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误杀吕伯陈宫离

作品:《三国凨

    陈宫与曹出城后,先是纵马急驰,唯恐后面有人追赶。他们一口气跑了一夜,虽然离中牟县县城还不算远,但至少目前没什么危险了。

    这时正是中秋时节,金风送爽,桂花飘香。他们边行边谈,曹感谢陈宫的恩德,陈宫称赞曹的胆识,谈话倒也投机。

    他们走着走着,只见路旁有个老汉不住打量曹,然后就走过来说道:

    “前面来的这位,可是曹曹孟德?”曹一听吓了一跳,赶紧回答:“我不是曹,老先生你认错人啦。”

    可是那个老汉又说:“我是和你父亲有八拜之交的吕伯奢,我怎么能认错人呢,难道贤侄不认识我了吗!”

    这时曹仔细一看,真是吕伯奢,这才慌忙下马,口称“吕伯父”,向老汉行礼。

    陈宫小声对曹说;“咱们还是赶路要紧哪。”曹自然也不想在这里花费时间,当即向吕伯奢婉言告辞。可是吕伯奢这位长者无论曹怎么说,非要请客人到家中坐坐不可。曹见盛情难却,腹中也空了,也就只能同意到吕家去了。

    陈宫问曹能去吗,曹对陈宫说:“他是我父亲的好友,我们是可以去的。”曹、陈二人拉着马跟在吕伯奢身后,走不多远,就来到了吕伯奢的庄院。

    一主二客进到屋里坐下以后,曹看到并无外人在场,才向吕伯奢介绍陈宫。吕伯奢听说胨宫是中牟县县太爷,更觉始料不及,一种突然间贵客临门的惊喜使他非常兴奋。不过吕伯奢看到曹和陈宫风尘仆仆、疲劳不堪的样子很有些奇怪,便问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曹并不隐瞒,把自己行刺董卓没有成功,在中牟县如何被陈宫拿住,又如何被陈宫开恩释放等情况一一对吕伯奢叙述了一遍。吕伯奢听了以后也连忙给陈宫作揖施礼,感谢他的大恩。

    然而,吕伯奢虽然知道了曹与陈宫的情况,他对曹与陈宫那种惊弓之鸟般的心理状态却并不清楚。

    吕伯奢吩咐家中仆人准备宴席,他自己亲自到西村去打酒。曹与陈宫告诉吕伯奢不必费心,也没有能把他阻止住,他还是带着非常高兴的心情去打酒去了。

    曹与陈宫正在屋中领,忽然听到屋子后面有人磨刀的声音。曹当即变了脸色,他问陈宫:“公台,后面磨刀的声音你也听到了吧?是不是要对你我下手?”陈宫说:“孟德,你先不要多疑,咱们再听一听。”曹这时已经坐不住了,又对陈宫说:“那么咱们到后面去看看动静怎么样?”陈宫说:“那倒可以。”正当曹与陈宫往后院走去的时候,就听后院的一间屋子里传出有人说话的声音:

    “捆上就杀!”“对,先绑上再杀!”这时,曹对陈宫小声说:“你听见了没有,他们说什么捆上杀、绑上杀,这不是要对你我下手,还有谁呢?还有,吕伯奢说他要打酒去,他哪里是去打什么酒?一定是到外面找地保举报你我去了。”

    陈宫说:“我看吕伯奢像个善良的人,又和你父亲有八拜之交,我想他不会做这种事。”曹认定吕伯奢是去举报,准会带人来捉他,陈宫的话他哪里听得进去!他非常不耐烦地对陈宫说:“现在的人你不能看表面,别看吕伯奢面带忠厚,可是他的心里却暗藏奸诈。咱们快动手吧。现在如果不动手,等吕伯奢那个老狗回来,他们的人多,再想动手也来不及了。这就叫先下手的为强,后下手的遭殃啊!”

    “你怎么还笑啊!你把吕伯奢的一家都杀了,是出于误会,还情有可原,怎么现在又把这位仁义善良的老先生也杀了,这岂不是太没道理了吧?”陈宫对曹发出质问。

    “我把他杀了,是为了除去后患,这就叫斩草除根么!”曹理直气壮地说着。“你这样滥杀无辜,难道就不怕天下人都来咒骂你吗?”陈宫越说越有气。

    “公台,你大概还不大了解我吧,我曹一生一世有个准则,那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曹边说边上马赶路了。

    陈宫一听曹说出这样恬不知耻的话语,真是又惊又气,反倒无话可说了,只得上了马随曹一起上路。陈宫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想:“我真把曹这个人看错了。原来我以为他是个心地善良、侠肝义胆的人,现在看来他敢情是个没有道德的无义之徒。我现在就像走在窄窄的夹道内的一匹马,只有向前,没有回头路可走。又像是落在水中的,只有随水漂流。怎么办呢?既然自己已经和这样人走在一起了,只能以后再慢慢地劝导他吧。”

    曹与陈宫纵马走了一程,天色已经全黑了,正好走到了一座乡村小店的门前,曹与陈宫一商量就决定在这里住一夜,明天一早再走。二人进店以后,曹要了酒饭,让陈宫一起来饮酒。

    陈宫说:“今天走得太累了,不想吃东西,你自己吃吧。”曹说:“公台,我看你不是累得吃不下,你是看我杀了吕家,心里想不通,不服气,你说我猜得对不对?”陈宫答道:“我既然和你同行,还有什么不服气的,你的疑蝎重了。”曹一听陈宫这么说,也不和他争辩,只是半得意半自嘲地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这疑蝎重啊!”然后二人各自睡下。

    不一会儿,曹就酣然人梦了。陈宫却怎么也睡不着觉。他后悔,后悔自己以弃官不做的代价却换来一个做曹这样的人的追随者的命运;他悲伤,为吕伯奢一家的惨死而深感痛心;他恐惧,他害怕曹将来一旦得势也许比董卓还要厉害……陈宫想着想着,忽然想到不如趁曹睡觉把他杀掉,一来可以为吕伯奢报仇,二来也好为天下除一隐患。他真地悄悄地起身拔出了曹的宝剑,正在举剑要刺杀曹之际,他又想若杀死曹将来人们会不会骂我是董卓的同党呢?而且在店中杀人,也会连累店家呀!他这样一转念,又决定不杀曹了。他把剑放好,就用桌子上现成的笔墨在纸上写了四句诗:“鼓打四更月正浓,心猿意马归旧宗。误杀吕家人数口,方知曹是奸雄。”

    这时陈宫想,我虽然不杀他,但也决不能跟他一起同流合污了,我还是及早抽身,赶紧逃走吧。于是陈宫找到马匹,竟自连夜逃走了。

    曹醒来后,一看陈宫不见了,又看到桌上陈宫留下的诗句。他怒冲冲地自言自语:“陈宫,你离开我,我会让你知道你是错的”

    一轮如血的残阳,曹纵马继续向辽阔的关东大地奔去。东方奠空,已有几颗寒星升起。

    曹赶到陈留,寻到曹嵩,向父亲说要拿出全部家产招募义兵,讨伐董卓。曹嵩知道孝廉卫弘家资巨万,仗义疏财,就请来卫弘,晓以大义,请卫弘资助儿子起兵。卫弘慷慨解囊。曹就假传圣旨,派人联络各地英雄。

    然后竖起“忠义”招兵旗。不几天,就有许多英雄前来应募。阳平卫国人乐进,字文谦,山阳巨鹿人李典,字曼成,先后来投军。又有曹家得兄弟夏侯惇,字元让,与族弟夏侯渊各率千余人来投军。不几天,又有曹氏宗亲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曹起兵以后,名声不免传播开来,他得弟曹仁也带着一千多人来投奔。

    曹仁,字子孝。曹仁的祖父曹褒,曾任颍川太守,父亲曹炽,做过侍中、长水校尉。曹仁年轻时喜好骑马射箭,游弋打猎。后来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曹仁也暗暗结纳年轻人,招集了一千余人的队伍,在淮水、泗水之间的地区活动。

    这次,曹起兵,于是曹仁也来跟从。曹以曹仁充任别部司马,代厉锋校尉也各引千余人来投军。

    曹刺董为国义,陈宫捉曹又放曹。

    误杀吕伯公台去,竖旗招兵英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