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后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你怎么到过来了?”陈丹坐到车里,惊喜的看着沈淮。

    “我表姐无聊,拉着我到处乱逛,我想着与其到处别的地方给她折磨,不如让你跟小黎陪她,我还能图个清静……”

    “镇上你能走得开?”陈丹奇怪了,沈淮是党委书记,没听说党委书记大年初一还能到处乱逛的,何况镇上还正为雪灾善后工作忙碌着,沈淮是一把手,那更应该走不开才是,紧接着她又看到沈淮额头上的伤疤,问道,“你额头怎么破了?”

    “没事,就磕了点皮。”沈淮轻描淡写的说道。

    “是没什么事,就是从镇楼梯摔下来,人发热到四十度,昏迷过去还送到医院抢救。对了,你昨天打电话过来,我们都在医院里陪他吃年夜饭呢……”孙亚琳相当不配合,三言两语把沈淮卖了干净。

    沈淮打过方向盘,对着路边的一个电线杆子就要撞过去;孙亚琳举手闭嘴求饶,表示不会再说一句话出卖他的事。

    沈淮都来不及骂孙亚琳,看着陈丹的眼睛红了起来,忙跟她解释:“真没有什么要紧的,就走楼梯踏空摔了一跌,人有些感冒,叫他们夸张到必须要住院,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

    见陈丹不吭声,沈淮又说道:“你可千万别哭啊,等会儿到你家,还不知道你给我怎么欺负的呢?”

    “谁要哭了;你的身体好不好,谁要管你?”陈丹红着眼睛娇怨道,又让沈淮将车停在路爆“我也不要你到我家去,你就把车停这路爆我跟小黎进去收拾一下东西,一起回梅溪去……”

    沈淮轻轻的一叹,不想忤逆陈丹不愿意他见她家人的意思,把车停路爆看着陈丹与小黎沿小路往村子里走。

    孙亚琳疑惑不解的看着沈淮:“你不会真对她动了心吧?你要知道,无论是孙家、还是宋家,那些能说得上话的跟自以为能说得上话的,都有着病态一般的控制欲。”看到陈桐骑摩托从后面跟过来,也就不再说什么。

    沈淮摸了摸口袋,烟忘了拿,从陈桐那里接了一根烟过来,说道:“有点出息,不要动不动就跟街上的小混混动手,跌身份啊!”

    孙亚琳白了他一眼,说道:“喂喂,刚才好像是你下车打人两巴掌呢,不要这么一本正经的教训人好不好?”

    “我跟陈桐说打架也要讲究策略,没把握打赢的架,一定要忍住不能动手。给人家占点口便宜,辱骂两句算什么,好汉不吃眼前亏,以后就愁没机会找回来了?你看我,就算不能吓住那几个小混混,动手之前,也要先保证有个能打架的帮手在……”

    孙亚琳丢给沈淮一个“就知道你没什么好心眼”的眼神,看着窗外的乡村风景,也不管沈淮跟陈桐说什么话;过了一会儿,陈丹跟小黎提着几包东西,从村头走出来,一身浅金色毛皮的金子在麦田来回欢快的跑着。

    沈淮下车来,把车钥匙丢给陈桐:“车你来开,感受一下两百万的小车方向盘握上是什么感觉。开过这车之后,你就会知道再跟那些小混混在街上打成一团,有多跌身份了。你以后想做成什么事,鞋最重要……”

    陈桐这会儿已经不再为刚才的事恼火,接过车钥匙,又猎喜又惶恐不安,说道:“这车要是磕着碰着,修理费我可真型不起……”

    沈淮虽然想跟刘卫国好好谈一谈梅溪镇的治安工作,但他年后第一天回办公室,何清社、李锋、黄新良、郭全等人也都跑过来打招呼,再加上年后也积累了一些事,就把他上午的时间给打成碎片。

    沈淮不得不让刘卫国先跟负责综合治理的副书记李锋去交流工作,他先把手头的事情应付掉。

    中午临吃饭时,黄新良又带朱立过来谈织染厂车间改造过渡房的工作。

    织染厂车间改造过渡房的工程,之前两个小承包商杨桂荣跟白江,都主动退了出去。经过了解,沈淮才知道杨桂荣、白江压根儿就是朱立带出来的徒弟。镇建筑站解散之后,朱立债务缠身,也没有能力再维持原来的人马,才各自带一队接工程……

    自从孙亚琳跳出来搅局,沈淮知道他跟朱仪的事,不可能瞒过朱立,但也不知道朱仪会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她爸知道。

    沈淮也从朱立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来,从办公桌后站起来,请朱立进来坐,跟黄新良说道:“你去食堂打些饭菜过来,我们就请朱经理在我办公室里简单吃个中饭,吃过中饭方便直接谈工作……”

    党政办公室还有两个秘书在,不过黄新良还是照沈淮的吩咐,亲自跑到后院的食堂去打饭菜,也不问沈淮为什么不直接带朱立去后院的食堂吃工作餐。

    沈淮把资产办的日常工作都交给郭全负责,年后他就让黄新良把他的办公室搬到三楼、原先杜建住的办公室。

    沈淮还是之后才知道,办公楼虽然是八十年代中期建的老楼,不过这间办公室还是朱立负责装修的,当时花费了不少功夫。

    看着朱立坐下来还不忘打量这间办公室,沈淮心想他对这间办公室的情感一定很复杂吧,笑道:“杜书记调到县里去了。我本不想搬上来的,但想到空着也是浪费,胳还要请你帮我隔出一个接待室来。我一个坐这么大的办公室,太空旷了……”

    “沈书记这边人来人往的,就需要这么宽敞,接待室可以单独再整个房间。”朱立说道,他脸上的笑容宽和、浅淡,内心却有着波澜,他没有细问女儿她跟沈立在情感纠葛,但作为父亲,心思还是敏锐的,至少能看得出女儿并没有从一年前的那段情感里走出来,也就使得他对沈淮的感观错综复杂……

    过了一会儿,何清社拿了一份文件推门进来,说道:“朱胖子你在这里正好,你那份证明材料,还就差沈书记一个签字……”

    沈淮接过文件,是镇上拖欠朱立工程款的证明材料,朱立要以债权为质押,从业信银行贷出相应的款额,这份文明是必不可少的。

    这份证明材料由何清社签署、由及财政所盖章就可以了。

    何清社拿过来,一可能是尊重沈淮他是一把手,二来债权质押、实际由银行先代替镇上还款的形式看上去比较合理,但此前还没有先例。官僚体系还是趋于保守了,没有先例的事物,谁都不敢轻易尝试。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鞋,这一点连何清社也不例外。

    沈淮没有说什么,拿起钢笔试了试有无水迹,就直接签过字交给何清社,让他帮朱立把其他材料都备齐下了。

    朱立心情复杂的看着沈淮坐在公办桌后签字,何清社看了朱立一眼,心里倒是奇怪:沈淮担这么大责任,把他的事一次性解决掉,他怎么反应不强烈?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