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人生恰若初见

作品:《回唐

    过了中午,天气变得晴朗起来,早晨的云雾已经没有了。下午的阳光不错,暖洋洋的洒在这热闹的长安城中,大慈恩寺的游人变得更加多了。很多早晨去往曲江那里游玩的人们已经把阵地转移到了大慈恩寺来,也有很多的人从大慈恩寺上过香,祈过福后前去曲江池游玩。

    曲江池、芙蓉园、大慈恩寺,甚至于在通善坊中的杏园都是不可多得的游玩圣地,若是这时候有长安一日游的话,那么这些景色绝对是不容错过的,这些地方离的近,一日之内倒是可以看遍这几处长安的美景了。

    因为前去曲江池游玩的计划已经取消,李清并李家诸人直接过来这大慈恩寺上香拜佛,时间倒是宽裕很多。从浴室院出来,李清三人回到了自家马车那里,不过李瑞和刘氏并没有在,想来是那刘氏还没有拜完佛,也可能是去其他地方赏玩去了,马车这里只有家中的几个车夫在。

    李瑞等人的安全倒是不用担心,李清在自家马车上待着也是无聊,而昆仑却是游兴很盛,最后在慈恩寺中吃了些饭食,三人又去往三藏院闲逛。

    来大慈恩寺,上香的话自然都会去大雄宝殿,那里供奉着佛教之中的诸位佛与菩萨,还有金刚、罗汉、力士等等佛教中的人物。当然游玩的地方还是非大雁塔莫属,大雁塔高七层,二十余丈,是长安城中最高的建筑之一。登临塔上,清风徐来,临高远眺,长安城中的轮廓尽收眼底,胸口自然会有豪气升腾,这大雁塔倒是来长安东诸位学子和书生最爱游赏的地方。

    除此之外,三藏院是另外一个人满如织的场所。这里施奉唐朝也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高僧——玄奘大师的地方,院中正堂有玄奘铜身法相,同时还供奉着玄奘大师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舍利子。

    这时候灯朝,佛教的信仰比之道教还要广泛的多,而三藏大师已经算是现实中的真佛了,上香的香客来这里叩拜甚至于比在前面大雄宝殿那里的时候更加虔诚。

    李清、昆仑、张忍三人从院门处挤进来,正堂之中上香的人群倒是井然有序,这里有不少的僧人在维持着秩序。正堂之中是不允许上香的游客上前触摸三藏大师法相的。其实更多的时候僧人们却是为了保护供奉在这里的舍利子了。之前发生过偷盗的事情,甚至于还发生了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强行上前去抢夺舍利的情况,有些事真正的大盗,有些却是旺热的教徒,自然这些都没有成功。大慈恩寺为法相宗祖庭,寺中僧人逾千,同时也是佛门之中最为兴盛的一个门派,高手如云,哪里那么容易就被人把三藏大师的舍利给盗了去。

    “小郎君,我想过去拜一拜。”

    昆仑小声说道。

    李清点点头。

    虽然说道、佛不两立,作为道家子弟的昆仑去拜玄奘确实有些令人无语,但是在李清看来却无所谓了。虽然李清和昆仑算是在王屋山上做了十年的道士,但是在李清心中这道教也好,佛教也好,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寄托罢了。更何况,在这种人人争相叩拜的氛围中,即便对于不信佛的人也会有影响,说不定也会上去拜拜了。而昆仑,李清是知道的,应该说是从小被人贩卖,离开了父母,这些年相互之间杳无信息。虽然表面上看,昆仑已经忘记了这些事情,但是在内心深处怕是还是每每会想起他们来。

    道教的信仰与佛教又是不同,对于这种寄托哀思或者是想念的情形,还是佛教比较让人更易接收些。昆仑想过去拜一拜,大约还是祈祷在远方的父母能平安罢。

    而在一旁的张忍微微耸了耸肩,颇似后世之中西方人那样表示了一下无奈或者是无所谓的样子。张忍是知道李清和昆仑是道家子弟的,今天随同两人在大慈恩寺中转了半天,却没有看到李清和昆仑对佛教有着任何的反感或者是仇视,这在张忍心中倒是有些不理解了。这时候的道、佛两家,关系其实并不太好,还是会有不断的辩难或者冲突发生,而作为道家子弟不是应该对佛门表示出自己反对惮度的吗?

    李清作为后世之人,对此倒是有着自己的见解,虽然说做了道士很多年,但是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却始终没有,而昆仑算是从小就受了李清的影响。就连李清这次来大慈恩寺也仅仅是作为一个游客的身份过来游玩,而不是以一个道家子弟的身份去看待这大慈恩寺、法相宗了。

    昆仑过去没有多久就回来,李清这时候和张忍正在讨论历史上这位赫赫有名的高僧。

    “三藏大师聪慧绝伦,有大毅力,大智慧,历万险而取得真经,又以一己之力开创佛门宗派,惠人无数,算得上是人间真佛。

    “哈哈,张兄见笑了,不过是以前讲的玄奘大师去天竺取经的故事。小时候无聊瞎编的而已。”

    李清笑着说道。

    “是小郎君讲的西游记,故事啊,讲的是一个猴子……”

    三人出了正堂,缓步往三藏院后面的藏经阁走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背着手走在最前面,不时的看看四周的美景,脸上挂着笑容,倾听着身后两人蹈话,沉默前行。一个更大一些的少年手舞足蹈的在那里滔滔不绝,给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讲着什么,脸上神采飞扬。那年轻人仔细谍着那人讲话,时不时插上一句,看起来很是好奇。

    阳光洒落,照在三人身上,暖和的午后,大慈恩寺中游兴正浓。

    李清和昆仑并听故事的张忍来到藏经阁找了个偏静的地方坐下。藏经阁平日里是不对外开放,这上巳节的时候倒是可以让人观赏,当然能看到的不过是普通的佛门经卷,真正的珍藏是不会让外人看到的。

    昆仑还在那里小声跟张忍讲述着西游的故事,李清在旁边翻看架子上的经书,旁边是走来走去的游客,一切都静悄悄的,不似外面热闹的场景,这藏经阁倒成了一个不错的安静的所在。

    “那齐天大圣最后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含他是上了佛祖的当了,要不然怎么会被压在的。”昆仑对于孙悟空的境遇很是愤愤不平,“要是我,不,要是小郎君这样聪明,肯定是会不会上佛祖的当的。”

    “嗯。”旁边的李清笑着点点头,

    “要是我,说不定还能把那佛祖给打败的,呵呵。”

    李清这句话算是一个玩笑了。

    “切,大言不惭,一个小孩子竟敢说打败佛祖。”

    李清、昆仑和张忍正诧异间,一人从一旁的书架后面走出来,面带不屑的说道,却是一个更小的孩子。

    “听说故事是你讲的,佛门圣地之中竟敢编排佛祖,也不怕被这里的僧人听了去。”

    李清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位十来岁的小女孩,是之前在浴室院那里见过的那人,就是不知道当时随身的丫鬟那里去了。

    李清愣在了那里。

    眼前的小女孩纤瘦,蛾眉宛转,秀眉凤目,玉颊樱唇,凝脂般的雪肤之下,隐隐透出一层胭脂之色。微仰着下巴,秀美中透着一股英气,更显得清雅绝俗,姿容秀丽无比,倒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娘子。作者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