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弹冠相庆总有时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会议一直开到十一点钟才结束。

    梅溪镇党委书记杜建完全蔫下去;副书记、镇长何清社跃跃欲试,一副愿意配合沈淮的样子;而其他镇领导、钢厂的管理层,也都看不出有再敢搞鬼的迹象;钢厂的产能释放不足,也没有安排夜班,除了必要的值守工人外,职工干部也都各自散去——看情形大体如此,葛永秋也无意再留在梅溪镇,连夜返回县里。

    杜建、何清社等镇领导以及钢厂科室负责人及副厂长都相继离开;市局的刘卫国留下联络方式后,也开着警车先返回市里。

    今天一天对沈淮来说,多少显得漫长而曲折,虽然人很疲惫,精神还是。

    “好端端,把老熊你也惊动不得安生,”沈淮搓着手,对最后还留下来的熊文斌、赵东、杨海鹏三人,笑着说道,“对着葛永秋,大概也没有咽下几口饭。镇上应该还有馆子没有歇下来,我们先找个地方填下肚子!”

    杨海鹏跟着熊文斌的身爆冒充市委的工作人员,得以参加后续的事情。

    杨海鹏问沈淮:“这就放过万虎公司?真正要从梅溪钢铁厂挖下去,应该能把高天河父子连筋带骨的挖出来……”

    沈淮摇了,说道:“未必啊,万虎公司毕竟是跟钢厂签了经销合约的,要查就必须雷厉风行的封存万虎公司的帐目,我们没有这个时间啊。再一个,要是直接想查高天河的话,则必然要得到省里的首肯,没那么容易。我们还是要往前行,死揪住历史包袱不放,未必就有好处……”

    “沈淮说得对啊,”熊文斌有感而叹,“矛盾过于尖锐,对开展工作并不是总是有利,斗争还是要讲些迂回的艺术……”

    熊文斌还是不能完全确定沈淮的意图:是没有私心的拯救梅溪钢铁厂,做出成绩、做出政绩,以便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还是控制梅溪钢铁厂牟求私人的利益。

    熊文斌也没有把话说太透,这些年来的教训,也叫他明白,太讲原则是行不通的。

    四人离开钢厂,开车沿学堂街往北走。

    过了十一点,沿街店铺早都关门闭户,灯盏也没有亮几处。

    沿街又没有路灯,虽有淡淡的星辉洒下来,路上还是黑漆漆的,倒是接待站还意外的亮着灯。

    车停过去,陈丹等人一窝蜂从接待站里走出来,不单周明在等他们,连赵东的女朋友肖明霞也在接待站里。

    沈淮搓着手,笑道:“合辄着你们就没有事做,在这儿等着过夜啊!”

    “今天发生这么多事,连高市长都惊动了,我们又哪里能坐得住?”周明热切的走过来,说道,“小肖是赶来等赵东的,怎么样,赵东的副厂长落实了?小肖可是在等着庆祝啊。”

    杨海鹏又喜又愁,他做建材才两年时间,能攒下多少积蓄?就算把房子抵押出去,也就能筹十几二十万的资金。

    当然,东华地区的钢材贸易,处于万虎等少数几家贸易公司的垄断之下,利润极高。如今梅溪钢铁厂打开一道缝隙,对很多人来说,就是难得的机会。

    更为关键,其他钢铁厂,想要绕过万虎公司出货,还要权衡能不能得罪起市长公司,而梅溪钢铁厂经过今天这么一闹,万虎公司至少不会在市场太过明目张胆的打击梅溪钢铁厂的钢材销售——这对在东华地区代理销售梅溪钢铁厂的经销商来说,是眼下最关键的一个有利条件。

    “说实话,梅溪河沿岸想做钢贸的小老板,也有好些人,但都没有胆子到去万虎公司嘴里去争食,”杨海鹏说道,“今天这一闹,我想或许有可能把他们中一些人联合起来,拿梅溪钢材厂的经销权……”

    “具体什么方式你去考虑,有需要我跟赵东帮忙的地方,说一声,不过,你不能光想着占钢厂的便宜。”沈淮笑道,知道杨海鹏以前是市钢厂的骨干,又做了两年的建材,对里面的门路应该摸得比他们透彻,关键是必需时再提供些支持。

    周明看到杨海鹏鞍前马后的跑了这么一通,立马就得到能看得见的好处,心里也是说不出的羡慕,但是心里也疑惑:

    沈淮以前是跟陈铭德从省里到东华的,即使在省里跟谭启平认识,关系也不应该特别的密切才对,至少没有跟陈铭德那么亲密,谭启平怎么就对他这么信任?还是说谭启平以为到东华初来乍到,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手帮他打开局面?

    周明这么想也没有错,沈淮都没有脸把宋家的招牌扛出来,谁又能知道他是宋家的子弟呢。

    他也的确是谭启平到东华来处理陈铭德的身后事,才正式跟谭启平接触的,之所以能迅速得到谭启平的信任,除了他帮谭启平顺利解决了陈铭德的死因纠纷,更为关键的,还是因为他宋家子弟的身份。

    说起来也好笑,明明是作为宋家的弃子给丢到淮海省来,但宋家的影响力又不时给他提供普通人绝享受不到的好处。

    看着陈桐满脸期待,走到接待站里,沈淮与熊文斌等人围桌而坐,要陈桐坐到自己身边来,说道:

    “我可以立即把你调到我身边工作,不过我细想想,这对你并没有好处。我还是希望你暂时留在车间里,从最基层参与钢厂的生产整顿,这样你才有可能扎扎实实的学到一些东西。像海鹏、赵东他们,大学毕业进钢厂,都给老熊扔到车间里工作了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才有今天的能耐。你要不信,你就问问老熊,看我有没有骗你……”

    熊文斌只当这些事是杨海鹏或者赵东跟沈淮提起的,说道:“提起这个,还是海文当年在车间耐着性子学习的时间最长,也把钢厂的技术摸得最透。要是我能一直留在钢厂,要选一个接班人,海文是首选,赵东其次,海鹏跟周明要放在后面……”

    看到沈淮对陈丹的弟弟陈桐颇为重视,熊文斌也便以长辈的身份教导他,“沈淮说的话很有道理,也不仅仅是学技术的问题,你耐着性子在车间当一年的普通工人,你能学到你以后人生所无法学到的很多东西。”

    陈桐略有些失望,还是点头答应下来,说道:“好,赵东哥他们也是从基层做起的,我也应该从基层做起……”

    沈淮笑了笑,说道:“那你给我立即回厂宿舍去,明天给我打起精神来上班去……”

    “嗯……”陈桐对沈淮也最是信服,捞不到夜宵吃也不气妥,当即就回宿舍睡觉去。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