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涌动的浪花

作品:《回唐

    “家里倒没有什么损伤,当时正好一位以前在洛阳时的故友在,把前去闹事的那些人给打跑了。不过大嫂和家中其他人倒是受了些惊吓,索性无事,过几天也就好了。”

    阳光照进来,辅兴坊玉真观,玉真公主的住处一片亮堂,李清坐在下首,跟玉真公主说着话。李清言语缓和,把昨天的事情轻描淡写的叙述了一遍,希望尽量不要让玉真公主担心。玉真公主坐在上首,披着厚厚的家常便服,脸色看上去有些睡眠不足,昨天的事情大约还是影响到了睡眠。

    刚进三月,这时候奠气已经变的暖和起来,外面的树木花草开始绽放绿意出来。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轻雾朝阳下的玉真观显得格外的肃穆。玉真公主这时候已经五十余岁,虽然这些年潜心修道,少染尘世,但是毕竟年岁大了,近些年愈发变得有些孤寂。对于李清这个义子,玉真公主倒是倾注了不小的心力,昨日的事情在侍卫们回来禀告的时候确实是吓了一跳,幸好侍卫们回禀说李清无事才算稍微放下心来,随后命人前去京兆府,让京兆府尹彻查此事。

    第二天一早,李清就来到辅兴坊玉真公主的住处,主要还是怕玉真公主担忧了。昨日深夜长公主府的侍卫也去了永安坊李家探望,说了京兆府对此案的安排,并说长公主府定会就此事调查清楚。李清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事情的起因并不难查清楚,关键还是看京兆府对待此事惮度了,既然长公主府站了出来,事情应该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没事就好。你也不清楚这些歹徒的来历吗?”

    玉真公主问道。

    “之前没有见过。听说是长安街头的一帮混混,带头的几人倒算是凶狠之辈。幸好还能应付的来。”

    李清说道。

    “师父和师兄教你的武艺倒还是派上了用场。”玉真公主道,想起昨夜的情形,若是李清没有武艺在身,怕是这时候性命已经堪忧。

    “这些年我很少理会长安城中的琐事,没想到这平安祥和的京都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件,都不知道这京兆府尹是怎么当的。清儿放心,本宫已经知会了京兆府,想来那凶手很快就会落网。”

    玉真公主语气轻柔,但是依旧透露着一种威严之势。这些年玉真公主一心向道,在长安城中显得有些低调,但是这并不表示长公主府的威严就能由几个小小的街头混混来冒犯。毕竟作为大唐权力中枢中势力最为尊贵的长公主府容不得这些人掉衅,不管对方身后是谁。

    “是。倒是让公主费心了。”

    李清说道。

    “又能费什么心,这事情自然会有其他人去做。”玉真公主笑着说道,“不说这些了。再过几日便是上巳节。我本来想着最近两日让你入宫一趟,圣上也想见见你。昨天本想让你过来就是这件事情。现在看怕是要拖后些,入宫的事情待过了上巳节再说好了。昨天的事情这几日估计就会有结果的,你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是。”

    “我午后要入宫一趟,看看圣上是什么态度。午后你就回去好了。这几日尽量小心些,不要仗着自己会写武艺就不带那些随从。”

    玉真公主道。

    昨天的事情估计在今天的朝堂之上会有商讨,李清心中暗道,毕竟不能算是小事情,更何况其中还牵扯到玉真公主,那京兆府尹估计也不敢就此事私做主张,定会在朝堂之上禀明圣上。这些天李隆基对玉真公还是有些亏欠,不知道对于此事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玉真公主这时候入宫,大约还是想着看看李隆基对这件事情惮度了。

    “我倒是不太习惯带这么多人出行。”

    李清笑了笑。虽然到现在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年的时间,也见惯了很多人出行前呼后应的场面,但是自己依旧还是不太愿意劳师动众的,仆人随从成群的场面依然不习宫虽然这时候的大唐即便是一般的家庭也会有几个仆人跟从的。

    “你已经不是以前商人的身份了,也不像在山上周围都是师兄们,你现在是五品的子爵,长公主府的义子,身份之尊,即便在这长安城中也数得上了,以后出行该有的仪仗还是要有,该跟的随从也是不能缺少。”玉真公主说道,随即又问,

    “昨天那些人属下已经打探到消息,今晨京兆府的人已经把那些人的家属拿来问话,逃走的两人的下落很快就会知道的。”

    张忍边走边说。

    “倒是让张校尉费心了。”

    李清说道,其实对于崔光和杨二两人的下落,应该并不难知道,这时候应该还在长安城中。从早上城门开启之时,京兆府就暗中安排了武侯排查,那崔光和杨二两人身上受了伤,这时候估计是躲在长安城中某处养伤,出城怕是还要另找时机。这两天是找到两人最好的时机,就要看京兆府的那些武侯们的本事如何了。

    “崔光和杨氏兄弟两人……”

    张忍一路走一路跟李清介绍着此前刺杀的几人。不曾想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这张忍竟然对崔光和杨氏兄弟掌握如此多的信息,倒是让李清有些佩服了。看来同样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李清心中暗自留意到。

    “张校尉的武艺是从何处?”

    李清好奇的问道。

    “小时候拜过师的,不过一身功夫还是家传的武艺。”

    张忍说道。他自然知道眼前的这位十五六岁的少年人的师承,自己小时候所拜的师父跟司马承祯和李含光无法相较,于是也就没有说出来。自己的武艺一来是自己天赋使然,另外却是这些年勤练的缘故。

    李清点点头,没有再问。随后又想起什么来,说道:

    “当今圣上身边应该有一个叫张戈的侍卫,不知道张校尉认不认识?”

    “那是张某的一位堂兄,郎君认得他?”

    张忍小声说道。毕竟打探当今圣上身边的侍卫还是有些忌讳的。

    “哦,倒是不认识。不过张校尉昨天见到的我那位南大哥却是与他几年前见过几面。”

    李清说道。

    张忍想起来昨夜前去李家的时候见到的南霁云,问道:

    “属下昨夜见到南兄的时候,发现南兄也是会武之人,不知道南兄武艺如何?”这倒算是学武人的一个癖好了,见到会武艺的人不免会升起比较的心思。

    “有时间介绍你们认识?”

    李清说着,与张忍众人沿街南去。

    三月的长安城,阳光照射下来,从远处看,宏伟的建筑林立,横竖交错的大街小巷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盛世风光。作者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