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公孙度自立辽东侯

作品:《三国凨

    东北虎,辽东公孙度。

    “辽东,公孙度”没错,正是这个远离中原的辽东公孙度。

    “据我所知,公孙度,脚步很快,已经基本盘踞辽东。”唐凨语气提到了两分,颇为为重视的说道“我先来说一说,我们下一个主要的对手,东北虎公孙度”

    众人再次把目光投到地图上面的东北角,这个地方呈不规则长弯形,比东武不知大了多少倍。

    “大汉北方,有两个姓公孙的人,被称为“二公孙”,即公孙瓒和公孙度。公孙瓒大家都知道,他也算的上是一方雄主,手下白马义从战力很强,但是在我看来,公孙度比他要聪明,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唐凨心里明白,公孙度及其子孙割据辽东的时间,那是让公孙瓒望尘莫及,如果不是自己的到来,在今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公孙氏将辽东变成了他家的后花园。

    “主公,如此说,这个公孙度是何来历”陈到认真滇问。

    “公孙度,今年四十有一,现在正处于中壮年,他字升济,是辽东襄平人;有二子,公孙康和公孙恭;他少时随父迁居玄菟郡,为玄菟小吏,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这其中有一段出奇的事”唐凨略微一笑,看着众人,停了下来。

    “主公,公孙度是发生了什么有趣是事情”典韦憨然一笑。

    唐凨看了下典韦笑了笑,饶有兴趣的开始讲起公孙度的故事。

    我们知道很多人想当官却当不了,而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那是主动避官不当,可见非常有来头。由于鼠族出身,所以公孙度也很早就在郡中当了小官。

    说起公孙度的那一件奇事。

    那就诗孙度在小的时候不叫公孙度,而是叫公孙豹。

    而当时玄菟郡的最高长官玄菟太守公孙琙也有个儿子,名字也叫公孙豹,但是很不幸,公孙琙的儿子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死了。

    更巧的是,公孙度不仅与太守的儿子重名,还跟太守的儿子同年。天下当真巧事多!居然就这样发生在了公孙度身上。

    这下就简单了,公孙琙一见到公孙度,就想到自己早死的儿子,于是对公孙度非常好,不仅资助他读书,还给他娶了老婆,一句话,那是对公孙度比自己的亲儿子还亲。

    有了一郡太守滇携,公孙度自己也很争气,于是在20岁的时候,居然就做到了尚书郎的官职,成功了洛阳官场。

    不仅如此,在公孙度当尚书郎的第二年,即早在公元170年,公孙度就已经当上了冀州刺史。

    大家想想,公孙度可谓是一路平步青云,这自然与公孙域是有很大关系的,但其才能也不是低下的,相反却是个狠角色。

    “狠角色,主公,公孙度是如何个狠角色”唐山兴趣更加来了。其他人也更加聚精会神,连徐荣也一副很想知道的神情,徐荣知道主公厉害,对于主公知道的比他多也不奇怪。唐凨笑了笑,让大家更加了解公孙度,才能更好的对付他。

    公孙度在冀州刺史的位子上,我也不知道他干了多长时间,后来因为谣言被免官,父亲也已经去世,而和他有关系的人物多半已经不在,家里逐渐没落,这人一旦失去了权势,就会遭人轻视。因公孙度是从玄菟的小官吏发迹的,所以辽东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当地人也开始还看不起这家落没贵族了。

    不久之后,就在他的老家襄平县,有个县令叫公孙昭,竟然把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召去当了伍长的小官。

    伍长,我只能说,这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军官了,只能管五个人,比一般所说的十夫长,百夫长还小。

    公孙度再不济,也曾经在洛阳当过尚书郎,而且还曾任一省之长的刺史级高官,在他没落后,他的儿子居然被人召去当伍长。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恰逢这时,我们的徐荣大将出现了。

    徐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未有表示,众将惊惑。

    刘表和公孙度:丞相放心,那一帮人别看调子唱得老脯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早晚会被丞相灭掉。

    董卓:话是这么说,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我这次把你们派出去,知道是要干什么的吗?

    刘表和公孙度:那还用说,我们一到任,就起兵把袁绍、袁术、曹、孙坚这些人一网打尽,匡复汉室!

    董卓颜色一变:匡复汉室?现在汉室怎么了,不是好好的吗?!

    刘表和公孙度:哦对,不是匡复汉室,是帮丞相铲除一群不听话的叛徒。

    董卓颜色稍微缓和了些,安慰二人道:我也知道你们对我的忠心,不过袁绍、袁术他们气候已成,你们到了地方,也不要轻举妄动,先把自己的地盘巩固好,再走一步算一步吧。

    刘表、公孙度对视一眼,心里已经有了谱,感情他们的老大董卓也没有信心要把二袁抓住砍头,把他们两个放出去不过是牵制二袁的行动,那好吧,既然老大发话了,咱也趁机占山为王呗。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其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想董卓迁都长安,也是做偏安军阀。既然董卓都已经做出了榜样,那他部下的人马自然也依样画葫芦,如果没有董卓所代表的朝廷的默许,便不难解释公孙度一到辽东就敢圈地为王。

    最后,公孙度实力已渐渐成火候,自然不怕袁绍、公孙瓒等任何人,相反他还会有进去之意。

    “主公,你是说公孙度会出兵辽东,攻取幽州冀州吗。”陈到问道。

    “可是,他目前实力并不强于公孙瓒,袁绍也是路途遥远,毕竟幽州冀州还有四个大诸侯,也不会任由他乱来。”王修说到。

    “幽州冀州有人相斗,他自然会作壁上观;他会继续打服高句丽,西击乌桓,然后出兵青州,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这样他的辽东就正成了原来中原的战外之地,有辽东北部在手,他进可攻退可守。”唐凨说道。

    是啊,原来是这样。

    “主公,分析的到位,我等佩服”

    “主公,我们是否要赶在公孙度之前,拿下青州或至少是青州北部”廖化说到。

    “主公,松以为我们可以拿下青州东北部的东莱”

    “对,我同意军师的想法”唐凨说到。

    “主公,为什么不是青州全部,而只是小小的东来郡”唐石不解的问道。

    “青州全郡还不到时候,就像徐州一样,时机一到自然拿下;青州不仅仅公孙度想要,袁绍与公孙瓒也会相争,之所以取东莱一郡,是不激起青州的剧烈反抗(当然即便是取东莱一郡,我们也需要好好谋划),也是坐看他人相争,而我们可随时出击,一举而定青州;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我们拿下东莱的基础上,这个时候,我们将隔海与辽东相望,为下一步取辽东得到踏板。”唐凨说道。

    “主公高明!”

    “主公,我们陆路无法进攻公孙度,只能越海而击,难度性很大,那么在海上必有一场大战”陈到说道。

    “怎么,大家对我们的水军不放心。这也是检视我们水军战力的机会。放心会有你骑兵的机会,少了唐骑,可是不行的。”

    “主公,松有个担心。”

    “请说。”

    “我们必须要迅速拿下公孙度,不可与之打持久战,还有我们之后将独立面对高丽、乌桓,与袁绍、公孙瓒等也会有相争,如是被四面夹击,也是相当危险的,当然如果我们能稳住,获益也是非常大的。”

    “军师也替我想到了这点,我思虑再三,我们还是一定要拿下辽东,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战略纵深,危险与机会并存,无意者亦无利也,无积极拼搏亦无所获所成矣。”唐凨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