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楼夜话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刚从谭启平家出来,接到潘石华电话时,都快十点钟了。

    熊文斌知道唐闸区常委今天会召开会议讨论两镇合并的事情,也知道潘石华这时候打电话过来,是说周明的职务安排。

    熊文斌想起刚才从谭启平家离开时,谭启平也提起周明的职务问题,谭启平所说的“周明到梅溪镇锻炼一下也是好事”的话,叫熊文斌琢磨了半饷。

    熊文斌心里是有些不想理会这事,不过就算没有谭启平的话,女婿的事情他不能一点都不上心,便在电话里跟潘石华约好,在住处附近的一座茶楼见面。

    到地方,熊文斌就让开车送他回来的黄羲先回去,他走进去,看见周明、黛妮、黛玲以及黛玲的同学辛琪也在茶楼大厅里打牌,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人,看着眼熟,想不起是谁来,还以为黛玲或辛琪的同学。

    “爸,你怎么过来?妈告诉你我们在这里打牌的?”熊黛妮看到她爸走进来,好奇的问道。

    熊文斌还没有从机关宿舍搬出去,住的地方很狭小,家里要有什么客人,都习惯到这边的茶楼来坐坐。

    “我跟潘区长约好在这边见面;周明在这里最好……”熊文斌说道。

    “熊秘书长,你好。”

    年轻人站起来很正式的打招呼,熊文斌颇为奇怪:“你是?”

    “我是梅溪镇资产办的办事员小褚,”褚强招呼道,“今天熊秘书长你女儿跟辛琪到梅溪镇搞调研,沈书记要我负责陪同。晚上送她们回来,周处长客气留我吃饭,又过来一起打牌。”

    “哦,小褚,我记得你,你父亲是褚宜良,”熊文斌还是没有记得这个年轻人具体的名字叫什么,疑惑的看了周明一眼,倒有些琢磨不透他的心思,难道他想通了?

    褚强听到熊文斌说要跟潘石华见面,他就告辞要离开。

    辛琪回过头来问他:“明天我们去梅溪镇还找你?”

    “要是沈书记没有其他安排,你谬来还是找我吧;就算我不在,沈书记也会安排其他人接待你们的。”褚强说道。

    看着褚强离开,熊文斌问小女儿:“你们去梅溪镇做什么?”

    沈淮是梅溪镇的老大,自不用说,何清社是副书记,是镇长,自然是正科级;袁宏军不能降级,去担任副书记,自然也是要享受行政政科的待遇,这是沈淮认可的。接下来就是副书记李锋,在梅溪镇也是劳苦功脯不过还是副科级。

    区里一定要把周明以正科级别硬塞到梅溪镇去,梅溪镇就将有四个正科,而且周明跟李锋的位子排序也会出现混乱,沈淮很可能不愿意区里给梅溪镇这么乱安排。周明一定要去梅溪镇,那只能是普通副镇长,连党委委员都未必能排进去。

    熊文斌心里还奇怪,明明昨天周明还有抵触情绪,今天就拐过弯来了?

    熊文斌知道上午周明跟苏恺闻过见面,心想或许苏恺闻做通周明的工作。

    再想到谭启平的话,熊文斌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也就顺口说道:“周明还年轻,职务不职务真的不重要,关键是要得到锻炼。趁着年轻,要能积累到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好处,还希望唐闸区组织部门能为年轻干部多从这方面考虑……”

    “行啊,现在年轻人比我们要有志向得多,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潘石华哈哈一笑,既然周明都不介意这次升迁给意外阻断,愿意平调到梅溪镇当副镇长,他自然更不介意,还省去一桩麻烦事,说道,“我明天就跟杨书记汇报。不过这么一来,唐闸区的年轻精英,可都跑到梅溪镇去了,梅溪镇想得不到发展,都没有可能了……”

    潘石华没有多留,就告辞离开,熊黛玲与辛琪也先回去休息,熊黛妮要跟丈夫回自己的家去,就陪周明留在茶楼里跟父亲多说一会儿话。

    熊文斌让茶楼老板拿包金叶烟上来,刚想拆开点上,就给大女儿熊黛妮抢过去,告饶道:“在家里你妈管得厉害,我连烟屁股都碰不到。你要管,管周明去,给我留条活路……”要把烟抢过来。

    周明笑道:“黛妮怀孕了,闻不得烟味,倒不是想管爸你。我在家里已经全面禁烟了。”

    “是嘛?”熊文斌高兴的问道,便缩回手不再抢烟。

    又添了一回茶,熊文斌才回到正题上来问周明说道,“你决定去梅溪镇做副镇长,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昨天乍听到两镇合并的事,我是有些想不大通,但今天静下心来想想,沈淮在梅溪镇修货运码头、修梅鹤公路,又先将李社、蔡家桥两村划并过去,应该是早就有两镇合并的想法,所以无论我这次去不去鹤塘,他都会推动做这件事,而无论是对两个乡镇,还是对唐闸区,两镇合并实际也是利大于弊的,那就更没有道理去阻止,”

    周明语气平静的说道,

    “东华三区七县两百来个乡镇,未来几年大概不会再有哪个能有比梅溪镇更好发展的。我想,即使到梅溪镇做个副镇长,也应该比在其他大多数乡镇干一把手有更多锻炼机会吧……”

    见周明深思熟虑的说着话,熊文斌点点头,说道:“你能这么想,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次招商引资,市开发区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成果,梅溪镇的三个大项目则都能落实下来,等货运码头、梅溪公路以及渚溪路桥等工程相继建成,梅溪镇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也许三五年后的经济总量未必会比西北三县少多少。你要能务实的去做一些工作,去梅溪镇的确是最适合的……”

    东华市整体经济滞后,但就是如此,东华市三区七县还分三六九等,偏西北山区的三县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县。

    梅溪镇今年财政收入很可能会破两千万,而西北三县每个县的财政规模,也就在四千万到六千万之间,梅溪镇只要保持当前的势头再加把劲,也许明后年就能超过去。那边才是真正的穷地方,除了稍微像样一些的池镇,那边就是有乡镇一把手的职务空缺,一般人也是不会愿意去的。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