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白玉谁家郎(九)

作品:《回唐

    凝碧池作为神都苑内最大的水上景观所在,方圆十余里。沿湖遍布荷花,荷叶清秀、凌波翠盖,只可惜这时候荷叶连连,看荷花还让要上两个月。

    李清和花解语随郑远明沿着洛水而上至凝碧池,一路不算宽广的河道在凝碧池骤然阔开,远望去犹如海面开阔无比。

    湖水清澈,如纯净的翡翠碧绿清透,春风拂动湖面,涟漪层叠,阳光照在波纹细碎的湖面上,像是给湖面披了一层金翠,湖面映出一片蓝天白云,碧树红花,风景怡人。湖边的荷叶碧翠欲滴,偶尔有荷叶被嘻闹的鱼虾碰到,鱼虾转眼就不见了。

    马车停在凝碧池的一个小码头,有千牛卫过来检查,随后放了行。

    几人舍车登舟,朝着凝碧池中的蓬莱岛而去。

    从湖面上远望,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处在凝碧池中,彼此相连。湖面上有数艘游弋的小船,想来是参加今晚花会赛的人们在泛舟湖上。

    三岛相连,三山叠翠。凝碧池上的三个小岛被青翠的植被覆盖,有亭露出一角,有墙闪出半面,宫檐半掩,观殿欲遮。好一个游玩的去处。

    清风从湖面上来,吹到人身上通体清爽,李清看着眼前的风景,微微沉醉,但是心中却是有些沉重。再过二十年的好时光,安禄山将会攻陷洛阳,宴徒于凝碧池,繁华的盛唐开始变得衰落了。

    郑远明扭头看到有些发愣的李清,询问道:

    “二郎有些不舒服么,不如到了岛上歇息一下。现在尚早,花会赛要晚间才正式开始。这时候都是参赛的人家在做准备、布置,受邀的人都在凝碧池上游玩呢。”

    “无妨,只是想到些东西。”

    大概郑远明也不是能常来凝碧池的,看上去心情极好,与身边随从闲聊着,偶尔想出一句诗词,低声念出,大约只是残句,想了一会儿,又笑了笑,接着欣赏眼前的湖色山光。

    没有多长时间,船在蓬莱岛靠岸,有人过来固定了船只,李清等人从船上下来,登上数十米高台,岛上豁然开朗。

    有一亭建于其间,是凝碧亭,在后面是数重院落,有一高阁,却是蓬莱阁。今天晚上的花魁赛就是在这里举行了。

    岛上遍布杨柳樱槐,青草密布,百花聚集,时有蝴蝶翩然,蜜蜂飞舞。有一汪小的人工池塘从凝碧亭旁边绕起,有水渠连接汇入湖中,池塘一亩方圆,池边芙蓉、芍药、水仙等花枝丛生,一直连接到整个蓬莱岛,当然更多的是牡丹花,这时候岛上的牡丹花开正艳,早到的人三五人围着牡丹吟诗作对。当然说的最多的还是今晚上的盛宴。

    参加今晚牡丹花魁赛的十只队伍中有从长安过来的两家,从曹州来的一家也是入了最后的决赛,其他的都是洛阳的花商。当然其中一定是有宋家、魏家的。这两家种植牡丹多年,每年都有新培育的牡丹品种出来,最是出新出奇,每年的牡丹花魁几乎都是从这两家中决出。另外的几家同样是洛阳城中种植牡丹很多年的了,其中倒是杨家却是首次决赛,之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大约算是这次牡丹花会上的黑马了。

    李清与郑远明上得岸来,被安排了一处休息,然后郑远明去郑家家主那里去了,大约是讨论今晚的事情。郑家家主也是这次的花魁赛评审之一,而郑远明却是被宋家请了去助力,大约是最后想请郑远明帮忙写首诗,以便前三的角逐。

    不知道能不能进到蓬莱阁中,最后的花魁是在那里宣布的。李清想着。

    这时候周边的人都在忙碌,媒人顾得上照顾李清,只有花解语在边上说着话,不停的与李清讨论着今晚的赛况。大约也是兴奋,显得兴致勃勃,平日里的稳重倒是少了,这时候才有了十五、六岁小姑娘的活波劲头。

    “不知道那郑郎君那里去了,把小郎君丢在这里就不管了吗?”花解语有些埋怨道。

    “没事,我们在这里转转,看看好就好了。这不是还有郑家的仆人在嘛。”李清说道。

    就在刚才,郑家的仆人给李清和花解语准备了晚饭,不过是些糕点、清粥之类,在这里估计也没有什么能准备的了,估计这些还是来的时候准备的。

    郑家的仆人过来说,郑远明正在于家主和一众世交在说话,没有时间过来,还请李郎君担待之类的话。

    李清和花解语在这灯火通明的蓬莱岛上四处逛着,倒是碰到了闲逛的玉娘,几人在亭边的小道上碰到。李清颇为留意了几眼,那玉娘大约也是在岛上闲的无聊才出来逛逛,正好与李清碰上。

    如果是个成年的男子的话,玉娘说不定就低头过去了,但李清是六岁的孩童,边上就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丫鬟。那孩童生的粉雕玉琢的,看上去就想让人亲近。

    玉娘看着李清,笑着说道:

    “你是谁家的小郎君?是跟家人一起来的么?”

    李清心里笑笑,看来真是把自己当孩子哄了。

    “李清。只是闲逛。”李清答道,随后有些不太肯定的问道:

    “你是参加今晚花会的杨家人,杨玄珪杨士曹家的?”李清确实是想确认一下眼前的人是不是就是杨玉环,但不能明着问。

    “叔父杨玄珪。”玉娘倒是没有直说自己的名字,随后叹了口气说道:

    “虽然今天是参加牡丹花魁赛的,但是没有请到合适的人来为我们的牡丹做首诗。听说等下是要以诗定花魁的。”

    “我家小郎君倒是会写诗。”花解语在旁边有些炫耀的说。

    “是吗?那要不等下请小郎君帮我写首诗吧。”玉娘这算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也不想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就算会作诗又能有什么好的诗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