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边缘人

作品:《竞技经理人

    对于这个点球的判罚,显然意大利人不认可,那时还很年轻的小马哥上前跟裁判争辩,内斯塔背后的小动作其实是后卫们限制背身拿球的前锋时常用的,只是这一次有些明显,默克的执法尺度确实相对严苛,看赞布罗塔的红牌其实就能发现一些端倪。

    而此时蒋奇并没有关注场上发生的一切,他早已知晓这个点球的存在,所以抢在弗兰克·德波尔主罚点球之前将他叫到了场边。

    点球这短短的12码说实在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心理游戏,罚球的队员和对面的门将在不断的相互的欺骗暗示中完成这个过程,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会知道胜利者是谁,残酷而又充斥着悬念。

    所以想要让弗兰克·德波尔在这一的心理暗示中获得胜利,就是蒋奇现在尝试去做的一件事。

    “弗兰克,你听我说然后自己去判断,面对左脚球员,门将往往会选择反角,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还有在罚点球的时候,我觉得力量往往要比角度更重要。”

    荷兰队的队长没有回应,低着头在思索着。

    菜鸟教头继续说道:“以上是我的建议,选择还要你自己来做,但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虽然我们是主场,但是这个点球的责任我可以替你担起来,你要抛掉所有的杂念,我们已经掌握场上的主导权,迟早会赢得这场比赛胜利的!”

    其实,老蒋说的这些话也是一连串的心理暗示。

    他能够猜想到的,影响弗兰克·德波尔最终点球选择的因素不外乎,想赢,怕罚丢。

    想赢来自于主场球迷的期盼,这是一份沉重的压力毋庸置疑,也来自于球队本身对于本土捧杯的一种,这种荣耀真的是很难碰到的,欧洲杯每四年才有一次轮回,如果错过本土作战的这一次机会,即便下次或下下次拿到奖杯,也有些锦衣夜行的味道。

    更何况,这很可能是弗兰克·德波尔参加的最后一届欧洲杯了,毕竟荷兰队的队长今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开始奔四了。

    野猪愤怒的向默克挥动着手臂,但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张黄牌。

    托尔多一脸庆幸的从球网里将足球捡了出来,还不忘伸手向方才给了自己一张黄牌的德国人竖起大拇指,球场里顿时嘘声四起,但这无助于比赛结果仍旧是平静的0:0,不曾有改变。

    可不知道为什么,蒋奇的心理却倏然觉得顺畅了许多,尽管与历史轨迹的结果一样,这粒点球没有罚进,但其中过程这些许的改变却让菜鸟教头收获了些微的希望。

    他总觉得球进没进网与算不算进是不同的,将球打进但被判无效和球根本没进这两者之间给球员们的心理暗示完全不同,前者代表我们有能力把球打进去,后者则更像是直接挫伤进球的希望。

    一个只要重复,一个却要改变,应该是不同的吧……蒋奇如是安慰着自己。

    上半场就在这戏剧性的转折过后走向尾声,半场结束时,老蒋没有起身走回球员通道,而是站在通道的门口与每一位走过来的球员击掌,然后说一声,“干的好!”

    他希望能通过在细节上一点点的修补来更改比赛最终的结果,他要尽可能的消减原本那个轨迹里面两粒点球不进对球员士气的挫败和打击,而且现在他们还有另外的一次点球机会,虽然这只存在于理论上,或许因为蝴蝶效应,下半场那粒点球消失不见也说不定……

    不过荷兰队的支持者们仍旧很乐观,因为他们拥有人数上的优势,整个上半场都完全掌控着局面,意大利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击,美中不足的只有那粒被托尔多狗屎运误撞出来的点球。所以他们在中场除了嘘嘘做好继续观战的必要准备之后,更多的是在讨论蒋奇中场会做出怎样的调整。

    15分钟过后,看表情似乎很轻松的年轻人真的进行了人员上的调整,同时也是区别于原有轨迹的第二次调整。

    名单,蒋奇用雷齐格顶替了里杰卡尔德安排的博斯维尔特。

    中场休息的时候,蒋奇出人意料的换下了左边卫范布隆克霍斯特,换上的是一名前锋,准确说是一名看上去似乎籍籍无名的前锋,没有年少成名大耳朵杯作为点缀,也没有老爵爷这样名帅的看重,在里杰卡尔德的序列排名里还没有范霍伊东克高的边缘人——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