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幕拉开

作品:《走向共和之1884回归

    第二十七章大幕拉开

    到了第二日,整个吕宋岛上零零星星的战事已经全部结束,西班牙当局集中在岛上的三万多驻军被己方全部歼灭,包括总督菲奥雷夫妇在内的六名高级官员全部被俘虏。

    此时,真正要注意的反倒是游弋在马尼拉外海的几十艘西班牙海军战船。

    清晨,昔日的要塞区。

    陈泽宇正拿着雪崩集团出产的军用高倍数双管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洋面,这些舰船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华盟在海上的运输,要知道此时此刻,陈泽宇已经命令华盟的军队搭乘商船攻占吕宋四处的其他岛屿……

    不过陈泽宇也不是很紧张,刚刚在炮击中他都看到了,西班牙的几十艘军舰虽然装备了不少火炮,但舰体却都是十九世纪早期建造的旧式鉄肋木壳蒸汽战舰(即木质船身,铁质龙骨,清国的南洋水师就装备了大量的鉄肋木壳蒸汽战舰),其中甚至还有几艘都是风帆战舰。

    随着清晨头顶的阳光不断倾斜,时间一分分过去,直到隶属于海军的潜艇小队发来无线电报,报告其已经击沉了大部西班牙舰只的时候,仍然呆在岸边的陈泽宇才松了一口气。

    无线电报机,这方面的科技陈泽宇早在刚回来的那年就让雪崩公司灯元湛开始了这方面的研发。

    在上一个时空中,陈泽宇自己就是一位无线电发烧友。

    无线电报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很高级,觉得那都是特务间谍用的东西。其实这玩意,弄明白原理的话真心不复杂。

    十九世纪末,在没有任何集成电路管元器件可用的情况下,意大利人马可尼硬是靠自制的极为简陋的无线电报机,便完成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实验。

    因为陈泽宇手里有具体的技术与设计图纸,工厂又有着各种集成元器件可用,因此没过多久就顺利的搞出了生产线。

    这方面,陈泽宇也没太过分,技术方面仅仅拿出了电子管。

    更先进的集成电路元器件被他暂时藏了起来,即便如此因为生产工艺非常先进,各种生产出来的电子管集成度非常精细。无线电厂最后生产出来的无线电报机,并不同于历史上各国早期开发的无线电报机器的那般笨重,最小的思浙产无线电报机甚至能够装进背包里由单兵携带,完全达到了原来时空中第二次大战后期的科技水准。

    摇了,自陈泽宇已经下定决心全面解决菲律宾问题,他就逐渐发现自己还是大大高估了西班牙人的军力,连陈泽宇自己都没想到华盟的海陆军部队能进展的如此神速……

    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部队依旧进展顺利。

    华盟的军队开始陆陆续续的占领了阿帕里,拉瓦格,圣费尔南多,奎松,马尼拉,黎牙实比,伊洛,普林赛萨港,宿务,三宝颜,达沃等地区。

    等到菲律宾群岛最遥远偏僻的巴坦群岛也被华盟派军占领时,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

    公元1893年1月24日,这一天在吕宋,由于两名西班牙殖民驻军士兵一名华裔妇女而引发的范围波及到整个菲律宾群岛的华人武装大暴动,瞬间便震惊了整个世界。

    由华盟情报部直接策划的在世界各主要国家舆论媒体间进行的舆论战,很短的时间内就显现了它的威力。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煽情的文字(陈泽宇提供的),西方各国主流媒体都对西班牙人的做法大加批判。虽不见得肯定岛上的武装起义者的诉求,但至少各国主流意识也都不会再支持西班牙人了。

    但更让各国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西班牙当局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便被起义者彻底的掀翻,当地的华人武装更是对外宣布建国,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

    私下里,已经有一些国家的人士,开始重新评估西班牙这个传统意义上的老牌强国的国家实力。

    欧洲伊比利亚半岛

    战败的消息咋一传来,西班牙的和国会议员们先是不信,不过等到荷兰人通过印度洋海底的电缆将确切消息传来时,不信的人也都坐不住了。

    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西班牙就和荷兰人合作,在菲律宾与荷印群岛的加里曼丹岛之间铺设了海底电缆。而现在情况居然败坏到,西班牙殖民当局甚至都没时间通过与马尼拉总督府仅仅一墙之隔的电报房通报战局。等到荷兰人的消息传来,所有的西班牙官员全部目瞪口呆。

    最早的时候,得到消息的荷兰印尼殖民当局也曾考慢支援西班牙人镇压华人的武装起义。

    荷兰人在最先得到消息后,甚至还派来了几艘军舰在马尼拉湾外海游弋,不过在等他们看到华盟海军那几艘碟甲战舰后,便瞬间发动“水遁”赶紧撤走了。

    再联想到自己同样对殖民地辖下的华人多有罪恶之举,驻守在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当局现任总督德斯门勒不禁心下揣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