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作品:《摸宝

    沈文信把陈振风、陈红委托给了父母,便打算离开龙城高中,毕竟店里面还需要过去打下招呼,而陈黎在刚走出门后,有些担忧地道:“沈哥,我请个假,阿红下午要考试,我不太放心。”

    作为一个姐姐,陈黎肩上要背负的责任很重,对于这个最小的妹妹,她一直很担心,主要是陈红去了沿海的大城市打工了几个月,鞋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果没人纠正的话,搞不好会弄出大的动静,这不是陈黎所希望看到的情况。

    沈文信虽然是独身子女,却也能够理解陈黎对姐弟两人的感情,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吧,阿红是一个好女孩,就是太任性了,你做姐姐的要好好开导开导她。”

    了学校这个大环境,陈红在社会上沾染的不良风气,也许会慢慢消退,目前来说,还要依靠亲人的劝解。

    “嗯,阿红的个性我明白,硬说是不成的,要循序渐进。”

    陈黎说完,折返回了房内,沈文信一个人下楼,开着悍马H1行驶在龙城的街道上,鬼使神差地回到了东街。

    “也不知道那个极品男来过轩名古玩店没?”沈文信停好了车,径直走进了轩名古玩店,丁立名这个大老板并不在,而那个奇葩中年男子,似乎也不在,估计就算来过一次,沈文信故此错过了好戏。

    “先生,要买点什么?”

    “不了,我随便看一看。”

    轩名古玩店的伙计过来招呼了一声,见沈文信没有购买的意思,也就没继续攀谈了。

    看了一圈高仿的瓷器,沈文信离开了轩名古玩店,本来是打算离开的,不过一名地摊的老板拦住了沈文信。

    “,我这有一批新淘到的物件,是不数来看一看?”

    沈文信点了点头,想着自己来了一趟东街,至少要有点收获啊,跟着这个老头,到了不远处的地摊上,看起来老实本分的老板,一般情况下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拿出了几件奇形怪状的瓷器冠以什么岛国瓷器、棒子瓷器之类的,这类受到古代华国传统文化和制瓷工艺影响的藩属国,近期国内的藏友开始追捧,形成了比较的市场。

    因此造假的多了,这几件瓷器无一例外都是赝品!

    “老板,能给出点诚意吗?拿这些开门仿忽悠人呢?”老板见沈文信头打算扭头就赚立马拿出一个木头盒子,急急忙忙地道:“,别赚我这有一件围棋盒!”

    沈文信转过身来,见到老头拿着一个素色的围棋盒,单看表面并不是很显眼。沈文信抱着好奇,接过围棋盒,一个九品宝箱出现!

    说明这个围棋盒的确是老物,看样子木质还不错啊!沈文信仔细打量了一阵,确定是无疑是黄花梨。

    至少也有个五万上下,而且沈文信从小就对围棋文化感兴趣,只是苦无没有名师指点,小时候还曾经立志做一个职业棋手呢,看到这个围棋盒,顿时起了收藏的意思。

    此围棋盒以整段黄花梨木旋削而制,盒盖及盒身均按比例雕琢,打磨圆润光滑,上下紧密相合。

    撇过这个令人头疼的现实问题,沈文信回到了摸宝行,把围棋盒封存在藏宝室,来到了大厅与沈中亦品茶闲聊,都是一些有关紧要的事。

    “六叔,你那个同学李自才,今晚不你去什么地方潇洒了?”沈文信见到沈中亦晚上都是很晚才回来,不免奇怪地道。

    沈中亦笑了笑,说道:“李自才这个,完全是一个夜猫子,我们很久没见了,这些日子一直拉我去结交什么朋友,说是给我开阔人际面,实则用心险恶啊!”

    “噢?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吧,怎么是心存不良?”

    “还不是让我多招惹一些狂蜂浪蝶,你也知道你六叔我英俊潇洒,美女看到我都走不动路了……”

    “六叔,没想到你这么风趣,比我还自恋。”

    叔侄二人大笑不止,李自才的确是带有私心的,不想沈中亦这个商业奇才,蜗居在沈文信的小庙,想法设法要刺激沈中亦。

    简单的说,有点挖墙脚的意味,沈中亦看得很通透,并没有明说,对李自才的做法,选择了装傻惮度。

    如今的他,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拼劲,少了年轻时候的锐气,不希望再去争名夺利了,那块灰色地带,沈中亦不愿踏足半分。

    “今晚李自才我去参加一个舞会,地点在龙城大酒店,好像有一个余兴节目——慈善拍卖会。”

    “太巧了,今天那个李铭也我去龙城大酒店,难道他们是一路的?”

    “李铭?哦,我知道了,怪不得我觉得今天早上来的那个年轻这么熟悉,原来是李自才的侄子。”

    “不会这么巧吧?他们叔侄的关系好不?”

    “叔侄之间没有什么大的仇怨,可是,李自才与他得哥之间,因为上一代的怨恨,所以一直关系不怎么样,这次去参加那个舞会,也是因为业务上的合作原因,并不是卖他李铭的面子。”

    看来富豪的家庭背景并不是外人想象的这么和谐美好,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自才、李铭尽管是叔侄,却形同陌生,上一代的恩怨,直接影响了两家人的关系。

    不过听到了有慈善拍卖会,沈文信倒是起了兴趣,如果有好的物件,买下来收藏也不错,一步一步走来,沈文信从一个外行人,开始了解古玩这个行当,每一件器物带给他的震撼,逐渐由衷地喜爱上了收藏,不仅仅是吃饭的,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中意。

    “那我们一道去,可是这个舞会,要带舞伴?我对参加这类的节目,没什么经验啊?”

    “你可以带陈黎去嘛,年轻人多结交些人总没错的,我嘛,都老了,坐在一旁看你们年轻人表现就成了。”三十八岁的沈中亦经历了许多外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从事业的巅峰,跌落到谷底,徒步跑遍全国,随后发狂了几年,最后恢复了过来,得知了父母已逝。

    这种精神的打击,让此刻的沈中亦在看事对人方面,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

    还差十二年到五十岁,却真正意味上达到了“知天命”的境界。(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