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到中流击水(一)

作品:《九龙夺嫡

    “到了朝房,莫忘了礼数,而今朝局纷乱,只宜多看少动,皇阿玛若是不问,你且就站着,休得乱说,若不然,小心你的皮子,都记住了么?”

    八抬大轿晃晃悠悠地在空旷的东大街上前行着,轿子里,一脸严肃状的诚郡王斜靠在锦垫子上,眉头微皱地看着弘晴,不厌其烦地交待了第十次同样的话语。

    “是,父王,孩儿都记住了。”

    上朝?好事啊,旁人求都求不得,在没上朝前,弘晴同样也憧憬得很,可真临到了上朝时分,这才发现这活计好像没那么简单,不说别的,就说早起这一项,就不是好耍的事情,可怜弘晴一向喜欢睡睡懒觉,这冷不丁地三更就起,四更不到就得出府,当真是遭了大罪了的,到了这会儿已是犯困得不行,偏生耳边还一唐僧碎碎念个没完,这罪着实不是人受的,问题是老爹有吩咐,不答还不行,弄得弘晴心里头直泛酸水儿。

    “记住就好,进宫门须得碎步疾赚万不可大步狂奔……

    “还有,皇阿玛一出后宫,须得……”

    “皇阿玛一旦有问,必得先称圣,而后……”

    ……

    今日的早朝对于三爷来说,很重要,不单是弘晴这个七岁的王府世子初次上朝,更因着今日所议之事关乎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朝局走向,纵使已事先得了李敏铨滇点,可三爷的心里头还是没啥底气,这人么,总是心一虚,嘴就碎,哪怕明知弘晴其实早已经府中总管太监高大诚的反复训练,对朝堂礼仪尽皆熟稔得很,可三爷还是忍不住要反复叮咛来叮咛去地念叨着,只可怜弘晴生生被整得个晕头转向,真恨不得拿块破布将三爷那滔滔不绝的嘴给堵将起来,可惜想归想,做却是没那个胆量,万般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拭且听着,姑且敷衍着,当真是苦不堪言。

    “禀王爷,已至宫前,请王爷、小王爷移驾。”

    就在弘晴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之际,苦难终于是到了头,随着高大诚一声唱礼响起,三爷总算是停止了毫无意义的说教,一哈腰,顺着下人们挑起的车帘子下了大轿,弘晴见状,狠狠地翻了个白眼,苦笑着摇了,也跟着下了轿,迈开小腿,紧跟着三爷向宫门外的朝房行了去,这一路赚少不得又得跟一帮子凑上前来打招呼的朝臣们费些无意义的唇舌,好在弘晴位份脯倒也无须跟这些没资格进朝房的朝臣们行大礼,若不然,弘晴可怜的小膝盖只怕又得大吃上番苦头了的。

    “哟,三哥来啦。”

    “三哥,恭喜了,一场大功到手,得了赏赐不说,还荫子入了朝,了不得啊,这等好事咋就没让咱兄弟遇上呢。”

    “得了吧,老十,就你那懒样,就算师劳摆你面前,怕是你小子连捡都懒得去捡罢。”

    “哈哈哈……,说的也是,老十啊,你小子也就只有眼红的份儿。”

    卯时正牌,午门上鼓乐齐鸣中,一名中气十足的中年宦官缓步行出了已然大开的午门,扯着嗓子一声大吼,早已排好了队的朝臣们立马闻声而动,鱼贯行进了午门,迈着小碎步,飞快地沿着宫道向乾清门赶去,一路上更有不少太监手持静鞭抽地,激起阵阵的爆鸣之声。

    乾清门前的小广场说起来并不算小,足足有十数亩见方,奈何有上朝资格的文武多达三百余,再算上维持秩序的宦官、侍卫们,总人数已数了六百,如此多人一汇集在门前,立马便将整个小广场挤得个满满当当的,可怜弘晴个子小,在人堆里一挤,顿时便不见了影子,左左右右看去,全都是屁股蹲儿,当真令弘晴很有些子哭笑不得的。

    按朝规,在广场上只能静候,不得交谈,也不得乱动,甚至连咳嗽都不允许,有敢违宅自有御史台记着账,回头一本上去,处罚可是轻不了,很显然,这等静候着实是烦人得紧,最是考验人的耐心,旁人倒也就罢了,都是上惯了朝的老鸟,倒也不会有甚旁的想头,偏生弘晴是初次上朝,自无甚经验可言,这左等右等不见老爷子出来,心里头实是有若有猫爪在搔一般难受。

    “皇上驾到!”

    就在弘晴等得嗓子发干之际,随着奏事处总管秦无庸一声中气十足的喝道声响起,一身明黄朝服的康熙老爷子已由数名小宦官簇拥着从门后行了出来,而太子胤礽则面色苍白地紧随其后。

    “啪、啪、啪……”

    康熙老爷子这么一露面,二十八名立于小广场四周的小太监们立马全力挥舞着手中的静鞭,重重击地,发出一阵响似一阵的爆鸣之声。

    “臣等叩见陛下!”

    静鞭一响,诸臣工尽皆跪倒于地,行三叩九拜之大礼。

    “众爱卿平身。”

    康熙老爷子稳步走到门前的御榻前,一撩衣袍的下摆,端坐了下来,手虚虚一抬,声线平和地叫了起。

    “臣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朝臣对朝规礼仪都熟稔得很,只一听叫了起,立马三呼万岁不已,弘晴虽是初哥,可混杂在群臣中,跟着喊喊,却也不致有失误之虞。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上参。”

    群臣们方才刚站将起来,气息都尚未喘匀,却见一人从文官队列的末尾蹿了出来,不顾朝规地高呼了一嗓子,赫然竟是御史万方敏,顿时便令诸般臣工尽皆为之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