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二)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二叔吴海峰就算从市委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但好歹也是市人大主任,只能说是开始走下坡,但并没有彻底的失势,故而谁上门来拜年都是正常,周知白见二叔为某个人登门来拜年而大惊小怪,他也好奇的凑过去看:“谁啊?”

    但见名单上梅溪镇党委书记沈淮的名字赫然在目,周知白也讶然的倒吸一口气,“他怎么会过来?或许是顺便吧,毕竟也是伯伯调他去梅溪镇的。”

    上门拜年名单里,一般不会出现乡镇级别的干部,沈淮的名字列在上面,还是相当刺眼的。

    “你谬来,有没有跟沈淮遇上?”吴海峰问道。

    “没有,”周知白摇了,问周裕,“姐,你呢?梅溪镇党委书记,应该也要算你的前同事吧?”

    周裕听弟弟有指桑骂槐的意思,更不愿意让他知道沈淮就是他眼里认为的那个“小白脸”,当即干脆利落的否认道:“我也没有遇到,”又问她二叔,“谭启平用苏唯军的儿子苏恺闻当秘书,沈淮应该诚惶诚恐的加倍去讨谭启平的欢心才对,他就不怕谭启平多想什么?”

    吴海峰微蹙眉头,说道:“许是他认为谭启平已经不把我视作威胁了,就想多结个人缘……”

    “梅溪钢铁厂今年的产值铁定能破三个亿,做到四亿也非不可能,”周知白说道,“沈淮有这么能耐,就是一条混江龙。谭启平不待见他,他何需一定要看谭启平的脸色?他不是还有个在中央部委任职的老子吗,不在东华,他随便换个地方,一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吴海峰猜想背后没有周知白想的这么简单,但听到梅溪钢铁厂今年的产值可能达到四个亿,还是吓了一跳,说道:“我记得九一、九二年都在一亿左右,怎么可能一下子翻三四倍?”

    吴海峰乍听梅溪钢铁厂今年的年产值很可能达到四个亿,吓了一大跳。

    不过吴海峰又不会怀疑侄子周知白的判断。他对梅溪钢铁厂有所了解,说到底还是为了鹏悦贸易之前能垄断对梅溪钢铁厂的炉料供应。要是侄子周知白对梅溪钢铁厂的年产量都判断不准,那就不足以管理鹏悦贸易了,不过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梅溪钢铁厂今年真的有可能把产值做到四个亿吗?”

    “连续三个月,梅溪钢铁向我们采购的炉料都稳定在四百万元以上,同时平江的丰立贸易也从年前开始向他茅应炉料,”周知白说道,“从其他数据综合来看,梅溪钢铁铁一月份的销售很可能在两千三百万到两千五百万之间,所以梅溪厂今年产值破三个亿,没有太大的悬念……”

    周知白又侧过头跟他姐说道:“你们唐闸区不是打算今年把梅溪镇并过去。这事宜早不宜迟。梅溪镇目前有意在压数据,要是真叫霞浦县知道梅溪钢铁厂今年能做产值做到四个亿,说不定就不肯把梅溪镇划出去……”

    周裕抿着嘴,带着戏谑的看着她弟弟,倒没有想到他如此看重沈淮,却连沈淮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倒不晓得他知道沈淮就是他眼里的“小白脸”之后,会不会跟她大发雷霆。

    “杨书记年前开始重视这事起来,不过区里对梅溪钢铁具体的产能潜力也不是很清楚。你说的是真是假?要是真的,我过两天就找杨书记汇报这事。”周裕说道,唐闸区委书记杨玉权,是吴海峰的老部下,吴海峰在意识到他开始走下坡路时,就直接把周裕放到唐闸区去。

    吴海峰点点头,对周裕说道:“有机会,你不妨跟这个沈淮多接触一下。”

    虽然他丢掉市委书记的位子跟沈淮有直接的关系,但人必须往前看。

    梅溪钢铁厂今年的产值真要能做到四个亿,炉料采购量就会有八九千万。高天河为了获得省里的支持,指使顾同向省里的关系户采购炉料,鹏悦贸易在市钢厂的业务萎缩得厉害,而暂时又无力反击,梅溪钢铁厂对鹏悦贸易的重要性就变得格外的明显。

    周裕知道纸包不住火,弟弟总有一天会跟沈淮正式的碰上面,但想到弟弟竟然要她替他跟沈淮牵线搭桥,就觉得有些啼笑皆非,只能说道:“我试试看吧……”

    ***********

    沈淮开车从北阁小区出来,杨海鹏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杨海鹏与赵东人在医院,没想到沈淮大清早就出了院。

    沈淮想着孙亚琳多半冷冷清清的窝在宾馆里,打电话给她,一起约在南园吃中午饭,杨海鹏跟赵东以及杨海鹏的妻儿跟肖明霞很快赶过来汇合。

    “尽快再确定一家炉料供应商,争取在三月之前,把对鹏悦的月采购额降到三百万以下……”沈淮与赵东、杨海鹏、孙亚琳坐在桌子的一爆吃饭时还能谈些事情。

    “……”赵东有些疑惑不解,他已知道前市委书记吴海峰跟周家的关系,沈淮此时给谭启平疏离,即使不跟吴海峰及周家拉近关系,也不应该拉远关系,说道,“鹏悦所供应的炉料,在质量以及价格上,比丰立还有优势;他们有意在唐闸区批地建码头,价格上还有进一步下浮的余地……”

    “没有吴海峰当市委书记,鹏悦一家私营想要批地建码头,难度很大,市没有谁会替周家担这么政策风险,”沈淮说道,“市钢厂那边对鹏悦的炉料采购量也在下降,应该仕同或者高天河的关系户进去了。我们两边挤压一下鹏悦,这样才能将鹏悦的潜力榨出来……”

    沈淮倒不会为周知白今天的无礼而生气,但即使要跟周家拉近关系,但也要先叫他们吃些苦头,才能让他们更重视这边。

    “你真阴……”孙亚琳咬着耳朵说道。

    沈淮淡淡一笑,只当孙亚琳在赞他,说道:“我有另一层考虑,就算要建炉料专用运输码头,我一不希望鹏悦主导来建,二不希望建在梅溪河叉口以西的江岸上。”

    “那你想建在那里?”孙亚琳问道。

    “鹤塘镇。”沈淮说道,“从我们厂建一条便道笔直往南,就两公里多点,就是鹤塘镇的江滩,码头建在那里,才是最符合我们利益。要是鹏悦当初选址在鹤塘镇,说不定我会助他一臂之力,现在只能对不起他们了……”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