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千字画

作品:《都市全能系统

    今天第二更送上,感谢T鬼少T的打赏,继续厚脸皮要推荐~~~

    ………………………………

    “好啊,小子,我倒要听听你怎么给我们这俩老货扫扫盲,你要说出个四五六来换到罢了,要是说不出来,哼含我让你走不出我这清雅轩,”孙老听到秦天的话,马上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秦天,最后一摆出副座山雕的样子威胁着秦天。声音一拐一拐的跟唱戏似得。

    “嘿嘿,你们就瞧好吧。”秦天听了孙老,那跟唱戏一样的强调,也学着来了这么一出,然后指着那副字画讲解起来。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精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郭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

    60岁后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受西方现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启发,独创泼彩画法,那种墨彩辉映的效果使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气息。

    自古以来,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功底是否深厚。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

    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

    历史上许多人临摹的画一般只能临其貌,并未能深入其境;而张大千的伪古直达神似乱真。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叶恭绰等鉴赏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

    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晶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师古人与师造化历来是画家所遵循的金玉良言。”

    “好,好啊,想不到你小子竟然对张大千这么了解,但我们辩论的是这幅画到底是不是张大千的真迹,你还没说你的理由那。”

    听到秦天一番对张大千的详细介绍,孙老也忍不住对着秦天拍案叫绝,他知道秦天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很多事情他也听闻过,佩服归佩服,但秦天现在可还是敌人那边的,于是孙老马上把话题给转移了。

    “呵呵,看来不拿出点真本事,孙老您是不会心服口服啊,行,那我就给你拿出点真凭实据来。”

    众所周知,张大千早年是从清代石涛起笔的,曾多次成自己为石涛之友,而且爱屋及乌之下张大千最钟爱的就是黄山,他曾三次登临黄山,他说过黄山既为石涛之师,又为石涛之友,吾为何不登黄山这样的话。

    而张大千这幅画则是临摹的徐渭的《墨葡萄图》,所以他才会留下石藤这个古怪的名号的,并留下了这个爰字标记,就是为了证明这是他画的。”

    秦天把【洞察术】给出的解释,一一的向杜老和孙老讲明白,二老这才恍然大悟。

    “哎,想不到这副字画中竟然还隐藏着这样的故事,长见识了,真是长见识了啊,怪不得老一辈的说,每一个古董,都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诚不欺我啊。”杜老一脸感叹的说道。

    “是啊,是啊,所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杜啊,别看我们在这个行当里被别人尊称为鉴定专家,但这里面的知识我们才刚刚入门而已,还差的远啊,这次这个小小的石藤落款就把你我给难住了,看来以后要多读一点书了咯。”

    孙老也跟着杜老发出了感叹。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就别感叹了,这不是有我这个明白人在这里吗,以后要是有那不准的,尽管请我来,放心,我会给你们一个优惠价格的。”

    秦天看着两位老人一副伤感的样子,马上插科打诨的说道。

    “嘿,你这混小子啊,给你点颜色你就把尾巴给翘起来了啊,不要以为你懂得东西真的比我们两个老多,你这只是碰巧了,你懂不,我们两个见过的古董比你见过的多多了,你还在我们两个面前得瑟,小心爬的高摔得狠啊。”

    杜老和秦天也算是熟悉了,听到秦天那臭屁的话,马上不客气的讽刺道。

    “嘿,杜老头,你没听过这么一句话嘛,有志不在年脯虽然你们两个比我的年龄大了还几轮,但你们的鉴定水平还真不一定比我高。”

    “呦呦呦,看你得瑟的,你就吹吧,正好,我这里就是经营古董的,你跟我上里面去看看的,我倒要看看你这小毛孩子的鉴定水平怎么样。”

    孙老听了秦天话的,也是马上转移的注意力,和杜老联起手来,严重打击着秦天。

    “来就来,谁怕谁啊,咱们走着?”说完转身就想里屋走去,他听孙老介绍过,他的收藏都放在里屋那,外面这些只是一些一般的,专门为那些不懂装懂附庸风雅的人准备的。

    用孙老的话来说,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什么逝董,他们买回去只是为了撑面子而已,给他们看一些垃圾就行了,真正的好东西,当然要放在里面等着懂它的人来观看了。