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铁甲巨舰

作品:《走向共和之1884回归

    第十八章铁甲巨舰

    公元1891年11月,清国京城,直隶总督宅邸

    上午九时许,餐厅内的西洋座钟正踢踏踢的走着,阳光透过纸质门窗照进厅内显得柔和而又充满生机。

    餐桌下方的波斯地毯上正躺着一只大花猫,被院子里面隐隐约约传来的数种清脆而又悦耳的鸟叫声撩拨的躁动不安。若是平时可能花猫早已奔出去戏耍那些鸟雀去了,可是这时却又仿佛对餐桌上那隐隐能被自己嗅到的香甜淞口鲜鲈鱼更感兴趣,一边摇着尾巴一边耐着性子等着......

    餐桌爆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正坐在餐厅的紫檀椅子上用餐。洁白的餐巾上整齐的摆放着银质刀,叉以及剔鱼肉的小工粳做工考究的出产自景德镇的瓷器餐具中依次放置着数样鲜美的菜肴。

    可是这老人倒是仿佛和那大花猫一般独独对这餐桌上的淞口鲜鲈鱼感兴趣,独自一个人缓慢而又聊有兴致的动着刀叉,嘴巴里咀嚼的声音中愈发挑战着坐下花猫的耐心,喵喵叫着。

    这位用餐的老人正是在整个东亚名动一方的权臣,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

    今日正是每旬按例都有的休沐日,李鸿章坐在餐厅正一边用餐,一边耳听着身边幕僚吴汝纶,通报着府内电报房各地发来的消息。

    “中堂,丁汝昌又来信催银子了。说是咱们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原设大小炮位均系旧式。经远,来远尚需尾炮。威远须改换德意志所产的克虏伯新式后膛炮——”

    听到这里,老人正动着刀叉的手微微停顿了下,“哦~”

    仿佛是答应了声,又仿佛是一声叹息。

    “大人,前些日子传闻的...日本制定征讨清国策的消息,已经被江户到子证实了”幕僚继而又报,“日本人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攻占朝鲜,作为进攻清国大陆跌板。”

    “第二步,占领台湾,控制东南亚地区。然后......”

    李鸿章正拿起桌边摆放着的毛巾擦了擦嘴,听到这里皱眉道,“知道了。”

    “嗯?~”李鸿章微微抬头,“唉!~”随即又摆了摆手,“待我明日进宫看过西太后再说~”

    --------------------------------------------------------------------------------------

    同一时间,在吕宋。

    思浙,雪崩造船厂

    一身便服的陈泽宇在船厂的首席设计师吴仲贤的陪同下来到了船厂的三号船坞区,在船坞的上层已经可以看到,一艘狰狞的钢铁巨舰正在进行着紧张的装栖阶段。

    这些历经数月从美洲东部出发的浮船坞终于在去年年初一个个都到达了思浙规划好的船厂,如今已经成为了新近扩建的雪崩船厂的根基所在。

    船坞的周围,一个个真实弹的黑水安保人员正手持武器来回的巡视。

    登上船坞的脚手架,陈泽宇目视着眼前这艘不久就将入役的钢铁巨舰,心情颇为激动。

    这艘耗资约115万两白银(自造价格)的钢铁战舰,被陈泽宇命名为“台湾级”装甲巡洋舰。虽然受限于三号船坞本身的空间限制,这级装甲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只有5030吨,满载排水量也只有5970吨。但得益于雪崩特种钢铁研究所新近研制成功的舰船用钢铁,其12英寸的装甲效能绝不会低于传统意义上碟甲舰18英寸的防御力。

    “台湾级”装甲巡洋舰计划中总共将建造7艘,除了首艘带有实验性质的“台北号”即将下水入役外。剩下的第二批“坤甸号”、“安平号”、“台北号”、“昆明号”、“福州号”“宁波号”等6艘战舰也都早已在别的船坞内进行建造,预计将在1893年4月前下水,其余的将会视这艘“台北号”的入役情况进行增量,如果战舰的性能能得到海军足够的肯定的话,第三批的“台湾级”装甲巡洋舰也将建造计划。

    入役后的“台湾级”装甲巡洋舰,标准排水量5030吨,满载排水量为5970吨;舰体尺寸全长90。5米,宽约17。4米,吃水深5。2米;动力方面装备两台最新式的大马力往复式蒸汽机,锅炉最大输出功率16000匹马力,货仓最大载煤量900吨;由双螺旋桨推进的最大预计航速将可以达到23。5节,强效通风下航速更是能达到惊人的25节。

    在这个时代,“台湾级”装甲巡洋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航速最快的水面战舰。

    军舰以15节的均速巡航时的续航力为5700海里,海上自持力约20天,舰体带一座可日产300吨的淡水制造机;台湾级武备方面装备一对双联装255mm/24倍口径主炮(2*1=2门),位于舰首水压动力炮塔内;两对双联装150mm/20倍口径副炮(2*2=4门);十二门37mm转管式机关炮;五支鱼雷发射管;最重要的也是有别于这一时代的是,舰上装备了划时代的电子装备:舰艇无线电台,舰载雷达,声纳各一部;再加上有别于这个时代的测距瞄准仪器。凭借这些装备,台湾级能够毫无疑问的碾压同时代的同级别战舰。

    装甲方面,船厂参考了历史上的克虏伯装甲制造出了自己的T3表面硬化装甲,炮台与炮塔间装甲约14英寸,舷侧为12英寸,舰桥8英寸,甲板3英寸;装甲总重达到惊人的1000吨,预计单艘台湾级装甲巡洋舰配备舰员260人。

    随后陈泽宇又在吴仲贤的陪同下视察了同样正在建造台湾级装甲巡洋舰中四至九号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