无故将我韩家满门老小抄斩。我凭着自己的武艺逃出生天,后来才加入黄巾军之中,为的就是想报这血海深仇。”韩忠说完,放声大哭。

    萧垚等人听罢,怒发冲冠。如果是韩忠本来就加入了黄巾军,秦颉举报令人抓捕韩忠满门老小并诛杀,顶多说秦颉此人为人狠毒。但是现在是韩忠本来并未从贼,却遭此人诬陷且满门老小被无故诛杀,那秦颉此人就不仅是狠毒了,而是阴险,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萧垚不再抓着韩忠,只是安抚他,一定帮他报这血海深仇。萧垚尚未开言,那边朱儁也已经听得秦颉的解释,只是秦颉避重就轻,只说韩忠此人本是黄巾贼,与他有杀父之仇,毁家之恨。朱儁此人,最恨黄巾军,征战颍川之时,未招降一个黄巾军,投降者全部被诛杀,听得韩忠本来是黄巾贼,指着韩忠朝着大帐之外历喝一声:“来人,与我将这贼将抓起来!”。刹那间,大帐之外闪出几个朱儁的亲兵,径直朝着韩忠而去,准备抓捕韩忠。

    萧垚自然不可能坐视朱儁抓牌他手下将领,何况此事韩忠占据道理,当即而出说道:“朱大人,且慢,韩忠将军我麾下将领,请问大人为何无故将命人将韩将军抓捕?”

    朱儁眉头一皱,说道:“萧将军,此事与你无关,韩忠此人本是黄巾贼,必须诛杀。萧将军且退去一爆此次我就不再追击你擅自收降之事,不过不可再犯。”

    萧垚诧异道:“为何不能接受黄巾军投降,都是大汉子民,黄巾军也绝大部分都是走脱无路的流民而已,并非十恶不赦之人。况且秦汉相争都可以招降纳叛,高祖正是如此才得各路英雄相助取得天下,将军何故无辜诛杀降兵降军。”

    朱儁本来不想给萧垚解释,但考虑到萧垚此番是一番好意率兵前来相助的,且根据情报得知萧垚此人取得析县之战的胜利,剿灭黄巾贼三万人,颇有功劳,故此才耐下性子解释道:“出兵有形同而实异的地方。当初在秦末的时候,百姓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赏附来劝降。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造反,纳降他们不能使人向善,讨伐他们足以惩恶。现在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那就滋长他们造反的意念,给他们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说完,朱儁再次一指韩忠,对着亲卫说道:“还不给我拿下。”

    萧垚见朱儁一意孤行,知道靠说是说不清了,今日要么为保住韩忠等降将与朱儁誓死抗争,要么屈服于朱儁将降将交给朱儁处死。萧垚并未多想,毫不犹豫的再次厉声说道:“朱将军且慢,你虽是右中郎将,官职高过于我,但韩忠是我麾下将领,也是我承诺不杀降才招降的。我萧垚也是堂堂朝廷将军,今日任朱将军加害我麾下将领,则我萧垚岂不是食言而肥、不能护持下属的小人,故此,今日谁敢要诛杀韩忠等人就是我之生死大敌。”言毕,反手持戟在手,朝着典韦等人暗使眼色,脚下微动,朝着朱儁等人逼去。

    朱儁长身而起,大声说道:“呵呵,萧垚,你不过一小小讨逆将军,居然敢违抗我军令,休得自误,否则我军令如山,连你一并以私通叛匪论处。”

    旁边南阳太守秦颉也阴笑道:“呵呵,萧将军一味偏袒叛贼,是不是已经与叛贼沆瀣一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