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传之徐盛

作品:《三国凨

    一、猛虎出笼

    徐盛,江东猛将,年少时就以勇气闻名(1),曾200人击破黄祖军数千人,与相拒击,伤射吏士千余人。已乃开门出战,大破之。而此等壮举三国之中,也只有吕布,朱然等人能做到。然而比吕,朱二人更多了份智慧。

    (1)杭世俊和赵一清补注一条,刘义庆徐州先贤赞盛以敦直勇气闻。

    二、濡须酣战

    第一次儒须之战,徐盛的光辉被甘宁所掩盖,百人攻魏营,何其壮哉,但是和徐盛之前200人大破数千人的正面交锋相比,并不见得有多辉煌。而徐盛之功未必全无。曹公出濡须,从权御之,此便是指的一出濡须

    曹公出濡须破孙权一营(2),孙权吕蒙亦是奇计连出,(3)借箭,势强,连有召虎之称的张辽也是忌惮不已。而徐盛正是在此中扮演者重要角色(4),而陈寿并未记载此多次吴军之功,故而只记载了徐盛从孙权御敌,而其他如周泰,潘璋,凌统等人皆无此战记载。

    (2)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3)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

    (4)《臧霸传》捐吾霸从讨孙权於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进,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於利钝,宁肯等邪?

    三、合肥遇险

    合肥之战,是东吴心中永远的痛,陈武战死,凌统频危,此战,张辽先是800突阵,虽损失大半,但是吴人夺气,坚定了军心。之后更是孙权一身最惊险时刻,《建康实录》:过津南,自留千人殿后,与军将举酒乐饮。前部渡将欲尽,辽知之,密使人断桥,以轻骑来袭。《太平御览》亦有类似描述。而根据7000突袭和800人正面大战来看,《潘璋传》《凌统传》《江表传》都说是张辽奄至(5)权征合肥还,为张辽所掩袭于津北,几至危殆。齐时率三千兵在津南迎权。也是强调了掩袭击,且有《贺齐传》获矛一事(6)陈武阵亡应该是在7000人突袭这次战役。

    《潘璋传》宋谦、徐盛皆披赚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贺齐传》时城中出战,徐盛被创失矛,齐中兵拒击,得盛所失,更是直言徐盛受伤不敌,蒋钦则是力战有功。

    其实若不是徐盛被创,战局惨烈会相对较轻,毕竟少了位冷峻的指挥武宅凌统则是300人战死,而徐盛当初却是2百人破数千,当然黄祖儿子不能和张辽,乐进,李典相比。

    (5)权征合肥还,为张辽所掩袭于津北,几至危殆。齐时率三千兵在津南迎权。也是强调了掩袭击,

    《全琮传》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吴主传》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建康实录》亦有仁退,诸军乘胜破曹休、张辽等,魏引退。全琮与吕范破曹休于洞口的记载。

    从之间我们可以看出,徐盛在此次战役不少战功都为写到本传,而倒霉的吕范战功也未记载,以致于让人感觉他莫名其妙的败仗升官了,其实是陈寿未载于本传而已。不过总的来说双方是互有胜负

    (10)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

    (11)《上魏王笺》得守将周泰、全琮等白事,过月六日,有马步七百,径到横江,又督将马和复将四百人进到居巢。琮等闻有兵马渡江,视之,为兵马所击,临时交锋,大相杀伤

    (12)《曹休转》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历阳本是吴地,据读《史方舆论纪要》《水经注疏》,《通典》所载,为扬州治所,故而可能是夷陵之战期间,曹休趁间击破,

    (13)杭世骏曰:《吴书》称,徐盛与曹休战,贼积茅草,欲焚盛。盛烧船而去,贼一无所得。

    (14)《读史方舆纪》,吕范败于洞浦,魏臧霸以轻船袭徐陵,全琮、徐盛击却之。

    七、无中生有

    据《通典》《文帝纪》所载广陵、文帝黄初六年亲征,幸广陵故城,及旋师,留张辽屯江都。齐王嘉平後属吴,即今郡。徐盛早已是成竹在胸(14),之后的孙韶更是复制了张辽的神话……问题出现在了《满宠传》,黄初3年,应当为黄初6年,满宠传中有督前军破贼之说,而《吴书》及各个补注则加上了孙韶破敌,可见双方再次打平手,满宠能料敌却未料虚实,蒋济董昭等人更是无所表现。

    (14)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诸将乃伏。

    八、后话

    纵观徐盛一身,身经百战,智勇兼备,与名将张辽,臧霸,曹休多次交手互有胜负,亦可为一代名将也,而徐盛在此后不久就去世,而他的老对手臧霸则是被夺兵权,张辽病故。不禁令人感叹作者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