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父子有别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田家庚这么一来,把左右众人都搞傻在那里。

    九四年,地方乡镇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撤并,全国共有近十万座乡镇。乡镇干部,要是只计算党政正职,差不多也能编出二十个陆军师出来。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权宦家族,宋家怎么可能会把镇党委书记的职务放在眼里?宋家人非但不会把小小的镇党委书记职务放在眼里,甚至会认为沈淮担任镇党书记的事,本身就是宋家给遭人耻笑的一个笑柄。

    至少宋鸿义在受谢海诚挑唆后,就是这么认为的。

    宋鸿军、宋鸿奇虽然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但也显然认为乡镇职务对宋家子弟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宋鸿军对沈淮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他劝沈淮放弃公职到他的公司去,倒没有什么恶意,只是纯粹的认为宋家子弟不应该在乡镇这么低的层次下熬资历。

    宋鸿奇应该说是对沈淮情况了解相对较多的。

    包括陈铭德因病猝逝,沈淮打电话给他父亲宋乔生求援,以及后来在谭启平的协助下花解了陈铭德污名危机,宋鸿奇都知道一些。

    不过沈淮在陈铭德死后主动要求去梅溪镇的事,宋鸿奇并不了解细情,他甚至以为沈淮是无奈给地方势力踢到乡镇。

    一般人怎么会相信有人会放弃地市机关的肥差,而去一个穷乡僻壤的乡镇当乡镇干部?而沈淮初到梅溪镇,是以行政正科去担任副科职,实际上是降了职的。

    在谭启平到东华担任市委书记,在宋鸿奇看来,这本应该是沈淮没有离开乡镇,到地市担任职务、快速晋升的良机,而沈淮却死活赖在乡镇,没有到谭启平身边任职。

    虽说谭启平给宋家的解释是沈淮在乡镇干出的成绩还可以,沈淮的意愿也是留在乡镇干事业。不过,在宋鸿奇看来,这仅仅是沈淮没有进取心的表现,他不明白,乡镇有什么事业好干的?

    人往往是以己度人的。

    差不多所有宋家人,知道沈淮在东华做乡镇干部,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想法。包括宋文慧、唐建民在内,都认为乡镇太低了,但他们跟宋家其他人所不同的,他们之前认为在乡镇磨砺,对沈淮是有好处的。

    事情并没有绝对。

    通常说来,乡镇在国内的政治版图上,位于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但全国近十万座乡镇,并不都是给垫政治金字塔的底层而完全没有光芒,总有那么几个异数,闪耀着叫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比如江东玉山、广南虎门、浙东织里等因经济发展特别出色而给竖为全国典型的明星乡镇,是不容人所忽视的。无法否认的,唯有地方真正的实权派官员,才有可能去占据这些明星乡镇的领导职务。

    同样,一个能叫省部正职官员都为之侧目的梅溪镇,自然也不会像宋家人之前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低下。

    甚至谭启平亲自打电话过来,夸赞沈淮在梅溪镇干得很出色,宋炳生也只一心认为谭启平适意配合不肖子沈淮造假,以达到讨好宋家的目的。

    所以田家庚越是夸赞沈淮、越是强调梅钢的改制试点工作,宋炳生心里越虚,但担心纸糊的大楼再漂亮、注水的成绩再诱人,都会有给戳破的一天,到时候只会闹更大的笑话。

    宋炳生心想着与其事后给戳破,给田家庚当成攻击宋家的把柄,还不如这时候自己就先把这个底揭穿,讪着脸跟田家庚解释:“田部长,许是你误会了。沈淮是在梅溪镇工作,但他纯粹是在乡镇瞎胡闹。所谓的改制试点,也只是他找几个人吹牛皮写几篇文章发表一下,不能当真,当真就要闹笑话了……”

    宋炳生这么说,倒是很符合宋鸿奇、宋鸿义以及谢海诚、孙启义等人的感观。他们也认为就应该是这样,在他们看来沈淮怎么可能会搞什么改制?只可能是找了手编了几篇吹牛皮的文章,然后造些假业绩数据到处忽悠,包括让孙亚琳到香港去骗钱。

    一定是这样的。

    宋鸿义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否定沈淮,恍然有悟的抢着说:“原来是小孩子过家家啊,跟到香港找人讨三个亿,还不是一回事吗?”

    看着四哥压根儿就瞧不起沈淮,就算田家庚看到沈淮在梅溪镇的努力,他都想极力抹除掉,宋文慧只能抱胸站在一旁冷笑不语。

    “哦,是吗?”听着宋炳生的话,田家庚将疑将信,看向沈淮,笑问道,“沈淮,你在梅溪镇搞乡镇企业股权改制试点,是小孩子过家家?”

    沈淮淡淡一笑,见宋鸿义站在他跟前,说道:“四哥,田部长问我话呢,站这么远回话,有些不礼貌,你是不是让我过去啊?”

    宋鸿义巴不得沈淮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能之辈,巴不得沈淮在田家庚跟前丢大脸,但这时候叫沈淮盯着脸驱赶,哪怕是往边上挪一步,都叫他有给抽一记耳光的感觉。

    宋鸿义脸上挂不住,但这么多人又看着他确实挡在沈淮跟前,叫他不能僵持,还是宋鸿奇伸手拉了他一下把路给让开。

    沈淮径直走到田家庚的身前,伸出手,朗声说道:“田部长你好,就股权改制这个问题,我跟我爸的观点并不一致,在这个问题上,我甚至跟我爸有所争执。他看到的弊端多,而我在弊端之外,看到更多的必要性跟必然性。所以,梅钢的事情,我爸也不是要故意瞒着田部长您……”

    “哈哈,真可谓虎父无犬子,”田家庚又漱哈大笑,沈淮这段话是完全说到他的心坎里了,又见沈淮是如此年轻,却表现出来普通人所远不及的自信跟从容,也叫他暗自心惊,实在没想到宋家小辈里竟然冒出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他握住沈淮的手,跟宋炳生说道,“两代人有意见代沟,那是真正常不过了,我跟我家那小子,也时常在家里争吵……”

    田家庚的话虽然说得圆滑,但田家庚话里的意思,无疑是说他的见识还不如他儿子。

    这一刻给儿子沈淮以及上司田家庚同时否定掉,宋炳生涵养再好,也不仅老脸涨跟猪肝似的,羞愧又难堪。

    沈淮看着他父亲宋炳生,心里只是一笑,说到底只是他自己心虚而已,不过这时候也不得不承认,他父亲宋炳生的能力是远远不及田家庚。

    两个人都将到淮海省担任要职,就算其他的工作不做,乡镇企业本来就书农业部下属的乡镇企业司分管,作为最基本的,在上任之前,总归要把淮海省的乡镇企业问题理一遍吧!

    “能力”这个词,说起来很虚,但有一点是肯定,你能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有准备,表现出来的能力通常就更强:田家庚对淮海省的现状显然已经有过深入的研究。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