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作品:《摸宝

    沈文信足足看了一个晚上,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如果不是内急当中无意中瞥了一眼闹钟的话,他还以为只是晚上9点左右,哪里知道已经是凌晨1点多左右了。

    “倪老、杨宇还处在休假之中,偶尔代班倒没什么,连续性的上班的话,就显得我的决定无关痛痒了,对以后摸宝行的发展并不利。”想到此处,沈文信匆匆洗了一个澡上床睡觉去了,明天他可不敢再翘班了。

    作为一个老板,起着引领、向导的作用,一次,两次开小差、缺席坐镇倒情有可原,长时间的话,员工们虽然表面上不会说什么,内心里面肯定会有想法,进而产生连锁反应,使得摸宝行的工作效率缓慢,一环连着一环,损失将无法估计。

    昨天完全是因为吸收了三品孔雀金光,自身难以承受,身体呈现了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昏迷了一天左右。

    沈文信也估计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在袁天罡的出租房内贸然吸收,这个决定看来是明智的。

    次日一大早,沈文信精神抖擞,拿着一把现代工艺品灯刀,这是不久前沈文信在接连遭遇了土匪之后,让杨宇准备了一些自保武器,而这把唐刀正是从网上花了差不多三百大洋买来的仿古唐刀,并且开刃了,不说削铁如泥,至少砍瓜切菜没什么问题。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的武器——唐刀。

    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

    有趣的是,杨宇下单买这件唐刀的时候,商家还附送了一本剑谱,似乎叫什么《独孤九剑》……

    沈文信可不指望这种地摊货的武功秘籍能够修炼成绝世神功,他现在也就是三板斧,拿着唐刀来耍一耍,顺带锻炼下身体而已。

    心随意动,沈文信胡乱劈砍、刺扎,竟然有模有样,惹得早起的上班族、大妈大婶侧目不已,看沈文信的架势,不是练武术的就是有真功夫的,气势如虹啊!

    他倒是没有自觉性,一个劲舞刀,大开大阖,如入无人之境,沈文信似乎看到面前有一个假想敌,嗯,对!就是一个穿着什么铜丸铠,头戴鹿角盔,手持类似于唐刀的武器,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口呼什么鸟语,唧唧呱呱的,甚是烦躁,沈文信一刀劈开这个矮冬瓜,解除了沉浸在其中的幻觉。

    环顾四周,却发现摸宝行周围汇聚了几十之多,沈文信收刀之后,群众们自发地鼓起掌了。

    有不识相的年轻人议论道:“他是在耍什么岛国刀对吧?”

    “井底之蛙!这是唐刀,舞得自然是唐刀的绝世刀法,没见识啊。”

    “这个年轻人的刀法全是杀招啊,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的感觉,一定上过战场的,搞不好是什么特种兵呢。”一个中年人评头论足道,似乎对刀法颇有研究。

    屈大龙也跑过来了,眼冒金星,崇拜之情显露无疑,说道:“老板,你深藏不露啊,连唐刀刀法都精通,这门刀法早就失传多年了,我听师父说,如今根本就没正统灯刀刀法,都是模仿东瀛正仓院保存灯代刀法。”

    “喂,严老哥啊,怎么想着给我打电话啊?”

    “是这样的,上次沈老弟你帮我鉴定的《官子谱》古籍,吸引了围棋界的元老,华夏国手,棋圣聂景老先生。今天下午我们新星围棋社打算以鉴赏过百龄著作真迹《官子谱》举办一次围棋交流会,所以你过来,不知有空吗?”

    如果不是严纲手里面有聂大师感兴趣的真迹《官子谱》,还真的无法请他出山,聂景老前辈可是围棋界响当当的人物,头衔多得吓人,当之无愧的棋圣国手!

    今年60多了,如今指导年轻的国家级别的职业棋手,声誉响彻国内外。

    沈文信也听过聂景的名头,虽然在围棋之道只是一个入门级别的菜鸟,经过吸收了古董内历代先人的棋力,围棋的潜力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从新手到业余4段,再往业余7段增加中。

    聂景作为一个职业九段的老前辈国手,能和他交流棋艺,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沈文信怎么会不答应呢?

    “算了,既然下午我要参加严纲的围棋交流会,店铺暂停休业半天得了,反正下午人流量不会超过上午。”沈文信不想再出尔反尔,这么快又请倪秉正来代班。

    而且还有一层想法,就是让刚熟悉摸宝行环境的付元元,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一个下午的假期,他就不至于再东奔西走了。

    跟员工们说明了情况,大家也没什么意见,毕竟老板说放假,作为打工还会反对?这种好事可不经常有的。

    沈文信吃过了中午饭,独自驾驶着悍马H1前往新兴围棋培训社的所在地,早到了半个小时左右,许多人还没到场,恰巧沈文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人身影。

    聂景老前辈!此刻严纲正跟他展示那本《官子谱》,聂景国手,身穿一套灰色西装,头发蓬松,表面看起来头发没有苍白,似乎是染过头发了,乌黑光泽。带一副银边眼睛,整体身材略微有点胖,步入中老年的人,基本上都有啤酒肚的毛病,聂景也不例外,气质很沉稳,一副深不可测地样子。

    品鉴着古人著作的《官子谱》,聂景感慨万分,表情很凝重,认真研究、观看着难能可贵的围棋名篇,感受过百龄高山仰止的气概。

    对于他这个段位的职业棋手来说,《官子谱》早就了然于胸了,而且聂景的棋路,向来收官阶段无懈可击,得到了世人的赞誉,这也是因为聂景自小就通读《官子谱》的缘故。

    与过百龄这位明代末期的围棋国手解下了不世之缘,故此一听严纲的话,立马坐飞机赶了过来,不顾身体近些日子不佳的情况,只是要亲眼目睹《官子谱》真迹!这种心情,不是他本人很难理解。

    而且推辞了许多讲座、采访、训练之类的,专门赶来参加一个市级别,名不见经传的新星围棋社的交流会,可见聂景的激动之情。

    沈文信到场的时候,严纲、聂景都还沉浸在鉴赏古谱的情况之下,并没有发现沈文信已经悄悄走到了跟前,与围棋大家近距离接触,让从小就对围棋感兴趣的沈文信极其兴奋。

    聂景的粉丝在国内还还是很多的,只是这些年退居二线了,很少出席什么比赛,因此大家对聂景老先生都有点淡忘了,但是不可否认,年过60的聂景依然为我国围棋界输入了不少的优秀职业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