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资产管理办公室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陈丹这段时间心思都系在酒店上,陈桐也继续留在钢厂,只是下班之后过去帮忙打下手;沈淮虽然每天都有关酒店的情况,但也只限于关心。

    钢厂的日常运转,沈淮要盯着不放。

    每天的管理层会议以及到三条生产线上走一圈,都要用去不少的时间,另外运营刚刚走上正轨,很多事情沈淮也不敢完全就放手,每天也是有一大堆文件需要签字。

    虽然很多地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经济体制上颇为大胆的进行改革试验,但大多数官员还是保守跟怯弱的。

    沈淮提议将镇企业办更名镇资产管理办公室,职能也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毕竟仅局限于乡镇,算不了多大的事情。没想县里也没有担当,将事情捅到市里。

    好在谭启平支持沈淮在梅溪镇做试验,镇资产管理办公室到十二月下旬就正式挂牌,沈淮兼任资产办主任,郭全担任副主任。

    当然,沈淮在资产办除了办事员,还可以再配备一到两名、跟郭全平级的副手。

    整个镇,有能力,又相对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党员干部,除了何清社跟郭全外,沈淮还没有发现有其他人的表现能叫他满意。

    沈淮是宁缺毋滥,而且资产办在他的设想里,相当的重要,又怎么可能愿意让位子给一些无能贪婪之徒占去,他现在宁可多往郭全身上压担子。

    企业办更名资产办,倒是简单得很;这段时间来的主要工作,也是把当前能划归资产办管辖的镇属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盘查。

    这项工作做得越彻底,无论是将这些镇属资产继续承包出去经营,还是改用其他方案,都才有可能制定更精准的方案跟目标,实实在在滇高梅溪镇的非税收入。

    这项工作主要由郭全带着三名原企业办划转过来的办事员在做,沈淮也将相当的精力投入进来。

    镇属经营性资产,最为核心的自然是梅溪钢铁厂。

    就算梅溪钢铁厂近两年给糟糕得不成样子,但还有个总资产过亿、净资产达四千万的大盘子。

    很多乡镇,甚至整个乡镇的经营性资产加起来,都没有梅溪钢铁厂这么大。

    除了钢厂外,镇接待站、文化站,还有镇影剧院、供销社、镇纺纱厂跟染织厂、毛毯厂、机修厂以及梅溪钢铁厂的几家配套企业,都属于镇经营资产,也基本上都承包出去了。

    元旦前一天的下午,沈淮捏着钢厂今天刚热乎出炉的月销售数据,赶到镇里。

    何清社跟个年轻人站在院子说话,看到沈淮过来,就撇下年轻人,追上来:“沈书记……”

    沈淮站在楼梯道前,等何清社追过来:“老何,什么事情?”

    产值、销售额做上去,增加的增值税只能说是超额完成国税指标,地税大概能增加几万元的城市及教育附加税费,比较有限;想要对镇财政有直接的好处,还是要看钢厂的实际盈利情况。

    “还要过几天才能核算出来,大体能有三百万左右吧。”沈淮说道。

    何清社这才真正的大吸一口气啊,心也腾的热了起来,下意识的抓住沈淮的胳臂,问道:“这个月真有三百万盈利?那算上税收,一个月的利税不是要超过四百万?一年不是要有五千万?乖乖隆地冬啊……”

    整个霞浦县一年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也就一个亿稍过一些。钢厂这边一年利税过五千,简直是叫人难以想象。

    想到这里,何清社又突然气愤起来:“真是难以想象,钢厂以前会亏得那么厉害!”

    “明年的盈利没有那么高。”沈淮笑道。

    他知道杜建身上的问题很大,但没有何清社此时想象的那么大。他为了振兴梅溪钢铁厂,将赵东、徐闻刀、潘成等市钢厂最有潜力的管理及技术骨干,都挖过来,市钢厂再这么差,也是一个职工数超梅溪厂十倍的大型企业,积累下来的人力资源,丰厚程度是普通人难以想象。只是像赵东这些人,在市钢厂没有得到善用罢了。

    “螺纹钢价格到明年还可能会下降,再一个钢厂要上‘除尘’等环境设备,明年的预期盈利会降许多。目前把目标定两千万左右,能完成这个目标,真就谢天谢地了……”

    “沈书记,沈书记啊,”何清社指着沈淮,激动的摆着头,笑道,“你是见过大世面的,觉得两千万也都无所谓。你看看我头两边的白头发,你猜猜看,这是为什么愁的?”

    “为什么愁的?”沈淮问道,见何清社两鬓真是多些白头发。

    “今年镇上税收情况不理想,农税及土地承包费完成不到七成,对的农民又不能采用强制措施,”何清社说道,“算来算,离县里所给的最低指标,还差四十万、税款。要严格说起来,最低指标都完成不了,我这个镇长是要给直接捋下去的。你说我愁不愁?你说说看,明年钢厂真要实现两千万的盈利,就算拿20%上缴镇上,也是四百万啊。梅溪镇一年能支配的钱才几个?一年多出四百万,能干我以往都不敢想的事啊!”

    “……”沈淮笑了笑。

    “对了,我跟沈书记你打个商量,”何清社说道,“这个盈利上缴,理应是到年尾再结算,但现在税款在元旦后就要上缴到县里,钢厂那边能不能先拔四十万,让镇上先将地税指标给填上?”

    “我看这么做好了,”沈淮说道,“镇上先用其他名义从信用社借四十万去补指标,到年尾,甚至拖到明年,拿上缴盈利还给信用社也可以。这样两边帐不至于搞混了……”

    “行,这方法也妥。不过要让信用社相信钢厂有盈利,才能把这钱借出来呢。”何清社说道。

    “钢厂在信用社有帐户,这个月的资金流转情况,信用社是清楚的,”沈淮说道,“信用社要是不听话,我胳就让把这个帐户撤消掉……”

    何清社而笑,钢厂的现金流,可能占到镇信用社六七成。

    一旦钢厂在信用社的帐户撤消,就意味着信用社业务规模锐减六七成,也就意味着梅溪镇的信用社主任很可能随时给捋掉……

    现在梅溪镇农村信用联社完全要看钢厂的脸色,沈淮一句话比谁都管用。

    何清社、郭全正为钢厂的复兴而兴奋、激动,何月莲进来。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