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匠人们

作品:《农夫三国

    敢说这话出来的,定然只有神医之徒小名医李当之了。

    这一年来,谷中伤兵渐痊愈,数千老弱中能有多少病患?有另外两位医匠在,小名医李当之便闲了下来,除去教导女童识别药草,竟是无事可做,受华佗影响,他亦心怀济世之念,之前一直四处云游,以治病救人为乐,如今却被拘在这小小贼窝里不得外出,自然浑身不自在。

    压抑得久了,这性子中原有的一份癫狂便开始抒发出来,这不,也不分场合,说完话就突兀地窜上前来,一把抓住太史慈手腕,竟是当场把脉。

    皱着眉头细诊后,他又不客气道:“这人之前受冻创颇重,如今表症虽痊愈,体内却有寒气积压,时日久了终要成祸,若再不疏导,仙人也难救治,说不得便要壮年逝世!”

    这妖人无端咒自家,太史慈顿时甩开手,双眼一瞪,已有些怒了,只是拿不准他在谷中身份,强忍未发。

    《演义》里,太史慈最后是在合肥中埋伏,被张辽遣弓弩手射成重伤,回营不久即死,但历史上却与此不符,因刘表从子刘磐屡次寇犯,只太史慈能抵挡,一直被孙策孙权兄弟俩委派统领南方诸将,四十一岁时便病逝了,确实是英年早逝,临死前发出的感叹流传千古:“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死乎!”

    如此名将不得长寿,死在病榻而非战场,自然让后人叹息不已,追其因由,或许便是青年时避难辽东,在苦寒之地埋下的病根也说不定。

    邓季不知晓这些,不过李当之在谷中年余,医术高明已能肯定,神医高徒的话可不敢不信,忙扯着他道:“双戟客乃无双之士,先生可有救治之法?”

    冻伤已好了数十日,感觉自家身子并无甚异状,太史慈便发言阻道:“生死有命,足下乃一军之主,岂能信此骇人之言?”

    皇帝不急太监急,见他不经心,邓季免不得解释一句:“子义兄当见礼,这位李当之先生是沛国华神医高徒,并非妄人!”

    华佗的名号中原州郡俱都在传颂,太史慈自然也曾听闻过的,这才变了面色:“可是号称华仙人的?慈言语无状,先生莫怪!”

    这些贼人都尊重师傅,自家也有荣焉,李当之这才从鼻中哼了声,接口道:“以滚热药汤温泡月余,或可驱解一时,只恐不得根除,其后若能遇家师,得他开方再调养过,便可无妨!”

    华佗虽并不是真的仙人,却一直云游悬壶四方,踪迹可难寻得紧,邓季无法,只得先央李当之:“既如此,请先生开药方温养,日后有幸遇华仙人再请他看过就是!”

    邓季为自家尽力求医,太史慈也不好没表示,亦郑重谢过了。

    伍氏全族从贼后,谷中大部分药草倒都不缺,李当之嘴里念叨着,独自斟酌药方去了。

    待李当之离去,邓季让韩齐先安置太史慈住下,唤人等将他抬回屋里,又使郭石去将铁匠们请来。

    在邓季这谷里,能打制百炼器械碟匠才能享受如同勇卒一般的待遇,其余则与辎辅兵同等罢了。

    邓季臀上伤重得厉害,虽有娇滴滴两个美人在侧,这几日却也只得禁了欲,心痒起来便怎么也按捺不住,又见二妇自顾说话将自己晾着,忙插口道:“你轻些就成,想必已不碍事!”

    伍氏捂嘴“扑哧”一笑,对焦氏白眼道:“他那许多样式,也只你能伺候!”

    说完,自家也觉得脸红,忙掀帘子进去了。

    身为姬妾,又当虎狼之年,焦沁在向来比伍氏放得开,这一年多,邓季小电影上学来的手段已全都传给她了,自然是知晓其中意味的,待她红着脸回过头来时,眼角已尽是春潮。

    正是寒冬时节,还是炕上暖和,小心从塌尾上去,焦氏忙钻进被褥中,松开云鬓,先褪了自家衣物,才又来替邓季宽衣。

    若是大力碰触到,臀伤仍旧疼痛,邓季也免不得尽力配合,好半天才成功脱去,焦姬将衣物叠好放到塌脚,凸凹玲珑的便贴了上来。

    妇人伸手往身下一摸,嘴里便不由吃吃笑出声来,原来不用她再去,那丑物早已是杀气腾腾的了。

    两团挺拔的胸丘轻磨一阵,妇人玉齿咬在少年上,香舌挑动,沿着肌肤一路细咬往下,没多大功夫,便将那**之物吞入喉中。

    调教这尤物年余,如今总算有成,邓季忍不住便“哦”了一声。

    焦姬很是卖力,奈何少年憋得久了,许久才得泄身,妇人取丝布擦拭得干净,躺到邓季怀中来。

    肌肤相接,任少年把玩着,焦姬在他耳旁轻语道:“今日,夫人可很是担心哩!”

    伍窕这大妇尚不知,焦姬早已成了自家密探,邓季嘿嘿一笑,怕屋内妇人听见,亦放低声音:“担心何事?”

    “去年劫的这许多粮,既已有人知晓,定再保密不住,谷中便要不安稳了么?”

    待襄平人来,四十万石粮的交易动静可不小,还怎么瞒过别人去?轻叹口气,邓季并未接话。

    侧脸小心看看他脸色,焦姬又轻问道:“真如此么?”

    这是男儿的烦恼,岂能让妇人挂怀,点点头,邓季哄道:“莫忧,有我在呢,便是黑山贼众全聚过来,也只是要粮罢了,若得寸进超真逼急了我,留堆灰烬与他们就是!”

    注:青龙戟大概是后世的叫法,汉朝时尚不知如何称呼,有知晓的朋友麻烦告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