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作品:《摸宝

    沈中亦看到两人有什么私事要谈,很识趣地了柜台与倪秉正扯一些家长里短,偷学些鉴定知识,六叔向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有这样的平台,怎么能不多汲取下呢?

    根雕茶几上,沈文信泡了一壶新茶,倒了一杯给赵大海之后,询问其来此的目的,说道:“老领导,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您来不单单是找我叙旧吧?一定有事,不过您放心,只要在我力所能及的,作为您原先手下三千天兵天将的一员小卒子,我自当效命。”

    “文信,什么时候学会古代酸儒的口吻说话了?没事就不能找你喝喝茶,看看你的店铺?还别说,你这间古玩店颇有规模啊,不错,不错……”赵大海喝了一口茶,环顾四周,摸宝行的内设愈加完备,惹得赵大海啧啧称奇。

    沈文信原先来到商思县的时候,也跟他说准备开个古玩店,他以为面积也就四五十平米左右,谁曾想不仅超过了一百平米,里面的装修都很逝典,符合古玩店的主体,并且人员齐备,每个人都不简单啊!

    单说外面的保安,生得孔武有力,身材高大,一看就是练家子的,从这个细节上看,摸宝行的规模挺大的,虽然看似冷清,估计搞不好一桩买卖就是上百万,上千万的,根本不在乎人气,老客户稳定就成了。

    事实也差不多,只是还没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模式,沈文信也只是在摸索之中,总的来还是盈利的阶段。

    大概估算这家摸宝行,出售的物件也有上千万了,收购的好物件,除了倪秉正捡漏到的乾隆初年的青花刮须盘之外,还没较大的漏出现。

    沈文信自己到外面无意中碰到的大漏,不算是摸宝行内的功勋。

    “过奖了,赵老哥,有话直说吧,我们之间的交情,没必要转弯抹角的。”沈文信看出了赵大海有些为难的样子,原先的那个直性子的赵所长全然不见。

    赵大海与沈文信尽管此前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一直当沈文信是小老弟,不仅多加照顾,还教导了不少有关考古研究方面的知识,让沈文信受益匪浅。

    在那段工作期间,沈文信多次发生事故,赵大海都而出,让沈文信数次转危为安,两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上次专程前往商思也是表达对上次沈文信住院期间的感激,不得不说,沈文信还欠赵大海一笔人情债。

    “既然这样,做老哥的也不跟你打马虎眼了,今天到这里,的确有事相求,一是,打算买一个古董;二则是,想要你和我一起,到我上级到他家里面鉴定一个宝贝。”

    “这些都好办,杨宇去给我拿洪宪碗过来。”沈文信喊了一声,赵大海听这个名头,一看就是价值几十万的老物件,哪里肯要,而且自己带来的钱根本不够啊!最重要的是,如今送礼给上司也有一番讲究,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古董,会让人落下把柄的!

    赵大海连忙说道:“文信,别给我拿这么贵的,我带的钱不够,拿个几万的就成了。”

    “老领导您就放宽心,您亲自到我这里,哪里要你出钱的道理,这个碗就当我送给你好了。”

    沈文信拿下这个洪宪碗,也就百来块,虽然市场价是30-40W,却不足以表达沈文信对赵大海的情谊。

    所谓上有政铂下有对铂说的就是这种。打通关节,单凭能力,那寿方说辞。

    “嗯,那我就陪老哥走一趟。”沈文信、赵大海上车之后,经他的指引,两人抵达了一个中档小区。

    “裴局长住在这里?”

    “是啊,沈老弟,你的座驾很拉风啊!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身家不菲了,让老哥刮目相看。”

    “哈哈,多亏老哥在商思的栽培。”沈文信谦虚地道,停好了车,与赵大海来到了裴建民的住宅,一个大腹便便,官派充足,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到了来人之后,有点惊诧,指着沈文信说道:“是你!”

    “裴局长,别来无恙啊!”沈文信见到了他,内心也震了震,表面看来,却极力保持镇定,笑容有点僵硬地道。

    这个裴局长就是那个土豪高中生用象牙笔筒换了苹果手机的败家仔,沈文信有点乘人之危的嫌疑,在龙城高中家长会之上偶遇了裴建民,当时断然拒绝了归还象牙笔筒,这使得裴建民耿耿于怀。这个时候,冤家路窄,分外眼红。

    赵大海并不知晓其中的内幕,还在庆幸自己找了一个裴局长认识的人来鉴定,说道:“裴局长、文信,你们两个一早就认识啊?那实在太好了,我就不用再互相介绍了吧?”

    沈文信此前在家长会上,那个王老师推他上台,个人的信息资料之类的,都和盘托出了,裴建民自然知道。

    只是碍于所谓的古玩圈内的规矩,没有和沈文信过多的纠缠,吃了一个暗亏。

    “不用了,沈老板的大名谁人不知啊,在龙城收藏界内‘名头’很响!”裴建民说到名头两个字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有暗指沈文信出手不光彩的意思。

    的确,初入收藏界的沈文信,截下了裴建民赠送给儿子的象牙笔筒,这件事情,沈文信也感觉不地道,不过当时沈文信经济拮据,好不容易遇到宝贝,能不拿下吗?而且捡漏这种事,你情我愿,属于合法所得,裴建民也不能指摘什么。

    本身他那件象牙笔筒也是捡别人的漏啊!

    沈文信只是有点担心,这对于赵大海的仕途不利,害怕裴建民给赵大海下套,所以尽量放低身段,好好为裴建民鉴定一二,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当务之急的。

    “裴局长太过誉了,小弟哪里当得起啊,我也就是一个混口饭吃的,之前有什么做错的,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三人坐定之后,沈文信以茶代酒,敬了裴局长一杯,看沈文信这么说,裴建民的气消了不少,况且这次他跟赵大海一起来,也要顾及子。

    那件事情沈文信没有直说,还是挺会做人的,喝了这杯茶,裴建民也是有求于人,这次通过赵大海,找来了沈文信,是有关鉴定一个物件的事宜,还要仰仗沈文信呢,因此不能处得太僵,那件事情,总得来说,还是自己的儿子不通世故,不能都怪沈文信。

    想通了这一点,三人开始闲聊了起来,裴建民对沈文信有关鉴定方面的知识愈加的佩服,关系缓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