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礼金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先把熊黛玲、小黎赶赚沈淮又看了些资料,到七点钟,杨海鹏的电话打过来,才收拾收拾离开大院,从大楼东面与梅溪中学相通的小巷子,往北走去。

    镇、梅溪中学、文化站大楼依次从南往北矗立在学堂街的东侧,再往东,是平瓦房错落交叠的住宅区,中间是条狭窄的巷子。

    巷子没有街灯,只有旁边房屋透出来的光犀将巷子照得晦暗不明。

    文化站大楼北面,是梅溪河通过镇区的支流通塘河。

    文化站大楼一劈为二,临街的地段归渚溪酒店,从前庭进去,才是进镇文化站的大厅,北面还有一条临河的小街,客房部的门厅朝北,就对着通塘河。

    文化站大楼,依街傍河,地段可以说很好,只是这些年梅溪河跟通塘河都污染严重,走近能闻到很重的泥腥气。

    之前何月莲承包接待站,自己掏钱在河边竖了几盏路灯,跟接待站的配电箱相接;从塘河桥下来,沿河这一段的内街,何月莲都花钱整理过,还用草坪砖铺出几个停车位来——沈淮摸着下巴,从这几点看,何月莲还是有些经营的头脑。

    不过,在街灯下,暗沉色的河水上泛着白沫,应该是上游方向的印染厂又在排废水——沈淮暂时对这些还无话可说,有些事只能一步步的去做。

    就算是梅溪钢铁厂,老厂的烟囱还整天冒着黑烟呢,不时冒出褚黄色的浓烟团。他要拖到年后,钢厂财务才有可能上一套除尘、除硫设备,他现在还是要先保住全厂九百人的饭碗……

    包厢给安排在三楼,沈淮从侧门楼梯摸上去,在楼梯角看到陈丹站在那里等他,吓了一跳似的,说道:“一声不吭的,还以为做贼叫你逮住了……”

    “你做你的贼去,谁有心思要逮你?”

    陈丹横了他一眼,待他走上来,说道:

    “何镇长、杜书记以及几个副书记、副镇长人都没有过来,但都叫人郭全、黄新良带了礼金过来。黄新良在二楼请了一桌酒,说是综治办收尾庆功,把郭全也拉过去吃酒。钢厂的钱厂长跟老邵,汪厂长,织染厂的陈厂长、毛毯厂的褚厂长、水厂的周书记、赵厂长,何月莲,还有孙广武把孙远贵的礼金都带过去,我也记不得太多了,都不是小数字。他谬来就直接将礼金塞到前台,很多人转身就走了,连拒绝都没办法拒绝。我叫会计把礼金都记下来,你说怎么办才好……”

    陈丹对今天突然这么多人送礼来,也有些措手不及,一脸为难的将手里的礼金单递给沈淮看。

    沈淮挨着楼梯,翻看礼金单,有几个数目特别大:

    何月莲除了送花篮、送条幅,还送了四千元现金;孙广武送了两千,又帮孙远贵带了两千的礼金;杜建、何清社都是一千;承包纱厂的陈时钟送了两千;承包毛毯厂的褚文明——他儿子是镇上的小褚——也相当阔绰的送了四千……

    沈淮到梅溪镇,镇上那些个他记得人名、认得人脸的人,这名单上几乎一个都没落下。周明、熊黛妮夫妻俩送了两千;赵东跟肖明霞算一份,还替肖明霞的父母额外带了一千元的礼金。

    汪康升那边依次挪了个位子,将杨海鹏身边的位子让给沈淮坐。

    沈淮坐下后,就顺手把杨海鹏放在那只鳄鱼公文包拿下来,把信封塞进去,当事情没有发生过来,拿起酒杯,让熊黛妮帮他跟前的玻璃杯满上酒,说道:“今天这一桌是杨老板请客吧?那大家就多喝点酒,夜里再叫他安排车把大家送回去……”

    杨海鹏当然知道沈淮塞回来的信封是他送的礼金,但是又不好当着一桌人的面,再把信封拿出来塞给沈淮。

    鹏海贸易有六个合伙人,加上信用社贷款,凑出五百万的启动资金。

    杨海鹏也没有好心的将贷款资源跟其他合伙人共享,而是将三百万的信用社贷款直接归到他个人,然而再跟其他合伙人的投入资金摊算股份。

    这样,杨海鹏在鹏海贸易占了60%股份;有五十万的贷款,算到熊黛玲的头上,熊黛玲就占了鹏海贸易10%的股份,剩下30%的股份才在其他五个合伙人之间分。

    这些小动作,还是有些违规的;不过,沈淮也是视而不见。

    沈淮决定减少钢材经销体系的层次,支持海鹏贸易等经销商直接覆盖的是东华周围县市的建材市场,还把钢厂市场部的员工都打发下去,配合经销商去开拓市场,确保利润不给太多层次的经销体系摊薄。

    这样,鹏海贸易即使从钢厂拿货,要比早先的万虎贸易高出三五个点,但因为把市场做得足够细,实际的利润率并不低。

    这个月,鹏海贸易足足做出五百万的贸易额来,能拿出来分的利润不会低于三十万,这是杨海鹏在两个月前,连做梦想都不敢想的事。

    杨海鹏心里清楚:

    他能做梅溪钢铁厂的经销商,是沈淮点头答应的。

    他能拉出几个合伙人来,也是借沈淮的声望。

    他能从信用社贷出三百万资金来,把贸易量一下子做大,也是沈淮一手促成的。梅溪镇信用社,一年也就两三千万的放贷量,没有沈淮跟钢厂在背后撑腰,谁天大的面子都难从信用社直接贷走三百万?

    杨海鹏心里清楚,没有沈淮帮他这么多,他守着那家小建材店,在东华连个屁不算;就算沈淮伸手分走他一半的盈利,杨海鹏都觉得他没法说什么。

    所以沈淮把信封塞回来,杨海鹏一时间也搞不清楚,沈淮是一分钱都不肯收呢,还是嫌两万块钱太少?

    杨海鹏的忐忑心思,桌上其他人是无法体会的。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