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作品:《摸宝

    如今的村长不属于体制内的职位,与村主任相比,权限很低,估计只室名的而已。

    “谢谢,老人家,不知前清举人家老宅在什么地方?”

    “往这边走几百米,那栋古朴的建筑就是了。”等老人家指引了道路之后,离开之时,易小军忍不住骂了一句:“见钱眼开的老东西!”

    “别这么说,他也没义务告诉我们,现在知道了举人家的地址,我们赶快走吧,免得又被人抢先了。”不得不说铲地皮的人,在国内并不少见,而且上个世纪的程度超乎人的想象,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老物件交易频繁的原因,没有这些人的捣鼓,市场上这么多货源。

    连油榨村都不能幸免,可见更加著名的墓葬群,老物件残留的可能性就更加低了。

    好在,沈文信从一开始就抱不着太大的希望,只是来大概走一圈,碰碰运气而已。

    前清举人老宅,样式以木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古朴,却年久失修,其后人现在虽然是村长,但是总得来说,得到的利益并不是很大,又因为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读书,经济压力实在太大了,急需金钱填补这个空档。

    现在的户主是四十多岁的路景百,刚从果园里面修剪回来,坐在大厅内休憩,黝黑的皮肤显然是长年劳作形成的,与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层前清举人后人的身份而已。

    百来年之前,也许路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如今却物是人非,与常人无疑。

    在沈文信的记忆中,古代读书人的老物件应该不少,搞不好真的有收获呢?

    “有人在家吗?”易小军敲着门,大喊道,房子内的妇人还在做饭,只好让路景百亲自开门了。

    看着两个陌生人的到访,路景百疑惑地问道:“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

    “你好,我们是市里面的收藏爱好宅听说您这是前清举人的老宅,所以一时好奇,打算来观摩观摩。”

    “哦,原来如此,你们进来吧。”路景百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种田人,家族以前的荣光早就不见踪影了,以前古宅,也有一些旅游的人过来看看,有时候还会在这里吃吃农家乐,算是一项收入吧。

    他以为沈文信、易小军的来意也只是体验下农村生活而已。沈文信四下看了看,漏天的院落和包围起来的几间小房,类似于北方的宅子,和南方的房屋截然不同,显然是参照北方四合院的建筑结构。

    不一会儿,妇人做了几道小菜,路景百大方地道:“一起来吃吧,我们这都是纯天然的蔬菜和米酒。”

    “好的。”沈文信也不客气,坐了上去,易小军十分诧异,为什么沈文信不直接说明来意呢?

    另外一件类似于暖砚的物件,沈文信上手之后就明白了这是清代比较常见的暖砚。

    砚铜质,长方匣式,由砚身、匣盖、暖屉组成,并无砚石,直接在铜质砚面上研墨。暖屉用于燃烧碳火,置于砚身下层,可防止砚面墨汁在寒冷的冬季冻结。砚身下壁为活动插板,将插板抽出,可任意取放暖屉。因其功能,故名暖砚。

    暖砚各处均铸有精美的画面,砚面上部为“碧海腾蛟”图,砚身四面立壁分铸“月中折桂”图、“枫宸献策”图、“玉陛趋朝”图及梅花图,并配诗文。匣盖面为鱼跃龙门图,上部刻阳文楷书七言绝句:

    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

    天下苍生望霖雨,神龙休向此中蟠。

    可惜的是,没有落款,这一点上历史价值就少了一些,而做工上的精美程度略差,应该属于一个仿品,至少是清初年代的。

    这个类似的砚台,沈文信曾今在网上看过一则和这个极其相似的,明正德款碧海腾蛟铜暖砚,不同的是它,署“正德己卯(1519年)秋九月吉,赐戊辰进士同知扬州事平湖孙玺命工铸”。

    传世暖砚以清代所制为多,此方不仅是少见的明代作品,在铭文中还标示出砚主人的身份与制砚的具体时间,使其历史内涵更加丰富。

    以做工和历史性来判断,这个砚台的价值稍低,但是不可否认,还是具备一定的价值的,可见当时清代的工艺。

    摸出了六品宝箱!黑铁质地的宝箱,雕刻着鹭鸶,沈文信之前摸到的宝箱九品、八品、七品全是木质结构,虽然木材的种类的不同,却还是木头。而六品、五品却已经是铁质了,可见羊皮纸手抄本《鹤楼集》的价值要高出不少,沈文信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这两件东西,只是该如何下手呢?

    把两件物品原封不动地放进樟木箱子,放到了桌子旁爆说道:“路大哥的传家宝让小弟回顾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啊!来,小弟再敬大哥一杯!”

    此后,沈文信再也没提传家宝的事,樟木箱子也让路景百的老婆放进了卧室内,一直喝到下午,路景百昏昏沉沉地倒在了,沈文信、易小军也喝得差不多了,脸色红润,酒劲上涌,头有点痛。

    “蚊子,我不行了,你去问问,有房间可以躺一躺不。”易小军摸着头,不舒服地道。

    “好的,谁叫你这么实诚,说干就干,现在知道错了吧。”

    沈文信还保持着清醒,来到了屋内,拿出了五六百递给了李大姐,说道:“李大姐,我朋友喝醉了,不知道这里有床可以躺一躺吗?这是今天我们的饭前和住宿钱。”

    “太多了……”

    “不多,不多,我和路大哥一见如故,多出的当是我给在外读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的见面礼。”沈文信乐呵呵地说道,今天我的目的还没达到,他怎么会一走了之?

    李大姐见拗不过,便带着沈文信、易小军来到了平时儿子做的房间,里面有两张床,刚好可以让他们躺一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