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茅山(下)

作品:《回唐

    李含光扭头看时,却是此前去到王屋山的玄英。玄英比李含光要小上十余岁,是道济道长的三弟子,在整个上清茅山一派玄字辈中并不出众。但是玄英颇会经营,又善交际拍马,深得道坚、道济喜爱。

    “茅山之上,以谁为尊,看来玄英师弟还是没有弄清楚。”

    李含光看了玄英一眼,淡淡的说道。

    在此前道坚去王屋山的时候,玄英和道坚的大弟子玄眀一起跟去了,王屋山上发生的事情自然明了,道坚还因此而受伤。道坚、道济一门跟司马承祯门下间隙更胜,因此玄英在后面听到李含光的质问才出言反驳,今又见李含光态度倨傲,心中更加气番大声说道:

    “当日王屋山上,司马师伯与道坚师伯比斗,所用手段不明不白,欺道坚师伯千里奔波,身形疲惫,所以才侥幸胜了半招。若不然,道坚师伯如何会受伤,又如何不能迎回《黄庭经》。”

    玄英虽然心中气番但是在李含光面前依旧对司马承祯以师伯相称。

    “自己道行不足,看不出来,就不要随便胡言,道坚师叔都没有说什么,那里容得你说三道四。更何况《黄庭经》为门派宗师掌管之物,道坚师叔想把《黄庭经》带回茅山不知所谓何来?”李含光说道。

    “《黄庭经》乃我茅山一派至宝,本就应在茅山存放。司马师伯这些年不在山上,倒是把《黄庭经》当做自己私人之物了。”玄英说道。

    “含玄英师弟倒是巧舌如簧,《黄庭经》一向由派中宗师保管,今我师父尚且健在,自然由我师父掌管。道坚师叔想把《黄庭经》带回茅山,难不成是窥欲这宗师之位?”李含光道。

    “你……,”玄英气结,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刚才招待李含光的弟子忙上前请玄英落了座,又给李含光上了一次茶,随后小声的问道:

    “玄静师伯请用茶,这次师伯回山不知是所谓何事?”

    “师父他老人家最近新收了一个弟子,命我前来请道坚、道济师叔前往王屋山参加师父的收徒仪式。”李含光说道,倒是没有为难这位后辈弟子。

    “恭喜司马宗师祖了。”

    那弟子正要说些恭维的话,边上的玄英突然说道:

    “含师父他老人家在外云游,怕是去不了了。道坚师伯正在养病,没有时间去参加什么收徒仪式。”

    李含光心中微怒,当着自己的面说这种辱没恩师的话,就算涵养在好,也会有气,于是冷冷的看了玄英一眼,缓缓说道:

    “去不去难道是你能做主的么?没想到道济师叔几日不在山上,门下的弟子倒是缺乏管教了。”

    玄英听到这句话,气的站了起来,手指李含光怒道:

    “你……”

    茅山门派中间,玄静是玄字辈最长的师兄,司马承祯更是门派宗师,玄英再怎么恼怒,也不敢随便说出怒骂的话来。

    李含光没有看玄英,对着那名弟子说道:

    “你玄眀师父在哪里?”

    那名弟子小声说道:

    “师父最近新收了一个弟子,将于六月初六在王屋山上召开收徒仪式,届时请两位师叔前去观礼。”

    李含光说着,从道袖中拿出司马承祯的亲笔书信奉上。

    道坚接过书信,拆开了看了下,随后放在一旁的案几上,说道:

    “师兄已经好些年没有收过徒弟了。这次是怎么了,老了又想着收徒了?”

    “师父他老人家吉人天相,得天眷顾,修行深厚,自是要得道长生,以后还会开坛收徒的。”李含光说道。

    “含得道长生,道隐他倒是能妄想。你师父九十多岁了吧,比我要长上二十几岁,在我们一辈中间,你师父活的时间驶长的了。”道坚冷笑道,

    “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活多长时间。”

    “师叔慎言,弟子不敢听师父讳语。”李含光说道。

    “哦,道隐倒是教了个好徒弟。不知道这次收了徒弟又是哪个?”

    “玄眀师弟倒是见过的。”李含光对着玄眀说道。

    “我见过?”玄眀皱了皱眉头,说道。

    “那日在王屋山脚下,师父回山的时候一起的那个孩子。”

    “哦,我还以为是什么骨骼惊奇、相貌非凡之辈,没想到是一个几岁的孩童,也没有看出那孩子有什么出奇之处。”玄眀随声说道。

    随后说了几句话,但双方都有芥蒂,话不投机,随后李含光辞了道坚、离了九霄宫去往玄致闭关之地。道坚也没有说是否前去,李含光也没有问。

    玄眀看着李含光出了宫门,回过来对着道坚说道:

    “师父真要去参加司马师伯的收徒仪式?”

    “怎么?”

    “怕是王屋山上没安什么好心。”

    “含司马承祯倒是好算计,借此机会想来是要确立我茅山一派下代的宗师了。”道坚说道。

    “师父,这如何使得。我们这些年的布置就……”玄眀急忙说道。

    “他司马承祯就算做好准备又如何。这次收徒仪式上也是我们的机会,你道济师叔去往龙虎山,你以为就是访友去了?我道门之中,下一代的宗师也不是他司马承祯一人说了算了。”道坚说道,随后有吩咐玄眀道:

    “你这次先行下山,去帮助师父拜访几人,到时候请他们一起前往王屋山。”

    “是。”玄眀答应着。师徒两人在这九霄宫中开始盘算着王屋山上的事情。

    已经是五月份,在后世就是阳历六月底的样子,天气已经热的很,炎炎烈日,蝉声凄鸣,就连这王屋山上清凉的地方也不多。不过还好,高温多雨,山上的流水瀑布倒是水量充沛。除了修行听讲的时候,李清和昆仑就在这山中寻找清凉避暑的好去处。作者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