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乌钵

作品:《摸宝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沈文信也不再这方面纠缠了,而是随意聊了一些老张头在各地的见闻,虽然沈文信没怎么旅游,但是在网络上还是看到不少各地的新闻和趣事,加上老张头的真实经历,两人倒是意气相投,相谈甚欢。

    易小军终于呆不住了,两人不知不觉谈了半个小时,期间没有人驻足施舍,倒是给沈文信机会了。

    “蚊子,我先去店里面看看,如果你办完事了,来找我吧。”

    “好的,你忙你的,我和老先生再聊聊。”

    易小军的数码产品的小店,一般晚上会开到零点左右,现在是晚上9点多了,易小军宁愿去开店营业,也无法忍受沈文信无法理解的行为了。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说,施舍乞丐的钱,无非是零钱,至多十几二十左右,掏出一百已经违背了一般规律,还饶有兴致的和老张头领,易小军很难理解沈文信的做法,因为以他商人的角度来看,没有利益纠葛的人和事物,完全没必要耗费心力。

    沈文信得第一次捡漏大计,最大的障碍死党易小军终于离开了,他在场的话,会影响事情的进度,毕竟有许多事情不好明说,免得徒增麻烦。

    “老先生,我们聊了这么久,还不知道您尊姓大名呢,本人姓沈,名文信。”

    “哈哈,文信,你父亲肯定是一个读书人,你这个名字肯定出之文信钱币,战国末期吕不韦督造的文信铜钱,你以后叫我老张头就成了。”

    “张老先生以前是教历史的?对于文信的出处这么了解啊?”沈文信有些吃惊,老张头实际年龄不到五十,因为风霜的洗礼,所以年龄看起来偏大,见识却极为广博,本心上,他觉得行乞的人士,文化层次应该高不了多少,此刻沈文信有些担忧难道老张头早就看不出这个钵的不凡?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与老张头聊了接近一个钟头奠,天南地北都有所涉猎,结合他所说的以前是教师的职业,搞不好也是一个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

    “难道是那个时候的状元级别的人物?”沈文信所说的状元,指的是大学生,上个世纪的大学生的确能够称之为状元了,恢复高考的第一批、第二批的大学生,是建设现代主义社会的主力。

    沈文信也不好明确的询问,只是觉得这个老张头有几把刷子。

    “呵呵,我以前教的门类多了,语文、历史、地理无一不教,你也知道,当时的社会,下乡教书的人很少,所以教师资源不够,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对历史也是门外汉啊!”老张头谦虚地道。

    既然老张头提到了自己的父亲,沈文信话锋一转,指着地上毫不起眼,乌溜溜的钵说道:“老先生,我父亲、母亲都是教育工作宅对于老物件都比较感兴趣,我看您这个钵有点年份了,不知道能不能转给我?价钱方面随你开。”

    沈文信确定了钵为七品,自然会有大致的估价,也是在试探老张头是否看得出这个东西是老物件,提到了父母是因为双方有共通之处,都是教育工作宅虽然老张头因为一些原因沦为乞丐,但是底蕴还是有的,从各个方面沈文信对老张头还有好感的,可惜命运多舛。

    “好吧,您是要现金还是转账?”

    “现金。”

    “嗯,老先生,这里不太安全,我带您去我朋友店铺里面吧。”

    随后沈文信带着坐着滑轮车的老张头来到了市中心步行街内的一条巷子内,金鱼巷“发烧友潮品数码店”。

    在收银台玩着电脑的易小军见到沈文信居然把天桥的乞丐都带回来了,不免皱着眉头问道:“蚊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做生意的自然不愿意看到乞丐,这完全是驱赶有意购买的顾客嘛,虽然这个时间段很少人来逛,但是依然使得易小军极为不满。

    “和尚,我们是兄弟吗?”

    “这还用说?”

    “那好,我和这位老先生有一笔交易要完成,暂时选择在这里,你也知道外面不太安全,我怕老先生会受到伤害,你去倒杯茶给老先生,好好帮我招呼下。”沈文信说完,也不等易小军反应过来,拔腿就前往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了。

    晚上银行柜台是不开业的,自动取款机一次最多只能取个五千左右,所以沈文信要多次取款,运气不好提款机内的钱不够的话,又要多走几步换台取款机了。

    五万,花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取好,来时顺手还在易小军的店铺内拿了一个黑色塑料袋,一路疾赚生怕老张头走了,损失一个捡漏的机会。

    按照沈文信的估计,九品的道光青花瓷价格都在五万左右,那么比之高二品的钵,肯定要几十万左右吧?遇到对眼的卖家,搞不好能出个百万以上,古董这玩意,市场上的价格变幻莫测,完全难以预料。

    易小军倒也够哥们,按照沈文信的要求好生伺候着,倒了一杯铁观音和一些零食招待老张头,虽然摆着一张苦瓜脸,却也没斥责老张头,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他还在纳闷,两人会有什么交易?

    沈文信回来了,拿着一个装得满当当的黑色塑料袋,这个时候易小军才有机会询问交易的具体情况。

    “你去这么久到底是干什么啊?不会是取钱吧?哥们,你入社会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别被这个老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