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宋家也有出力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每天继续两更,谢谢兄弟们捧场支持)

    沈淮毕竟要算陌生人,他一赚屋子里的人说话就放开了。

    杨海鹏揪住赵东问:“梅溪钢铁厂就是屎坑,这个你心底清楚啊,怎么转头就答应跳下去?”

    沈淮明确说了不能把谭启平的事情透露出去,赵东只能含糊的把球踢给熊文斌:“我还是相信老熊的判断……”

    “赵东去梅溪镇未尝不是机会,”熊文斌替赵东打圆场,说道,“梅铁钢铁厂看上去问题更严重,但处理起来相对灵活。而市钢厂是省重点国营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很差,甚于大大小小的管理人员都要通过市里任命,短时间里看到有解决问题的可能。赵东与其留在市钢厂煎熬着,还不如出去闯一闯。”

    熊文斌的理由谈不上充分,但他在内在外的威信都脯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赵东的确应该考虑去梅溪镇。

    倒是周明提到关键问题:“刚刚沈秘书都说,他到梅溪镇顶多就是镇党委副书记,不要说他的靠山已经倒了,就算靠山没倒,他一个镇党委副书记,初来乍到的,也很难直接干涉镇企业的人事安排吧?”

    女人们聚到一些也是嘴碎,在厨房里做弄晚饭,便聊到沈淮失去了靠山,很快就会从市给踢到梅溪镇的事情。杨海鹏走过来,口快又将沈淮有意拉赵东进梅溪钢铁厂的事,跟这几个女人贩卖了一遍。

    肖明霞倒是不反对赵东去梅溪镇。

    她对梅溪钢铁厂的复杂情况又不了解,认为只要进到梅溪钢铁厂,哪怕梅铁钢铁厂是个远不能跟市钢厂相比的小厂,只要进去真能当上高层,怎么也要比留在市钢厂当一个谁都能捏的小科长强。

    她以及其他人所担心,沈淮都自身难保了,还有没有能力将赵东送进梅溪钢铁厂去?

    “所以说是要竞聘,”赵东摸了摸鼻子,说道,“不过现在都是没打谱子的事,才说个头。去不去都还没有定,梅溪镇要不要我更没有影。”

    他说话做事都有分寸,把这个话题给搪塞过去。

    “我觉得这个沈淮不靠谱,他可能还有些背景,但就凭着他今天砸花盆这事,就怕他把你给坑了。”周明坚持不懈的劝赵东,也许是个人对沈淮的感观不好所致。

    赵东笑了笑,神情间倒是更坚定了。

    沈淮也只是说谭启平可能会到东华来担任市委书记,也没有说定、说死,官场上的事情,随时都会出变故,就跟陈铭德的意外病逝一样,但要是一点担当都没有,凭什么叫别人看重自己、顶自己上位?

    说实话,赵东到现在都还没有明白沈淮为什么单单找上他,但既然沈淮在他的人生之前打开一道不同以往的大门,怎么也要走进去闯一闯。

    熊文斌坐在那里没有说什么,有事情是必须要自己做决定的,赵东要真没有豁出去的勇气,凭什么叫沈淮顶上他位?

    高天河与吴海峰两人之间虽说矛盾不可化解,但也不会毫无顾忌的撕破脸。

    市里很快就通过周裕担任唐闸区常委及常务副区长、葛永秋担任霞浦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等多项人事任命。

    按说葛永秋是可以直接担任霞浦县委书记的,但吴海峰不乐意看到高天河痛快,在市常委会议上阴阳怪气的强调:“陈副市长的不幸病逝,市招待办要承担责任,葛永秋不能第一天当众做检讨,第二天就高升。否则的话,以后还怎么开展惩前毖后的工作?”硬把葛永秋往下按了一头。

    不过,周裕调去唐闸区,也没有直接挂副书记,两边算是抹平。

    市里对这些人事调整议论纷纷。

    知道市钢厂拳殴事件以及沈淮的组织关系将调到霞浦县的机关人员,都以为沈淮倒了靠山之后,报应这么快就降到头上。

    他们都幻想着沈淮结结实实的落葛永秋手里,将是何等的求生不能、求死也不能!

    沈淮期间回过几次市办,处理组织人事调动的程序,以往同僚与他的关系就极冷淡,这次更是躲瘟神似的绕着走。

    知道更多一些内情的人,又知道沈淮在省里还有些关系,认为葛永秋至少不敢过于明目张胆的欺负沈淮;但见沈淮没有离开东华回省里,也认为他在省里的关系有限,不至于会让葛永秋太顾忌,他们打着看好戏的心思。

    也是十月初,省委正式找吴海峰谈话,确定吴海峰直接进人大当主任,连平调出东华的机会也没有。九三年时,中央甚至有老同志建议把人大与群众团体并列,可见当时的人大地位有多低下。吴海峰虽然谈不上彻底失势,也将退居二犀离开权力的核心。

    由于这时沈淮下乡镇的事情已定,高天河、吴海峰等人也给迷惑住,没有想到会是谭启平空降到东华担任市委书记。

    吴海峰做交易还算是有诺必遵,在市委组织部给沈淮的考评语里,就明确提及他有经济专长,宜分管经济工作。虽说组织关系于十月初调入霞浦县,名字也列到霞浦县乡镇党政机关干部的人事调整名单之列,不过沈淮不急着去霞浦县报道。

    也不知道周裕是为适应新职务忙碌,还是刻意躲开自己,沈淮每天都坚持去市游泳馆游上小半天泳,但不管多早,都再也没有遇到周裕。

    大半个月来,沈淮算是彻底在熊文斌家里入了伙。

    好在熊黛玲早已经返校,没啥事也不会回东华,白素梅虽说防沈淮如防贼,但小女儿都去了省城,也就不介意沈淮蹭他家的饭菜。

    或许是因为没能与闻机密心里闹不痛快,或许是本身看沈淮不顺眼,熊文斌的女婿周明,在那之后就一直没有回过筒子楼。

    杨海鹏最终支持赵东去梅溪钢铁厂,也动起他的小心思来;筒子楼这爆他跑得比赵东还要勤快,三五天就自以为跟沈淮厮混熟了。

    省里也是一直拖到十月十六日,看到陈铭德的死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才正式讨论东华市班子的调整问题。沈淮在当天中午就接到谭启平的电话,知道谭启平就任东华市委书记的组织程序马上就会启动,当即骑着熊文斌家那辆给他霸占下来的自行车,就直奔梅溪镇而来,准备他赴任的事情。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