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作品:《摸宝

    好在,这次的89公里从笼城到桂城的路途中,还算顺利,陈黎并没有拖后腿,相反沈文信因为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速度上慢上了许多,还要陈黎来迁就。

    “一路下来,感觉怎么样。”沈文信见到了桂城尽在眼底,心情放松了许多,在来的路上,他还担心陈黎的女式摩托车会出现异常情况,也不知道他在笼胜学的维修技术靠谱不?

    陈黎感慨万分地道:“还好吧,最大的感觉就是可能我的皮肤会很黑。”

    的确,没有铁皮盒子的遮挡,两人都是顶着炙热但阳,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长时间娇嫩的皮肤肯定会变黑的。

    “小麦色,显得健康嘛。”

    “但愿如此吧。”

    女人,都是爱美的,陈黎也不例外,沈文信与陈黎找了一家中等的旅馆,开了两间单人房,各自回房间冲洗了一阵,整理好了一些零碎的事情,吃过晚饭,沈文信与陈黎走出了旅馆。

    好不容易来一趟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怎么能浪费时间呢?沈文信的计划是在桂林待上一天两夜,明天还有一整天的时间。

    “沈哥,我们去哪玩啊?你对桂城熟悉吗?”

    “没来过,我们问问就行了吧?”沈文信问了几个当地人,最终选择夜游两江四湖。

    两江指的是漓江、桃花江,四湖则是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两江四湖梳通的环城游览水系,夜晚的时候,每一处都有五彩荧光,比白天游览更多了一份幻想。

    沈文信和一名船夫商谈了价格之后,沈文信、陈黎登上了游览木船,缓慢地欣赏桂城的风采与水系周遭的风貌。

    在登船的时候,沈文信买了一大袋的零食与饮料,估计这次的游览会时间很长,毕竟是环城嘛。

    坐在船头的两人一边欣赏两江四湖周边的风采,一边咀嚼着美食,别有一番滋味。行驶在漓江之上,陈黎的心也和霓虹灯一样,捉摸不定。

    “沈哥,桂城好漂亮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点,真期待之后的行程。”

    “嗯,我很庆幸能够目睹桂城两江四湖的景色,特别是遇到你……”

    陈黎听了这话,低着头喝了一口饮料,黑夜之中,沈文信也不知道陈黎此刻的表情是怎样的。

    沉默了许多,陈黎才说道:“我也是一样的,很高兴能遇到你。”

    沈文信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暗道:“估计有戏啊!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么长时间,追到陈黎完全有可能啊。”

    男女之间单纯的朋友关系是极其少见的,如今两人要有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相处时间,这么长下来,沈文信相信这会是一段美妙的行程。

    现代人在爱情方面,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以骑行旅游的方式接触,对彼此的了解就会更深入。

    陈黎的话,使得沈文信底气足了一些,对后续的发展也充满了期待。

    一晚上,两人都在船上,静静地看着桂城的夜景,聊了许多双方的话题,比如沈文信说道了自己的家乡。

    “我老家是湘南邵城的,这次骑行会在邵城待上几天,看望上我的老,你不会介意吧?”

    如今不仅可领略到昔日王城的威严肃穆,而且还可亲手抚摸600年城墙的沧桑历史,清朝唯一的汉人格格孔四贞(即“还珠格格”)的家,就在这昔日王府的深宫禁地之内。

    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戏剧的“活化石”——傩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宫廷演艺,起到祝福平安、敬神驱鬼的作用。

    沈文信、陈黎体验了靖江王城的历史魅力之后,足足逛了一个上午,基本上参观完了靖江王城,领略了明代时期,分封时间最长的藩王府邸风光,这一趟不算白来。

    出了王城不久,沈文信两人碰见了行踪鬼祟,看装束好像是农民工的人,拿了一尊青花觚,拉着沈文信说道:“兄弟,我有一件明代的青花瓷,你看看不?”

    沈文信看他这个样子,不用上手就知道肯定是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产物,冒充农民工兄弟兜售赝品的伎俩,沈文信虽然没亲身经历过,也听了一些藏友谈及过,其父沈中兴就碰到了几次,还真的买了几个,毕竟以社会学的经验来看,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脯看不出真品也不足为奇,主要是价格不脯买了也不吃亏。

    陈黎见识了上次沈文信捡漏的惊心动魄,对这个自动上门的所谓明代的青花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手过来,好奇地看了看,以外行人的眼光看,这个青花瓷倒是极为漂亮,缠枝莲,凤穿牡丹的画片。

    底款写着楷体永乐年制,沈文信差点笑喷了,这会是永乐的?没个几百万,上千万别想了吧?

    沈文信单单以眼力来看,画片的缠枝极其没有力度,凤凰跟那个什么鸡差不多,绝对不会是永乐时期的作品,那么考虑是不是清代的?毕竟那个时期仿照前朝的青花很流行。

    釉面太新了,不像是老物的光泽,行话叫做“贼光”。

    陈黎倒是很喜欢的样子,对伪农民工说道:“多少钱啊?”

    “美女要的话,一千怎么样?”

    沈文信看到陈黎思考的样子,好像有意购买,便拉着她到一角,说道:“陈妹,别忘了我们还要去周游全国,带着瓷器太不方便了,而且那个青花瓷,到古玩店买,也就百来块,是一个低仿的工艺品,没什么价值。”

    “假货?你怎么知道啊?”

    陈黎似乎觉得捡漏很简单,既然沈文信都能用一百买个价值几百万的木印,那么她为什么不能用一千买个永乐的青花瓷呢?

    “你不知道我是开古玩店啊?真假一看就知道了,别浪费钱了,何况不好拿,你的摩托车没地方装啊,如果你喜欢的话,到了龙城我送你几件高仿的青花瓷。”

    “好吧……”

    陈黎受到沈文信的影响,也想捡漏,可是刚心生这个想法,就被沈文信扼杀了。

    “不好意思,我们不买了。”

    “早说啊,浪费我时间。”

    既然没了购买意向,伪农民工语气立马转变了,一副凶巴巴的样子,陈黎见状,庆幸自己没买。

    “好险,那个老头子又攀谈其他的游客了。”

    “是啊,他们就是以此谋生的,骗不懂行的交学费。”

    “古玩这行,还真是门道很多啊。”

    “入行需谨慎,陈妹你也就别想着捡漏了,对新手来说,不打眼就已经很万幸了。”沈文信语重心长地劝解道,别看沈文信捡漏一个准,那是有“摸宝”的能力,不然单靠经验,沈文信哪里能如此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