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破楚唐骑

作品:《三国凨

    士兵只有经过训练才有兵样,只有不断磨练才能形成真正的士气,也只有经过残酷的战争,才能精悍。强军的形成,不仅需要有一个好的将领,一群纪律严明精悍的士兵,好的武器装备,正确先进的指挥,也还必须要有后盾,只有每个部分都能紧紧的连在一起,才能成为一支令敌胆寒碟军!

    兵在精不在多,将在谋也在勇。三国中,猛将精兵很多,唐凨的财力背景地盘都有限,但这都没关系,唐凨还有两年时间可以准备,练就一支勇猛善战碟军,料想不在话下,不然怎么能够自保立足,又怎么保证发展壮大,最后与天下英雄们一较高低呢!所以铁军必须要练就!

    首先是招人,人是基本,有人才能成军。委实说,剩下的几千人不好招,不是人不够,而是要从中挑选出合适的。通过了1个多月才把人招齐了。整整7000人马站在校场上,也有一股不小的气势。其他的1000老兵由陈到打扮成商队去北方买马了。

    然后是边训练边制造武器。训练的事情就让徐盛、唐山、廖化来负责进行,徐盛带领一部在东武校场进行训练,唐山带领一部回唐村进行训练,而廖化带领剩下的人去灵山岛进行训练,我主要负责武器打造,有时也参与军队训练指导。

    关于步兵训练,按照在唐村时的训练模式加上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式,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锤炼,所谓百炼成钢,百练才能成精。

    而步兵在我这里目前并不进行细分,每人不仅能射箭,也能耍刀弄,在战场上,情况激烈,武器破损打落,捡到其他武器也能杀敌,要求远能射箭,近能杀敌防御,夺马还能勉强冲杀。他们的武器配备是,弓或者弩、戟或者大刀,盾牌,玄铁甲、头盔,长鞋。炼钢技术还不成熟,量很小,只能由大将配备,士兵基本是铁制装备,不过我想这样精良的装备也强上不少人了。

    另外步兵的阵型也是很重要的,不过现在我这边都不是很精通阵型,只能用些基本的阵型配合,这个还需要不断摸索改进。

    唐凨的基本想法是让步兵训练成高顺的陷阵营那般,虽然具体不知道高顺是怎么练就陷阵营的,但是个个骁勇善战、配合严密、装备配置精良是少不了的。不仅善于攻城拔寨,步步对决取得上风,就是遇到敌人的骑兵,也不畏惧,不求一下能战胜,而要不至于太处于下风,稳中再寻求胜机。

    从全局看,步兵似乎很少能干过骑兵,骑兵打得赢,就坚决追击,步兵能跑的过他吗,所以步兵不能战败,一败就极有可能是全军覆没,所以不仅全军要悍勇,阵型更是不能乱的,而且要想办法破掉骑兵的冲击。所以步兵面对骑兵的战术一般是以静制动,形成方阵或相应阵型阻止敌骑兵的冲锋,以遏制敌骑兵。否则只有被屠戮的命运。步兵对付骑兵,还要加上弓弩,这样攻守兼备,碰上弓骑也能打。还有就是对士兵个人素质和团队配合都要求比较高的办法,比如岳家军的步兵,用专砍马腿的战法。还有,用厚盾、大锤,直接冲击骑兵,砸!反正步兵打骑兵有一个必须吊件,甲要厚,盾也要厚,防护必须到位。骑兵并非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的。步兵利用地势和士气、阵型因素,往往更能发挥出更大效果。步兵胜骑兵还要在于明约束,严纪律,令行禁止。这在战争中直接表现为阵形的保持和维护。如步兵能保证视死如归的纪律性,那么依靠长兵和弓兵配合能遏制其冲击性,然后形成方阵逐步吞食消灭骑兵也并非不能做到。

    这些东西不仅要训练他们,也要让每一个士兵知道。骑兵也好打!

    将领一天一天的在训练这士兵。铁匠坊也在连日的打制装备。

    四月初的时候,陈到终于回来了,听他说,路上被贼寇盯上了,不过大败了对方,还把对方头领给斩了,自己这边也损失了200多人。

    看着马场里面那俊美的蒙古马,当然大多数是蒙古马,唐凨的心情激动啊。这就是坦克啊!

    英雄在马背上书写着历史,历史也刻下了名马留下的足迹。今天的青海河曲马、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三大名马。向前追溯,它们的前辈在历史上可都是战功赫赫,即光照史册的“汗血宝马”、蒙古马和“天马”汗血马体格健壮,姿态优美,走山路如履平地,过大河犹如蛟龙。汉朝时,朝廷当局为改良中原地区的马种,曾派使者用一尊纯金造的马去换西域的优良马种大宛马,结果未成,后来还是用武力抢来了该马马种,放牧于青海一带。这血管外张,奔跑流汗时看似流血,故称汗血马。这些马为汉朝征讨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古马是世界名马之一,在世界各地享有较高的声誉。蒙古马个头不算高大,但耐力却是全世界最好的。当年成吉思汗的大军骑跨蒙古马,所向披靡,横扫欧亚大陆。在成吉思汗碟流中,每位骑兵拥有数匹蒙古马轮换骑乘,不要一切辎重,席地而卧,刺血而饮,翻越高加索山,神速攻入伏尔加河流域,大败俄罗斯大公的联军,直抵匈牙利边境。所以我很喜欢蒙古马,以蒙古马为主。

    马镫的产生和使用标志着骑乘用马具的完备,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还未出现高桥马鞍与马镫。没有这两件物品,骑兵无法与坐骑紧密结合,全靠双腿夹住马肚。骑兵一旦受力,很容易从马上滑落。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因此当时的骑兵都是依靠机动力进行侧面骚扰的轻骑兵,战场上真正的主力是战车和步兵。直到汉代出现高桥马鞍和马镫,骑兵才能使用刀和,才真正成为战场主力。最初的马镫只有单独的一个,用于帮助骑手上马。骑手上马之后,马镫就没有实际用途了。后来在原始马镫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制作出真正的马镫,就是现在大家很熟悉的双马镫。

    马蹬的使用在军事上意义非凡,它能使骑兵上下马迅速,人骑在马上不易坠地,控制战马更加自如,骑马的姿势也更加潇洒自如。马镫解放了骑兵的双手,增加了战斗力。有了它,骑兵可以更轻松地在马上做各种动作,另外,马镫的发明才使得重骑兵的出现成为可能。穿上了厚重盔甲的骑手必须踏住马镫才能稳住身体,保持平衡。骑手们借助于马镫还可以把速度转化为强大的前向力,用长长矛轻松地把步兵身上的重铠甲像捅纸一样刺透。

    所以,马镫我们必须要配备到骑兵上。

    百战穿金甲——重甲

    重铠甲与骑兵结合,是为重骑兵。大规模的带甲骑兵轰轰烈烈地向对方阵营践踏而去,就像一个浮动的城堡,给步兵带来的不仅是伤害,还有心灵深深的恐惧。在我国,最早投入实战的重骑兵是在西汉,规模甚小。当时汉与匈奴皆有,但因其不适合大漠作战,很快消亡。东晋时期,鲜卑人组建了数万人的连环甲骑,即便是当时东晋第一名将桓温的百战精兵在面对这种全副铁甲武装的骑兵时也束手无策。晋军大败。从此重骑兵一战成名,各国(除东晋外)皆组建自己的重骑兵部队。这时的重骑兵对战争的作用还是很大的。重骑兵的作用不是杀伤多少人,其主要作战目标就是冲阵,它的防护力是第一流的。

    先由重骑冲乱敌阵,等己方后继的轻骑和步兵将敌军分割,然后予以歼灭。

    虽然重骑兵很厉害,当是也有它的缺点,不利于持久作战,不利于追击战。所以他那个凨目前主要以轻骑为主,重骑为辅。

    训练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无论是步兵装备还是骑兵装备,都已经快完成。

    大汉虽然也不平静,不过唐凨却只顾着他军队的训练,东武的发展。

    历史目前还是沿着既定轨道在进行。

    时间也过得飞快,当一年即将故去,十月二一日,唐凨的军队也基本成型了,唐凨心想已经足以让任何人不可小试了。

    “我东武的将士们,进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你们已经是合格的战士,现在我为你们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步军取名叫破楚军,破楚破楚,我希望你氓无不破,防必不破。”

    “破楚!破楚!攻无不破,防必不破!”

    “而我们的骑兵,名字我也给你想好了,就叫唐骑,冲锋突破,无往不利。”

    “唐骑,唐骑,冲锋突破,无往不利。”

    唐军,基本形成!激动昂扬!凨舞东海!作者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